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8-03-31 23:29张小杰
山东国资 2018年15期
关键词:动能发展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决策部署,山东能源集团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落实《国企十条》为抓手,整体工作乘势而上、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1426亿元;同口径实际经营利润106.7亿元,同比增盈7.9亿元,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15.5亿元;上缴税费112.8亿元,同比增加15.7亿元;位居世界500强第234位,比上年度攀升138位,是全球提档进位幅度最大的10家企业之一,经营成效继续走在省属企业前列。

“五个全面”锁定改革成效

新旧动能转换在破旧立新中全面起势。制定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初步形成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物流贸易、现代金融服务五大新兴产业的“3+5”八强产业格局。组建山东颐养健康发展公司,集成现有齐鲁云商、中国矿用物资网等电商平台。“蒙电入鲁”重点项目盛鲁电厂明年8月并网发电,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伊犁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投产见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劣增优中全面深化。累计关闭矿井39对,退出劣势产能1836万吨。已处置“僵尸”企业116户,剩余31户今年全部完成。“三供一业”实际分离移交户数占到总户数的76.94%。坚持瘦身健体,在控减人员6.5万人的基础上,上半年又控减5325人,人工成本利润率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高质量发展步伐在增减并重中全面加快。大力优化资产、收入、盈利和负债结构,净资产收益率提高到6.73%,物流贸易收入占比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非煤产业利润贡献率占比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降至65.91%。

发展方式在创新提升中全面变革。形成了“五管五放”母子公司管控机制。建成32个自动化、智能化采煤面,26对矿井取消夜班生产,人均煤炭产量同比提高14.9%,引领煤炭生产模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企业风险在系统防范中全面可控。有息负债同比下降339.3亿元,安全生产周期不断延长,集团整体保持和谐稳定局面。

“三提升、三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山东能源集团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突出党建统领,以《国企十条》督查整改为抓手,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经营业绩走在前列的势头,重点做到“三提升、三增强”。

认清时代要求,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增强危机感。通过学习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部署,对标南方省市先进经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传统产业,思想上决不能传统。针对存在的大而不强、快而不优、新动能不足、改革步伐不快、“四新”经济占比不高等问题,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精神,自觉做到“三破除、三树立”:破除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在更高层次上提质量、增效益、转动能;破除单纯依靠煤炭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树立担当意识,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业态,以“四新”促“四化”;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变”思想,树立忧患意识,聚焦短板、担当作为,充分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强化企业改革,提升发展活力,切实增强紧迫感。作为一个新集团、老企业,历史积淀的体制机制矛盾依然突出。我们将抓住症结要害,紧盯改革难点、痛点、堵点精准发力。

一是完善管控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集团《管理纲要》和《权力清单》,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董事会决策作用、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探索更加有利于企业全面、协调、持续、高效发展的管控新方式,形成产业协同、上下协作的管控模式。

二是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加强与央企及不同所有制、与山东能源集团关联协同的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产业延伸、产权优化和优势联通倍增;加快资本证券化步伐,分类推进传统产业改造上市和新兴产业培育上市,重点推动山东玻纤、泰星化工以及新组建的颐养健康发展公司和优势煤种等4个产业板块上市,力争资产证券化率“十三五”末达到40%;在完成7家企业混改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混改步伐,确保3年内混改企业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三是实施人才强企、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市场化选聘、差异化薪酬,解决新兴产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大力推进战略合作,引领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中创新创效、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激励力度,激发创新的能动性;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争科研投入达到主营业务收入的2%以上。

四是健全激励机制。持续完善“以效定薪、薪效联动”分配机制,扩大非上市企业中长期激励试点,探索期权激励等分配模式;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保护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加快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质量,切实增强责任感。

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主动担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重任,坚持以“四新”促“四化”,加快形成新动能主导发展新局面。

一是聚力打造“1+4”优势产业支撑基地。加快建设济南总部中心区,抓好章丘“一城三园”等园区建设,发展一批高端新兴项目,力争3年内规模突破200亿元;大力发展鲁西南核心区与蒙宁、晋陕、新疆增长区,打造一批煤基一体化产业集群。

二是改造提升煤炭、煤电、煤化“三大传统产业”。“十三五”末优质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控参股电力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巩固全国第二大优质炼焦煤供应商、华东第一大清洁高效煤炭供应商地位。

三是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物流贸易、现代金融服务五大新兴产业。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新能源发展,202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全力推动颐养健康发展公司建设,打造全国首家集医疗服务、医养结合、医疗器械、医地协同、医药产销、医保融合“六医”于一体的新兴产业集团;整合做强大宗物资交易平台,推动物流贸易产业向高端服务业升级;加快城商行并购步伐,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产业能力。“十三五”末,“四新”实体经济收入占比力争达到20%以上。

四是坚决打赢去产能除“僵尸”降杠杆攻坚战。明后两年关闭退出煤炭产能919万吨,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目标任务;继续加大降杠杆力度,力争年底前负债率降至64%以内;年内完成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2020年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山东能源集团将以这次会议为动力,以改革创新的勇气、积极进取的精神、主动担当的作为,全年实现收入3000亿元、利润200亿元,确保经营业绩全面提升,整体工作全面推动,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动能发展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新动能,新聊城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