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9号在宁德市作单季晚稻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2018-03-31 00:22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蕉城区单季宁德市

陈 信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宁德352103)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位于东经119°39′02″~119°51′20″,北纬 26°33′22″~26°41′33″,距市区 29.1 km,总面积 180.8 km2,是蕉城区特有的环岛镇。三都镇经济主要由养殖业、农业、旅游业构成,养殖业以大黄鱼养殖为主,农业经济作物以晚熟龙眼、荔枝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薯类为主。甬优9号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宁波市种子公司以甬粳2号A与K306093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分别于2007年、2008年通过浙江省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浙审稻2007011、国审稻2008023),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引种审定[闽种引稻(2010)第001号][1]。2015—2017年,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甬优9号在黄湾村和松奇村建立单季晚稻示范片,结果均表现穗型大、穗粒结构协调、分蘖力中等,茎秆健壮、基部节间粗、抗倒性好,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米质优。目前三都镇种植甬优9号面积占全镇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并且大部分以单季晚稻种植,是三都镇的主推优质稻品种。总结了甬优9号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为在低海拔沿海作单季晚稻种植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1 产量表现

2015年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在三都镇黄湾村,建立甬优9号单季晚稻示范片3.33 hm2,平均每667m2产量568.3 kg;2016年在黄湾村继续示范,平均每667m2产量507.5 kg;2 a在三都镇黄湾村平均每667m2产量537.9 kg。2017年甬优9号在三都镇松奇村继续作单季晚稻种植6.67 hm2,平均每667m2产量543.27 kg。甬优9号均表现为茎秆粗壮、适应性广、分蘖力中等、优质高产等特点。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甬优9号在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作单季晚稻种植,于6月5日播种,6月28日插秧,秧龄23 d,10月7日成熟,全生育期124 d。

2.2 农艺性状

甬优9号在宁德种植,表现株型适中、穗型大、穗长弯钩型,谷粒略长、椭圆型、着粒稀,稃尖无色、穗顶有芒,叶色青绿、剑叶挺直,长势旺、熟期转色较好。每667m2有效穗数16.8万、成穗率68.5%,株高120.5 cm,穗长24.0 cm,每穗总粒数298.2粒,结实率77.2%,千粒重26.0 g。

2.3 抗逆性

甬优9号连续3 a在三都镇作优质稻主推品种大面积种植,结果均表现茎秆粗壮、抗倒伏、未发生稻瘟病,但部分稻田密植通透性差稻曲病严重,部分稻田在水稻分蘖期发生基腐病。

2.4 稻米品质

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整精米率72.7%,长宽比2.6,垩白粒率12%,垩白度1.4%,胶稠度75 mm,直链淀粉含量16.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1,2]。

3 丰产栽培技术

甬优9号分蘖力中等,耐肥抗倒,穗大粒多。要获得稳产高产,栽培技术在插足基本苗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结实率来进一步增加产量。

3.1 整地做畦,精心播种

示范片采用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种、省水、增产的效果,并且秧苗健壮、根系发达,返青期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秧田应选择土壤松软、肥沃、透气、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距离大田较近、水源条件好的旱地壤土和菜园土的地块。整地前每667m2用优质农家肥1 000 kg和45%复合肥40 kg施入,施肥后干耕干整,做成畦宽1.2~1.5 m,畦沟宽40 cm、沟深20 cm的畦。精细平整畦面,做到畦平土细。将走道中的畦沟土取出用筛子过筛后备用,于播种后盖土。

播种前秧田要灌透水,整个耕作层达到饱和状态,等待畦面无积水时才可以播种。播种前抢晴天晒种1~2 d,打破休眠,提高种子活性。按两浸两滤方式进行,方法是用清水选完种后用塑料袋或布袋装,放入清水中浸种6~8 h,然后吊起滤种10~12 h,再浸种5~8 h,然后再吊起滤种,经过两浸两滤后种子即可播种。播种时要做到均匀,先播2/3的量,然后剩1/3的种子补缺、补漏。播种结束后用平整光滑木板或竹片轻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播种结束后用过筛的细土和农家肥充分搅拌均匀后盖在种子上面,厚度0.5~1 cm,要求盖严、盖匀(播种的时间应在晴天的上午;播种和盖种的速度要相呼应,避免种子长时间暴晒在太阳下造成种子晒白影响种子的出苗率)。播种盖种结束后,杂草多的地快,可用50%丁草胺乳液600倍液喷雾或用杀草丹、扫特等除草剂。

3.2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甬优9号三都镇作单季晚稻种植6月上旬播种。每667m2秧田播种量10 kg,大田用种量1.5 kg,秧龄控制在20~25 d。秧田每667m2施20 kg复合肥作基肥,秧苗1叶1心时喷施15%多效唑500~600倍液,促蘖控长;2叶1心时每667m2施5 kg尿素,促进分蘖发生和生长;4叶1心时每667m2施3~5 kg尿素,促进秧苗平衡生长。拔秧前4 d,每667m2施8 kg尿素作起身肥,促进新根发生,使拔秧时伤苗栽后返青快。

3.3 适时移栽,定量控苗

甬优9号植株较高,生长量大。如果密度过高,行距小,会引起群体通风透光不良,病虫防治困难。栽培密度以18~20丛/m2为宜,即株、行距22 cm×25 cm,每丛插2本,每667m2插1.2万丛左右。

3.4 加强水管,精确施肥

结合犁耙田每667m2施水稻专用复合肥40 kg作基肥。插秧后7 d施分蘖肥,每667m2用水稻专用复合肥25 kg。幼穗分化Ⅱ期施穗肥每667m2用尿素3 kg,氯化钾10 kg。穗肥施后7 d施粒肥,这次施肥应根据气候、稻苗长相来施,当稻苗生长旺盛,叶片过长,阴雨天气可少施或不施;当稻苗长相较健壮,叶片挺直,长短适宜,阳光充足,每667m2施进口复合肥5~7 kg。

3.5 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当地农业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做好科学水肥管理的基础上及时深入田间观察,抓住防治最佳适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防治。甬优9号主要病害是基腐病与稻曲病,基腐病发生在分蘖期,除田间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同时每667m2用50%氯溴异氰尿酸40 g对水50 kg喷雾或用30%甲霜灵800倍液灌根防治;针对稻曲病,要以预防为主,在水稻破口抽穗前7 d,每667m2可用30%爱苗乳油15 mL和吡蚜酮15 g对水60 kg喷雾,7 d后再重复喷1次,就可以达到防治效果。

3.6 适时收割

甬优9号属于穗大粒多型品种,灌浆时间相对较长。当95%以上谷粒饱满黄熟时,选择晴天及时收割,确保品质和产量。

猜你喜欢
蕉城区单季宁德市
同享好时光
宁德市蕉城区人社局为退役军人就业保驾护航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体育合作学习对初中生体适能培养的实验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蕉城中学为例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