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意识觉醒下的思想工作调整

2018-03-31 09:33梁凯
山东国资 2018年7期
关键词:主体思想工作

□ 梁凯

从本质上讲,思想工作是人们通过交往、活动等过程,采用语言、态度、表情和行为,沟通与影响工作对象,引导、激励其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效益。要做好思想工作,就不能不花功夫研究一下我们的工作对象,看看他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究竟产生了什么新的心理特征。

以山东能源龙矿集团为例。由于实行新人新办法,企业关闭了国有身份员工增长的大门,新增人员年纪轻、有知识、有特长,已基本上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社会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既带有从祖辈、父辈身上传下来的那种爱国、爱党、爱人民、爱事业的社会“基因”,又带有改革开放赋予年轻人的时代烙印。他们自然会有自身实践的局限,需要继续充实与磨炼,但他们的心理特征的主流却是正常的、健康的。可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与改革开放事业同步成长,较少小农意识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僵化观念的束缚;较早、较好地实现了由求“统”到兼容、由从众到独创、由封闭到开放、由偏安到竞争、由慢节奏到讲时效、由重理念到讲实际等思想观念的更新。市场经济环境的熏陶,加上较为活跃敏感的思维方式、较为开阔的视野、较为进取的人生态度与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使他们的价值主体意识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能动性、开放性和独立性。事业、成才,是他们最大的兴奋点 。

职工主体意识的觉醒必然使我们的思想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与考验。思想工作必须从单纯地说服人、教育人、塑造人转化为在尊重人的主体精神的前提下,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为实现全社会和本单位的总体目标与个人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达成共识,从而为激发能量、增进合力提供一种和谐的环境。

确立以人为本思想 进行双向有效沟通

马克思主义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切事业的主体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启发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与主动性上来,善于发现与催化那些可喜的“闪光点”。可是长期以来,思想工作领域却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划分为一部分“做思想工作的”与一部分“被做思想工作的”,一部分“教育者”与一部分“受教育者”。而一般单位也只是在日常工作出了问题后才去做思想工作,思想工作的任务则是单纯地化解矛盾、排除阻力,至于工作对象的心理状况与情感反应,则较少顾及,因而常常出现那种居高临下的你说我听、互相顶牛的现象。

实践证明,社会历史条件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也变了,再用过去那种方式做思想工作较难奏效了。做思想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在理解与尊重人们主体意识与独立人格的前提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职工,包括犯了错误的职工,启发他们主动开启自己的心扉,在知识、情感、意志共同参与下进行有效沟通。这样,不仅矛盾容易化解,而且由于在被对方理解的过程中也同时理解了对方,关心了对方,尊重了对方,从而使自己也得到对方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心理上消除了距离,工作效果也就比较好。

确立系统思想 结合业务实际做思想工作

恩格斯曾经说过,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而是过程的集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系统观点或系统思想,即把任何事物都看做由两个以上各不相同、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具有特殊功能和共同目的的要素组成的动态综合体。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构成系统的元素功能之和。任何元素都要服从系统整个的目的和要求,服从系统整体的功能,没有哪个元素可以在系统中“高于一切”“重于一切”。

联系我们研究的主题,思想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跳出那种以自我为中心、以部门分工为边界、追求自我循环的老框框,主动与职工创业过程中的主体实践与主体业务融为一体,从全面参与、积极渗透、能动配合、提供保证、推动事业整体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简而言之,各单位、各部门的思想工作与业务工作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人之手掌与手背,都是不能分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与实现创业目标的基本手段又是业务工作,因此思想工作者必须确立系统思想,围绕业务工作抓思想工作,从业务工作实际出发做思想工作。一方面,按照业务工作的需要,明确思想工作的重点,使思想工作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要体现为业务工作服务,把业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重点当做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增强思想工作的参与性与渗透性,在“参与”“渗透”中体现效果。

有些同志常常受旧的思维定势或部门“分工”的束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思想工作与业务工作对立或割裂开来,认为只有在分工范围内抓思想工作才是自己的“本行”,结合业务工作就会“荒了自己的园,种了别人的田”,结果思想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实践启示了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思想工作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没有边界,难以机械地“分工”,思想工作部门没有也不可能有游离于本单位业务工作的特殊“本行”。只有围绕并服务于业务工作,思想工作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才能发挥出相应的力度。如果上上下下都能摆脱旧的思维定势的束缚,正确处理业务工作与思想工作的关系,其他诸如思想工作的地位、作用、队伍及思想工作者的待遇等问题,也就比较好解决了。

确立动态平衡思想 以创业目标统帅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包括两个层次的任务:一是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基本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等问题,培养“四有”新人;二是用新的思想观念去切准职工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日常的思想疏导与启发工作,确保创业目标阶段性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知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的思想情绪是经常地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的,有时候思想比较平稳,有时候则会出现大的波动。因此,思想工作要随着工作情况的开展而相机做好工作对象的工作,使其精神状态、思想状况与业务工作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持某种动态平衡。

在这里,业务工作主体目标的实现是硬道理,是压倒一切的中心,是对全面工作实施目标管理的总枢纽。思想工作不能坐而论道、闭门思过,等解决好了思想问题再去做业务工作,而必须视主体目标的进展情况与从业人员的思想表现,把思想工作做到第一线去,需要解决什么思想问题就解决什么思想问题,需要解决谁的思想问题就着重做谁的思想工作。随着主体目标的实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思想工作也就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这样,业务工作势如破竹,思想工作常做常新,由静态式的工作变成动态式的工作,就不会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如何以创业目标统帅思想工作,从总体上正确地把握思想工作的节奏与力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猜你喜欢
主体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不工作,爽飞了?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选工作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