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2018-03-29 19:27余仙梅
四川水泥 2018年4期
关键词:温差粉煤灰水化

余仙梅

(福建裕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50000)

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多城市都开始了对于高层建筑物的创建,该建筑物的建造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准。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物的荷载较重以及跨度较大,因此,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的要求非常高,导致原有工程在施工技术上不能和施工要求相符合。所以,非常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进行研究。

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发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1 温度应力因素

现阶段温度裂缝出现的原因是指温差。温差可以被划分成三种类型,即最初的混凝土浇注时期,发生大量的水化热问题,由于混凝土是热不良导体,造成水化热不能在混凝土当中更好地散发,导致混凝土温度进一步上升,然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主要是室外环境温度,所以,内外温差非常大,其能够在混凝土的凝结阶段发生一定拉应力,当比混凝土抗压强度大时,就会出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除此之外,拆模之前和之后,其表面温度会急速降低,形成温度陡降,造成裂缝;如果混凝土的内部上升到了最高温度,热量就会逐渐被散发,它们和最高温度之间的差值是指内部温差;上述三种温差会导致温度裂缝出现。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是指水化热所导致的内外温差。

1.2 收缩因素

由于收缩所造成的混凝土裂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干燥收缩。如果混凝土发生硬化问题;就会在干燥的环境下,内部水分向外散失,导致混凝土由外向内出现干缩变形;此外,还有塑性收缩。当水泥活性较大和混凝土温度比较高的情况,或者是水灰比较低的基础上,就会导致裂缝发生。由于这时混凝土泌水问题逐渐减少,表面蒸发的一些水分不能及时地被补充,造成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当遭受拉力的话,混凝土的表面机会出现裂缝问题,随之,混凝土体内的一些水分会得到进一步蒸发。

2 裂缝发生的防治措施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而言,发生裂缝问题是非常普遍的,其严重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需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防治。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裂缝问题进行处理。一是,对水泥进行选择。无论混凝土运用的是什么样的拌制形式,最佳的都是中热和低热水泥的品种,比如32.5与42.5矿渣硅酸盐水泥;二是,对粉煤灰质量进行管理。粉煤灰是活性矿物掺合料中的一种,比重为1.95-2.40,对于其松散容重而言,主要指的是550-800kg/m2,当是现场集中拌制或外购商品混凝土,要把适量的粉煤灰融入其中,目的在于对粉煤灰进行渗入之后,可以对水泥掺量进行置换,所以,能够实现对水化热进行降低,并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不断改善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对混凝土和易性与可泵性进行改善;三是,对粗细骨料的选择。主要运用粗骨料,能够在现场集中拌制混凝土中广泛运用,利用连续级配,粒径为5~40mm的碎石粗骨料,其泥量需要控制在1%下。其中的片状颗粒需要按照重量进行计量,不能超过15%,当运用商品混凝土的话,粗骨料的粒径就是5-25mm。还有一种是指细骨料,一般用中砂和粗砂比较好,含泥量不能超过5%,如果超过C30混凝土,含泥量不能超过3%。四是将减水剂渗入其中,可以降低水泥的用量,并对水化热量进行降低,对水化热速度进行减缓;五是,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合理配料以及优选,实现对混凝土密实度进行提高的目的,降低收缩变形,并对水泥用料同时降低;六是,对优质混凝土的配置,比较适合选择合格的外掺材料,对砂石的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进而降低混凝土收缩的问题,促进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极限拉伸值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其中掺加粉煤灰。为了对水泥用量进行减少,并对水化热进行提高,施工人员可以将部分水泥运用粉煤灰进行代替,粉煤灰的渗入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因为粉煤灰当中具有很多硅和铝氧化物,当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是40%~60%,所具备的三氧化二铝的含量为17%~35%,该硅铝氧化物可以和水泥水化产物之间出现二次反应,这是活性的主要来源,能够对部分水泥所取代,进而降低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热胀现象;二是,因为粉煤灰的颗粒非常细,可以在二次反应界面中适应增加,并且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混凝土当中;三是,粉煤灰火山灰的反应对混凝土的内部孔结构进行不断改善,让混凝土当中的总孔隙率逐渐下降,孔结构不断细化,在分布上更加地合理,让硬化之后的混凝土在致密性得以提升,同时,也减少了相应的收缩值。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很多建筑企业都已经涌现,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很多质量问题,尤其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质量,如果不能很好地重视混凝土的浇筑问题,就非常容易发生质量事故,因此,需要对施工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3.1 对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选择

根据施工平面图,可以从低处进行着手,顺着基础平面长边方向由一端逐渐推进到另一端,一直到基础顶面,在下层混凝土出现初凝之前,需要浇筑上层混凝土,同时,还要将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及时有效地排出。

3.2 选择恰当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根据基础的面积,有效的分析当前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及其实际的搅拌能力,此外施工人员还要能够采取全面、分段及斜面分层等几种连续性的浇筑形式进行应用。同时,绝对不能有施工缝问题的存在,要把分层的厚度保持在300mm左右。而在对其进行分段及分层时,则要使用踏步式分层的方法实现工程的推进,并且其所实现的推进长度还要根据其实际的浇筑振捣能力确定,长度则要保持在2.0-2.5m之间,若其产品有着坍落度大的混凝土,就需要对斜面分层的方法进行应用实现浇筑,并将其厚度保持在35mm左右,不论是何种浇筑形式的应用,都要保证其两层混凝土浇筑的间隔不大于2小时。

3.3 对后浇带进行控制

一是,后浇带的留置间距,对于后浇带留置,主要考虑对于温差与收缩应力进行降低的基础上,利用最小化的伸缩缝间距,并对工程进行实践调查,在施工条件正常的情况下,对间距进行有效控制,后浇带宽度是600-800mm。二是,后浇带保留的时间和注意事项。在留置之后的浇带位置的主筋按设计不能切断,然而要确保上、下层主筋位置的稳定性。若地上及地下都采用了现浇钢筋这种混凝土结构,则要在设计时将后浇带的位置标注出来,将地上下结构进行有效的贯通,同时要避免其施工出现移位的情况。后浇带两侧的挡模,则需要按照结构厚度的不同,对密目钢丝网或钢模板分挡进行应用。还要关注到的是,在其相应的两侧要设置后浇带支模材料及支撑系统,但是由于其部位模板有着相对较晚的拆除时间,就造成模板材料无法实现正常的周转,所以还要将独立的指模系统应用在后浇带的位置上。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于工程施工中问题的重视程度,对准备工作进行保障,并对工程施工进行一步细化,可以有效控制施工的质量,对于相关人员来说,还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以此来保障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1]徐健.关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5(08):257.

[2]杨维阔.关于港口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5(06):259-260.

[3]王智胜.浅谈大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门窗,2013(04):142.

猜你喜欢
温差粉煤灰水化
水化热抑制剂与缓凝剂对水泥单矿及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
粉煤灰综合利用进展及前景展望
北方冬季养猪当心“四差”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温差“催甜”等
低级热温差发电器的开发应用研究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早强快硬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制备
粉煤灰制备洁净钢精炼渣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