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导入“绽放”在语文课堂

2018-03-29 07:48柏海燕
读写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导入法语文教学

柏海燕

摘 要 语文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收获到知识,更要让学生受到教育。一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是一部好的戏剧,不是技术,而是艺术。而课前的导入,正是开启一堂艺术之课的钥匙。导入得好,一节课便能在学生的激情中悄然而过,收获满满;导入得不好,一节课便在老师与学生的不契合中慢慢熬过,效率不高。

关键词 语文;导入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O615.12,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225-01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老师所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的导入就更要花心思、下功夫去构思、设计,争取在一开始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然流畅地进入课堂。

一、导入要围绕教学,为教学目标服务

一堂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要依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不要让导入偏离本节课的目标,要切实和文章的内容紧密相关。因此,在设计导入语时,要能与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能以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为目的。

例如课文《多收了三五斗》,这篇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遭遇,多方面写出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只能更加不幸与无奈的原因,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让我们体会到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因此,导入语可以选择为:同学们,今年风调雨顺,你家的粮食大丰收了,你们的心里一定很高兴吧?可世事并非都是如此的,有的人粮食丰收了,却一点都乐不起来,反而要愁眉苦脸的,你们信不信?不信就一起来看看旧中国的老百姓生活你就知道了。这样的导入围绕课堂内容和目标,为接下来的内容学习做好了铺垫,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二、导入要切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总是常常去认识它、研究它,积极参加有关这方面的活动。”因此,加强课堂的趣味性,特别是在课堂开始就能激发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春天的图片,播放与春天相关的歌曲,营造一种充满春意的意境,把学生带入到春天那五彩斑斓、生意盎然、温馨恬淡的情境中去,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起学生多春天的感触,这样首先为学习课文打好了感情基礎,下面的课文学习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导入要注意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语文课堂的导入形式本身也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有选择地运用不同的导入形式,让学生对新的每一节课都充满着神秘感,以免学生产生审美疲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

比如九上几篇课文《创造学思想录》《学问与智慧》,在学习《创造学思想录》时就可以运用名言导入法: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今天我们来学习《创造学思想录》,你一定会得到很多的启示。在学习《学问与智慧》时运用“温故知新”导入法:学习《创造学思想录》让我们懂得了创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创造性思维就是智慧,“智慧”是怎样来的呢?是否人生下来就有智慧?智慧与学问有何区别与联系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问和智慧》一文。这样变换着运用导入方法,既让学生对每一节课都保持着神秘的期待,又保持着每一节课的与众不同,让老师和学生在每一节课的独特中感受悟着语文教学的魅力。

四、导入要讲究简洁明了,精干短小

导入属于开场白,是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因此,在设计导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定位与功效,注意简洁明了,精干短小,让导入既起到激发学生学习课堂内容的兴趣,又不能过多地占用课堂的时间,避免喧宾夺主。

比如,在学习《飞红滴翠记黄山》这篇课文时,设计的导入为:(1)有哪位同学去过黄山,作简单的介绍。(2)播放有关黄山的风光片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在播放有关黄山的风光片时就要注意选择,有关黄山的风光片太多,有长有短,我们这时就要选择大概在3分钟左右的短片,这样既让学生大概领略到了黄山的优美风光,但又不能让学生具体了解,这样就能激起学生对黄山风光的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到课文中对黄山风光的具体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产生了导入该有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重视导入,明确导入对我们语文课堂的巨大作用,争取用精彩的导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堂充满兴趣、产生期待。同时又要结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实际和导入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地位,灵活地选择导入,注重导入的启发性、趣味性,让我们的每一节课的导入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

参考文献:

[1]李观芸.让创新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J].江西教育,2016(1):44.

猜你喜欢
导入法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导入法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导入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