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呼啸而过

2018-03-29 08:10修晓丽
当代工人 2018年24期
关键词:澄江机务段灵山

修晓丽

吉林省四平市有着英雄城的称号,被称为“东方马德里之战”的四平之战,父亲和很多从四平来到灵山的铁路人,曾亲身经历……

战争过后,老百姓的生活举步维艰。父亲14岁那年,被安排挣钱养家。父亲苦苦哀求:“大嫂,我3点就起来做糖球卖,给全家换高粱米吃,我想上学!”无奈,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我大娘硬拉着父亲的手,逼他退了学。大娘91岁去世前,还念念不忘,“对不起老四了,学习最好,最聪明,我不让他念书了。”

正赶上四平机务段招人,尽管父亲年龄小,可他有文化,写一手好字,就被录用了。

父亲把每月工资全交给嫂子养家,自己连买双鞋穿的钱都没有。机务段的一位老师傅知道后,就用一个旧油桶帮父亲换了一双黄胶鞋。这双鞋,父亲视如珍宝,穿了10多年,和母亲结婚时穿的也是它。

党让咱搬咱就搬

和父亲同龄的寇永志讲起大家从四平迁往灵山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那是1958年春天,早晨在四平上的火车头,到铁岭突然过轨上水,一气开到灵山。下了车,才知道自己和300名四平铁路工人一起到灵山工作了。铁路是半军事化管理,事先要保守秘密。就这样,大家早晨在四平接班,晚上下班就在灵山了!

下车后,寇永志被安排到集体宿舍休息,准备下一个班次。他知道,以后灵山就是他的家了。可老家人还不知道他在哪儿,尤其是媳妇临盆在即!他找领导说明情况,领导用一个车皮,搬来了他和另外3个同事的家人。不久,寇永志的媳妇就在灵山的土炕上给他生下了儿子。一家人在灵山扎了根。我问他愿意来灵山吗?寇叔叔说:“四平人熟、地方熟,谁也不愿意搬家。但我和你父亲一样,都是听党话的好工人,一个命令就搬,没二话!”

也有人愿意来灵山,他就是铁路的“文艺兵”李玉斌。当年,李玉斌是四平来的铁路人中年龄最小的,19岁,刚刚结婚。他老丈人是四平机务段的副段长,应该可以走后门不来,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对党的号召是积极响应、不甘落后的。

李玉斌至今难忘第一次出乘的情景。大家都拿着猪腰子饭盒,老司机王俊峰告诉李玉斌准备点儿干粮,“现在天气不太好,恐怕要下大雪,啥情况都可能发生。”李玉斌说:“不用,四平到辽源不远。”

王俊峰的话应验了,出了四平没多远,暴风雪就来了。返程时雪有半人深,机车打空转,开不了,副司机和司炉都下车除雪、铺沙子,让火车一点点儿前进。雪越下越大,李玉斌也下车除雪,结果一脚踩空,掉进雪窟窿里。多亏了副司机和司炉把他拉上来。三个人就这样,在铁路轨道两旁一锹一锹地除雪,然后不断上车烧火,保持水蒸汽正常。巨大的火车头真的变成了“铁牛”,一步一步爬回四平。这次经历,让李玉斌体验了铁路工人上班有点、下班没点、忍饥挨饿的辛苦。

灵山的荒凉也出乎李玉斌的意料,可是他很快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沈阳铁路局举办了一次文艺汇演,李玉斌和5个文艺骨干组成的灵山机务段演出队囊括了快板书、对口词、天津快板等5项第一。

从此,李玉斌成了半专业的铁路文艺兵。那次参加“580工程”会战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

大连至四平有580公里的陡坡,凡四平发的车,都要用辅助机车推才能爬上去。于是,吉林铁路局和沈阳铁路局联合会战,要攻克这个陡坡!

那时候,没有机械工具,全靠肩挑人扛,机务段、车辆段、电务段,房产段等各个站段抽调了几千名铁路工人,没日没夜地奋战在580工程第一线。当时的口号是:刮风当电扇,下雨当流汗,拿下580,高坡变平川!李玉斌是连队宣传员,他边采访边写广播稿鼓舞士气。

有一天下起了大暴雨,大家冒雨干活儿。沈阳铁路局局长夏海让又感动又心疼,举着大喇叭喊:“同志们!你们都是好样的,是铁路的宝贝,我命令你们都撤下来!不要再干了,再干就没命了!”局长的话工人们都听到了,可谁也不肯先放下土筐和扁担。最后,局长只好让各站段的领导强行拦截自己的兵。那时候,不要奖金,不要待遇,铁路工人就一个念头:拼命建设好新中国!

黄豆作用大

我小时候,父亲经常跑北线(大官屯以北),线路长、艰苦,这要求司机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父亲具备这两条要求,所以他几乎包揽了跑北线的工作,在家的时间很少。母亲揶揄他说:“你别叫修正义了,干脆叫修北线得了!”说归说,母亲对父亲的爱无人能比。为了爱情,当年高小毕业漂亮的母亲辞掉了工作,放弃了哈尔滨的城市生活,一路追随父亲来到灵山这个连马路都没有的穷乡僻壤,没有一句怨言。

父亲常说:“天上下刀子,火车轮子也不能停!”他还给我讲:解放战争期间,铁路没有煤炭供应,蒸汽机没有煤烧,寸步难行!可是,四平的老铁路工人发明了烧黄豆。一麻袋一麻袋的黄豆运上火车头,红红的火苗燃烧,照样车轮滚滚!

黄豆是四平来的铁路人的救命豆!那时,辽宁每人每月定量27斤粮食,三两豆油,男孩多的人家根本不够吃。机务段的四平人每月都回老家买高粱米和黄豆补贴,免得挨饿。

父亲带着我把买来的黄豆,背到大虎山赶集,用黄豆榨成豆油,把豆饼卖给油坊,这样基本可以白吃豆油了!母亲把剩下的黄豆用水泡成白白胖胖、刚冒出一点儿小芽的黄豆宝宝,然后用葱花和盐炒熟,是父亲带菜盒和全家常吃的菜。母亲还会留下最好的黄豆,做成大酱,开缸的时候,香透半条街。母亲挨家送一碗尝尝……

功勋与守望

提起往事,我和老同学王强都感慨万千。他拿出精心保存了60多年已经发黄的,他父亲王澄江的奖状、奖章和资料给我看,深情地回忆起老人的故事……

1952年10月的一天,王澄江下班没回家。妻子不以为然,因为他经常如此。可是,一连六七天没回家就不正常了。妻子跑到机务段一打听才知道,王澄江已经和他的包车组奔赴抗美援朝前线,运输物资去了。因为是保密行动,不能告诉家属。

在朝鲜战场,火车要走走停停来躲避飞机轰炸和地面各种破坏,好不容易可以开了,又常出现大轴化瓦的顽疾。简单地说:就是大轴因摩擦过热,造成铝瓦融化,不能行进。

王澄江就是不信邪,他天天琢磨、研究,终于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搭配给油,把汽缸油和大轴油混合并增加给油的次数,掌握给油的温度,可以大大减少机车化瓦的次数。

抗美援朝胜利后,王澄江包车组荣立集体三等功,他防止化瓦的“八步给油法”,被编入中国铁道部机车保养教科一书,为中国铁路发展做出了贡献。

60年过去了,四平来的铁路人已所剩无几。那天,我见到了还健在的几位,最大的92岁,最年轻的84岁。他们叫着我的乳名说:“孩子啊,谢谢你把我们老四平人的故事写出来……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父亲的影子。”

当年,我们依照父亲遗愿,把他埋在被铁路人戏称为第二宿舍——机务段的高道下,周围大大小小的墓碑上,刻的都是熟悉的叔叔、伯伯的名字。火車头在他们头上呼啸而过……

猜你喜欢
澄江机务段灵山
关于铁路机务段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探讨
荔枝红了到灵山
“为何而来 发现澄江之美”
160km/h动力集中式电动车组运用维修模式探讨
云南立法保护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
机务段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研究
铁路机务段的运输成本控制策略探讨
灵山探梅
第二次手术
澄江化石地成功申遗 填补历史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