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养老及其产业问题的研究

2018-03-29 19:27刘赚高鹏
四川水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专业化子女养老

刘赚 高鹏

(安阳工学院)

1 背景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数据显示,2010年的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约14%,共计1.78亿人; 2015年全国老龄办与民政部的调查数据中,我国老龄化趋势呈加速发展,60岁及以上人口达2.21亿,占总人口约15.5%。 近些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与民间资本不断推动下,我国养老产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我国养老产业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人口基础庞大的现实国情,现有养老设施产业数量与质量仍然同巨大的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2 我国养老模式及其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的养老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传统的家庭养老,城市为代表的机构养老,以及近些年推出的社区养老。

2.1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顾名思义,即老人在自己或者子女的家中养老。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养老方式。从形式上来讲家庭养老是由老人自己或者与子女一起生活,由子女照顾赡养的养老。这种养老方式是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同时家庭养老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依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通过家庭养老方式养老,同时85%以上的老年人也希望自己通过家庭养老的方式养老。与其他养老方式相比,家庭养老一方面在费用花费上相对经济节约一些,另一方面,老人经常与子女接触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愉悦。同时由于老人与青年子女居住地较近或在一起,还可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子女带孩子,做日常家务等琐事。这也是父母子女愿意选择家庭养老的重要愿因。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结构变化、社会不断变化,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家庭养老的观念正在逐步的淡化,家庭养老的各个功能同时也在不断的弱化。主要原因有,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家庭养老支出不断扩大,老年人由于历史社会原因往往养老金或积蓄没有或并不多,需要子女不断的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而现在很多城市的家庭结构为421结构,一对年轻夫妻往往要供养4位老人,经济压力增大。二、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人口流动加大,子女与父母分离的现象越来越多,很多子女往往只有逢年过年才有时间回家,而很多老人出于观念问题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使得家庭养老的难度增加。三,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子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去照看陪伴老人。四、一些老人年老或多或少会有身心上的不适或疾病,子女往往由于自身学识问题,针对专业的老年人问题,无法给与专业化的照看。

2.2 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在国外普遍流行。主要是指一定的养老机构在一定条件下,接收老年人并为他们提供休闲娱乐、医疗保健、日常照看、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养老服务。这类养老方式在我国普遍以养老院为代表,高端化的产品有养老公寓、护理院等机构。机构养老一般不是免费的。机构养老一般同样尤其自身的优缺点。首先优点是,一般来讲机构养老都具有较为专业、合理的服务人员,可以为老年的饮食起居、医疗保健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其次可以根据不同老人的情况,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服务。最后由于有专业人员照看,老人的养老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因此基于以上原因,加上我国家庭养老方式不断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受这一专业化的机构养老方式。然而这类养老机构同样存在自身问题,首先,这一养老方式大多是收费的,而且费用普遍不低,加上政府和社会支持力度相对较小,个人支出部分较高。这一主要原因阻碍了其发展。其次较多的养老机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还需要不断加强。第三,养老资源利用效率低,养老机构经济效益不够良好,自身发展能力有限。第四、机构养老还不被广大老年人接受,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观念,人老了被送去养老院,是儿女不孝的表现。

2.3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养老方式,是根据我国老年人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观念发展而来的一种养老方式。它是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养老的专业化有点,将养老地点设置在家中所处的社区,提供服务的团队由专业化的人员来提供的一种养老方式。它结构了家庭养老的有点,较为广大老年人接受,同时兼顾机构养老服务专业化的优点。老年人居住生活在自己家中,日常起居由自己或子女照顾。需要服务时通过购买社区的各项服务,如休闲娱乐、医疗卫生、日常家政等。,可以自己去社区中心点,亦可以由社区团队上门服务。亦可以白天子女需要上班时u,将老人送往本社区的养老中心,白天由养老中心照看。晚上下班后,再接回自己家中。这些养老方式,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心理上得到相对的满意和宽慰。同时社区养老也可以依托自己专业化的队伍,为老人提供专业化、差别化的服务。社区养老是近些年来我国主要提倡的一种养老模式,它较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势明显,费用也相对低廉。然后社区养老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水平较为单一,服务内容较为低端。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社区养老机构一般较多的提供日常照看,休闲娱乐、医疗卫生等较为表面物质化的服务,缺乏如兴趣培养、知识学习、心理健康疏导、组织培训活动等文艺、精神方面的服务较少。没有注重老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相关规范标准、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服务质量低下、资金利用率低,盈利能力不强等问题。

3 传统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养老供给不足,成本较高

随着我国的老年人队伍的不断扩大,421家庭不断增多,我国的养老需求与日俱增。然后相对应的国家政策、标准制定、资金补助、养老机构数量与服务质量却明显步调缓慢。养老机构和服务供给不足这一问题将长期困扰我国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其次,我国发展阶段还相对较低,大部分家庭的养老支出能力并不太强,尤其是中低收入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资金压力较大。因此需要国家建立健全相关的补助政策,为老年人提供直接经济补助,为养老机构提供更多的资金税收和政策支持,让老年人在享受专业化服务的同时,较少资金方面的压力。

3.2 城市养老环境质量较低,满意度低

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或社区养老,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养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老年人养老蛮在意程度较低。在城市地区由于资金成本问题,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往往比较陈旧,空间狭小。甚至环境质量受到工业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另外专业化的养老从业人员较少,专业化程度较低,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使得整个养老服务质量较低。

4 新型养老模式的出现与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不断转变。一些较为新颖的养老方式逐渐出现,并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例如北方地区的候鸟式养老,国家推出的以房养老,以及利用乡村旅游的东风发展起来的乡村养老。尤其是乡村养老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乡村养老总结起来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生态环境较好,城市往往交通拥堵、工业污染、噪声污染,但是乡村往往没有这些问题的困扰。其良好的自然环境,更适合老年人长期居住生活。其次农村慢生活方式和平房街道式的格局更容易受到老年人的喜爱。 目前很多老年人在年轻时,或者儿时大多生活在农村,对于农村的慢生活节奏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加上旅游可以放松身心。因此将乡村旅游和养老结合起来,越来越受到城市老年人的青睐。

村落式养老是将传统的机构养老和新兴的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的新型养老方式。它本质上是农村养老的市民化、旅游化、村落式养老大多是采用田园村落的规划建筑模式,通过还原具有乡土气息的道路,同时划分不同主题的休闲游乐区域,如生态疗养、棋牌娱乐、温泉洗浴、医疗卫生、瓜果种植等开发区域共同交往,同传统的村庄代替楼房,让老年人更加便利的交往,娱乐,享受养老设施。村落式养老是一种较为高端化、分流化的养老方式。它主要针对拥有一定经济条件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更加健康、高品质、生态的老年生活。它注重“村落式”的氛围营造,满足老年人对“熟人社会系统”的期待。让老年人真正融入到农村生活中去。这是一种将乡村休闲旅游与乡村休闲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通过充分挖掘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种养老资源,既可以充分利用乡村的生态良好的优势,又可以有效缓解城市老年人群的养老压力。

结语

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依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传统的养老模式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养老资金成本为目标,是一种普适性的养老方式。新型的养老产业发展,以多元化、高端化为趋势,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总而言之,我国的养老产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沈晨仕.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安吉章村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12-19

[3].周刚.养老旅游及其开发的可行牲研究[J].商讯商业经萃,2006(3) :63-66.

[4].徐进进.旅居养老综合体建设构想--W金华山河溪颐养家园为例[D].金华:浙

猜你喜欢
专业化子女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