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质量管理中PDCA管理模式应用

2018-03-29 19:27赖峻岩
四川水泥 2018年4期
关键词:园林工程规格苗木

赖峻岩

(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04)

0 引言

将PDCA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工程施工之中,不仅可以提升工程质量,而且可以改善管理效果。本文在分析其概念和步骤的同时,将厦门市美峰生态公园一期建设工程当做了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此对其实际应用展开阐述。

1 PDCA管理模式的概念

1.1 计划(P)阶段的概念

计划阶段主要是按照业主的要求调查实际施工环境,包括地形的复测、原状土土质取样检测等,并以此制定计划,确保能够完成规定目标。并按照步骤的要求一步步实行,并在执行过程中定期检验计划执行结果,一旦有任何缺陷存在则需要及时进行调整[1]。

1.2 执行(D)阶段的概念

施工人员按照具体计划的内容,采取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案,完成施工内容。

1.3 检查(C)阶段的概念

根据规划的具体要求,对当前实行的结果进行检查,并了解其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包括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从而能够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找到具体问题所在。

1.4 处理(A)阶段的概念

处理阶段的主要工作便是总结,根据实际结果,对每一个步骤予以巩固。

2 PDCA管理模式的步骤

采取PDCA的方法,首先需要对合同文件进行分析,调查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列出具体方案。同时对于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其可能造成的相关影响,从中找到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

其次,对于找出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关处理计划,其中必须涉及到内容、目标、地点、人员、时间以及方法等多个不同的方面。

再者,按照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施工。并在施工竣工之后,对其结果进行调查,了解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最后根据结果信息进行总结,开展相关研讨会,总结施工经验。在找出尚未处理的问题之后,重新进入PDCA管理模式的循环[2]。

3 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

3.1 分析园林工程的相关因素

本次分析选择了厦门市美峰生态公园一期工程,该公园近期为在城市新区新建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其中绿化工程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根据公园的相关文件,结合现场的实际条件,经过商讨之后制定具体方案。尤其是在对于园内植物的品种、土壤本身的性质以及人工培训的内容方面,从而确定具体施工流程以及管理的方案。所以,当前绿化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内容便是提升园林中植物的基本成活率。

之后对其相关因素展开分析,可以了解到主要为土壤本身品质、苗木自身规格、施工工艺以及天气气候等原因。为此,施工人员展开相关处理方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具体的应对方案[3]。

3.2 针对因素制定应对方案

首先是土壤方面,本次工程选择的美峰生态公园,其土壤条件十分恶劣,表层覆土大部分为违法倾倒的垃圾土及建渣,很难进行种植。为此,根据施工设计图的相关要求,必须从外地引入大量优质土壤。而且,优质土壤本身的性能还需要满足当前苗木种类的基本栽培需要。在进行土源寻找的过程中,需要考察土壤本身的有机质含量,并了解其特征是否能够满足实际栽培的相关需要,以此可以进行取样,并通过测试了解其PH值及土壤肥力。一般情况下,PH值应当保持在6.6到8.4之间,土壤有机质应该在20到30之间。如此才能确保其可以满足苗木的实际种植需求。当土方进入施工现场之后,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施工设计图的相关要求展开地形塑造的工作。并同时安排设计人员、建设团队的代表以及监理人员展开三方会审的工作,对于实际地形的塑造工作展开评估。只有其塑造结果符合设计图的实际要求,并且得到了三方全面的认可,方才能够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其次是植物规格的方面。一般情况下,植物的规格主要包括其本身干径的大小、树冠蓬径的大小以及树枝的实际造型。其本身规格的优劣程度对于景观的艺术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苗木本身具有一定活体性,这也决定其在实际验收时所具有的前移性。而当苗木在实际挖出之前,必须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选苗的工作,以此保证其质量能够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将其运到施工现场内部并进行验收的时候,对苗木规格进行检查,仔细调查其形态方面是否有损伤出现,土球是否完整,植株的病虫害等。一旦有任何问题出现,坚决不能采用。少数比较简单的物理创伤,可以采取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之后再将其运至场内。

再者是施工工序和气候条件方面。施工工序是植物栽种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艺方法直接决定苗木的成活率。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对此提高重视,做好施工流程中的每一项工作。这其中,主要包括树穴的深浅、苗木本身栽种过程中是否造成根系的损伤以及树木支撑的方法,所有步骤均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方才能够完成施工工作。而气候条件方面,通常在夏季进行栽植为宜。如果天气过于炎热,施工人员需要勤浇水,保证植物本身的含水量,必要时还需要搭设遮阴网,喷施抑制蒸腾剂等措施。一些相对较大的树种,还需向其补充一定量的营养液,从而补充其因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3.3 根据要求制定管理措施

根据合同内容的相关要求,对工程施工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够满足相关要求的规定。并根据具体结果展开分析的工作,寻找当前不足之处,探讨需要改进的相关方法。当植物完成栽种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养护,绝大多数苗木都会成活。但仍然有少部分死苗出现。如此便需要对其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条件展开检查。主要包括苗木本身规格的要求、土壤的实际厚度、土壤的酸碱度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同时也包括施工工艺以及树坑的深度等方面。

如果苗木的实际规格达不到相关规定,则可以和设计团队展开讨论,重新修改设计文件。如果土壤本身的质量不合格,无法完成种植,则需要及时更换土壤,或者添加营养液。如果树坑的深度过深,则施工人员需要更改现有的施工工艺,确保树坑中的土壤具备足够的透水性,进而增强植物根部的吸水能力。对于一些生长状况存在缺陷的苗木,必须对其密切关注,了解其生长动态,一旦有萎缩的现象出现,则需要及时松土。除此之外,在尽量不影响树冠形态的前提下,对其外观进行修正,降低水分蒸发,促使苗木在种植初期达到水分的平衡。另外,施工人员还需根据当前情况,不断优化处理措施,将其归入后期管理方案之中,以防有任何相同错误出现。

对于一些年壮的植物,其自身营养充足,短期内不太可能有问题出现,在本次PDCA管理中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技术问题直接进入到之后的工序。在之后一旦有年壮植物发生死亡,则需要按照此步骤重新展开,寻找具体问题所在,从而展开分析并进行处理。如此便能够为后期的种植工作以及补种工作提供有力的经验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的时候,严格遵循PDCA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确保施工的质量,而且还能从中发现更多的不足和缺陷,进而在未来的工作中予以改进和优化。由此能够发现,推行PDCA管理模式,对于提升园林施工水平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徐月民.PDCA管理模式在园林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7(2):204-204.

[2]杨建峰.PDCA循环在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1,20(16):94-95.

[3]徐林荣,牛建东,张旭芝,等.PDCA质量管理模式在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18-121.

猜你喜欢
园林工程规格苗木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闭月羞花
苗木供求信息
山钢日钢1.2mm极限薄规格带钢的生产实践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园林工程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