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2018-03-29 19:27任小营
四川水泥 2018年4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建筑工程

任小营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0 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在逐渐的发展,更多的建筑施工类型慢慢的被社会所广泛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更多,它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的差别就是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场所并不是建筑现场而是一些集中生产的工厂等。这些原因就会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更加的复杂。由以前的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逐渐转变为工厂、施工现场两方面的质量控制,这一发展趋势是对传统施工的改变与创新。

1 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的概述

1.1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使用装配式的建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节能环保化。装配式建筑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就是节能环保,这也非常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节能目标。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主要具有节约材料、节省时间、节约资源等主动方面的优势,从这点上就足够受到青睐。第二,功能科技化。装配式建筑的材料更具环保效果,外墙保温材料能够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保温效果,降低人们冬天对采暖、夏天对空调的用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这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能,还具有较高的环保效果。其次,装配式构件生产所选用的保温材料还具有很好的降噪能力,墙体与门窗之间在安装中产生极小的缝隙和孔洞,达到整体的隔音效果。另外,装配式建筑材料都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并且具有很好的防震功能。第三,生产工业化。装配式建筑在生产中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装配构件的生产方式,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构件在工厂中进行批量生产,在施工中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改造、安装。

1.2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特点

对于传统的建筑工程而言,建筑信息都是通过纸介质将其进行存储传输的,这样就会给工程建设各方的信息交流带来一定的麻烦,很容易出现信息传输中的误差等情况。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构件尺寸与位置都是经过非常精准的计算,再利用相关的纸介质土质进行相应的反馈。这些纸介质信息比较大就会造成在施工的过程中难以及时的找到需要的数据信息,另外纸介质信息的储存比较麻烦,也不利于使用直观的翻阅。而使用BIM技术之后,可以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信息转化为可以直观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可以让使用者更加易懂。对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构件加工处理等提供准确的数字信息,减少信息误差的出现。与此同时,使用BIM技术还可以实现协同设计与协同的管理。为建筑工程的各个参与者提供重要的信息传递平台,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人员与机械操作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定会涉及到多专业的施工作业人员与不同的施工机械设备,装配式建筑工程更是如此。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的装配式建筑工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对于专业知识与设备的操作并不熟练,甚至出现了违规操作的现象。这样就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不仅耽误工期还会给工程的施工成本造成浪费。严重的还会给工程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对工人的生命不仅造成威胁,还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

2.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彻底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质量进行高效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个地点,一个是生产的地点;一个是施工的现场。加强这两个方面的质量控制对整个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生产环节与安装环节的施工准备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当前在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发展的时间比较晚,技术还不够完善,对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够彻底。很多项目在施工的安装环节会发生很多的质量问题,这对整个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2.3 装配式施工管理问题

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由于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其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施工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与矛盾。随着BIM技术的逐渐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但是在对其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提携问题。比如:施工单位与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之间就配件的质量没有进行事先的协调;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图与施工组织设计等进行技术交底,对于发生的变更也没有及时的沟通;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中的质量检验人员对于施工中的质量跟踪不全面,没有及时的发展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这些都造给装配式建筑工程带来了很严重的质量问题。

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及措施的研究

3.1 事前指导性质量管理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构建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在项目施工前,需要根据工程的施工图纸、使用组织设计与国家的相关规范等等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的标准进行编制,这样可以有效的管理构配件的质量安全。对于构件的存放、安装与管理也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需要项目的管理人员主要对图纸进行相应的会审,这样可以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重点做到详细的了解,尤其是构配件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施工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提前进行部署与安排,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规避各种危险问题的发生,做好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事前质量控制。

3.2 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

根据BIM技术的指导,提高了装配式建筑信息管理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采取IFC技术实现对装配式构件的科学编码,让每一个构件都能够获得唯一的ID码。另外,结合RFID技术,对信息进行及时读取收集,无线视频识别技术,能够准确确定位置、识别信息,其主要由应答设备、阅读设备及软件系统共同组成,具有安装方便、体积小的特点,自身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抵抗外界的腐蚀影响。

3.3 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组织管理

BIM作为新的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必然冲击到传统的组织管理,所以为了更好地应用BIM技术进行质量管理,必然会有组织措施进行保障。依据BIM技术实施特点,对传统的管理组织作出相应的变革,组建专门的BIM质量小组,强化BIM组织职能。加强现场人员学习培训,思想上接受新技术,行动上掌握新技术,特别是在装配式构件质量信息录入过程中,人员的不确定性用组织进行规范。根据装配式建筑质量信息处理流程,因事设职,保证质量信息的快速准确处理。通过组织保证将及时动态的控制原理运用到质量信息的处理过程中,使远程管理者通过BIM模型,实时了解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的位置以及问题的处理状态,从组织整体上加强了管理者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3.4 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应用BIM技术,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及施工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对策,做好各方面的资金需求计划,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实际效益。与此同时,制定一笔专门用于BIM技术质量管理的专用资金,落实资金的合理运用,做好相应的记录和管理控制。在满足专款专用的条件下,从资金方面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支持。另外,在开展经济措施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质量人员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质量工作人员给予一定奖励,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结语

根据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使用BIM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质量的管理水平。还可以减少资金的使用,保证了施工的进度与质量。BIM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环节中质量与装配式施工的质量管理,保证了建筑工程使用的安全与稳定。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装配式施工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保证。

[1]刘东卫,蒋洪彪,于磊.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J].建筑报,2012(04).

[2]齐宝库,李长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估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15):20-24.

[3]夏海兵,辛佐先,熊诚,等.BIM技术在PC住宅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3,42(s1):157-160.

[4]李天华,袁永博,张明媛.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BIM与RFID的应用[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3):28-32.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建筑工程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