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浙优8号在连城县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2018-03-31 00:22巫绵继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连城县浅水稻飞虱

巫绵继

(福建省连城县曲溪乡农技站,福建连城366200)

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新品种中浙优8号(浙审稻2006002),福建省2013年通过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3)第002号]。2016—2017年引进中高海拔的连城县曲溪乡种植,当地为丘陵坡地,海拔670~1 200 m,平均气温17.6℃以下,是典型的中高海拔中稻种植区。中浙优8号经2 a种植,表现出株型形态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穗粒适中,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熟相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熟期适中,高产优质等特点。可在连城县作中稻良种推广种植。

1 种植表现

1.1 丰产性好

2016年在连城县曲溪乡曲溪村、黄胜村试种6.67 hm2,经2个村4个点测产统计,稻谷平均每667m2产量550 kg;2017年在曲溪乡多个村示范种植26.67 hm2,经多点产量测定,稻谷平均每667m2产量567 kg,在连城县曲溪乡2016年进行的中稻品种对比试验中,中浙优8号每667m2产量552 kg,比对照宜优673增产53 kg,增幅10.62%,排名在9个参试品种的第3位,表现出显著的产量优势。

1.2 熟期适中

中浙优8号种植在海拔670 m、年平均气温17.6℃的曲溪村,4月22日播种,9月13日成熟,全生育期144 d,比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宜优673长7 d;种植在海拔780 m的黄胜村,全生育期149 d,比宜优673长8 d;种植在海拔850 m的木陂村,生育期157 d,比宜优673长8 d。

1.3 适应性广

中浙优8号在1 000 m的海拔高度以下都能栽种,且生长良好,丰产稳产,但生育期会随着海拔增高而增长,应合理安排好种植时间;在不同类型和不同肥力的耕地上种植均表现适应,肥沃的田块、肥力高的、施肥足的田块较易取得高产。

1.4 农艺性状好

中浙优8号表现株型挺拔,松散适中,群体整齐,叶色深绿,平均株高119 cm;其分蘖力较强,有效穗多,平均每667m2有效穗15.85万,属多穗型品种;穗粒数适中,结实率高,穗长25.3 cm,穗粒数168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5.9 g,后期青枝蜡秆,转色好,熟相好,丰产性较好。

1.5 抗逆性强

2016年种植,有部分田块孕穗期稻飞虱发生稍重,其他未见叶瘟、穗瘟和其他病害、虫害发生;2017年种植,大部分未见明显的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及其他病虫害发生,但有少部分田块在破口齐穗后有少量穗瘟、枝梗瘟发生,经调查分级为1级;中浙优8号较耐肥抗风,2 a都没有倒伏现象发生。据品种审定意见介绍,中浙优8号为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稻虱。

1.6 稻米品质

据2003—2004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米质检测结果,中浙优8号的稻米平均整精米率56.6%,长宽比3.2,垩白粒率16.3%,垩白度3.6%,透明度1.5级,胶稠度69.5 mm,直链淀粉含量14.3%,米质优良[1]。在外观上,中浙优8号的稻米细长白亮,外观好,米饭松软有弹性,适口性好,口感佳。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合理安排播种期,培育带蘖壮秧

中浙优8号作中稻种植,生育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延长,播种时间也要相应调整,海拔越高越早播种,按8月抽穗,9月收割安排,播种期宜安排在4月上中旬,海拔稍低的耕地可安排在4月下旬初播种;播种前要做好晒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工作,催芽以种子露白为宜,秧田选择肥力中上、排灌方便的稻田,湿润育秧播种量每667m2播10~12.5 kg,要稀播匀播;1叶1心时喷施多效唑以培育矮壮带蘖秧;秧田要施足基肥,2叶1心每667m2施用48%复合肥5~7.5 kg(或尿素5 kg加氯化钾5 kg)作断乳肥,移栽前4~5 d每667m2施尿素5~6 kg、氯化钾3~4 kg作送嫁肥;做好秧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3~4叶时每667m2用40%丙溴磷乳油100 mL(或48%毒死蜱乳油80 mL)加25%噻嗪酮40 g、甲氰菊酯30 mL对水喷雾,防治螟虫和稻飞虱,移栽前1~3 d再喷施农药1次,每667m2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 g加1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 g对水喷雾,做到带药移栽,减少本田病虫源基数,确实培育无病虫健壮秧苗。

2.2 控制秧龄,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数

秧龄30 d或叶龄5.5~6.5叶时移栽,密植规格22 cm×23 cm,丛插2本带蘖壮秧,保证基本苗每667m2有5万以上。插秧要尽量浅插、匀插,确保插后早生快发,促进低节位分蘖,争取穗大高产;烂泥田、冷水田等可采用垄畦栽培、宽窄行栽培,以利排除冷锈水,增强通透性,便于管理,减少病虫害损失。

2.3 合理施肥,促进高产

中浙优8号长势旺盛,产量高,需肥量大,耐肥性较强,肥料量每667m2施纯氮12~15 kg,N、P2O5、K2O质量比例为1∶0.6∶1。按其生育特点,基肥要重施,分蘖肥早施,穗肥、粒肥要看苗巧施。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每667m2施碳酸氢铵35 kg、过磷酸钙20 kg、氯化钾5~10 kg作基肥;分蘖肥在插秧后7 d,每667m2施碳酸氢铵25~35 kg(或尿素7.5~10 kg)、过磷酸钙15~20 kg、氯化钾5~7.5 kg;在孕穗期要看苗巧施幼穗肥,根据苗情长势每667m2施48%三元复合肥5~10 kg;齐穗时再看长势每667m2施45%三元复合肥3~6 kg作抽穗肥,同时用100 g 98%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孕穗齐穗期应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以利健根壮秆,青秆黄熟、籽粒饱满,防止倒伏。

2.4 科学管水

以浅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晒田拔节和后期浅水勤灌为原则。插秧时保持浅水,秧插后灌深水护苗促返青,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每667m2苗数达到16万~18万时,排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烤到土壤变硬发白,略有裂纹,稻苗稍有转色时复水,如未达标,可重复再烤,后期间歇灌溉,浅水勤灌,干湿交替至灌浆成熟,收割前7 d断水,以利收割。

2.5 做好病虫害防治

防病治虫应掌握实际,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坚持健身栽培、农业防治,以“预防为主、化防为辅、综合防治”为原则,尽量选用对口、低毒、低残留农药,重点做好稻飞虱和稻瘟病的防治工作。在分蘖盛期每667m2用1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 g、20%三唑磷乳油150 mL、40%稻瘟灵乳油85~100 mL对水45 kg喷雾防治稻飞虱、螟虫和稻瘟病;破口抽穗期每667m2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 g、30%爱苗乳油20 mL、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 g、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30~50 g对水45 kg喷雾,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猜你喜欢
连城县浅水稻飞虱
浅水区域船舶航行下沉量的数值计算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连城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连城县天然阔叶树林分生长分析与评价
藕农水中采收忙
连城县计生协会发放助学金
闽西连城县的牛肉菜肴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基于LabWindows的浅水水声信道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