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然:永将我心向“家国”

2018-03-31 09:33曾金胜
中关村 2018年2期
关键词:创业园海淀家国

曾金胜

段然,就是这么一个“邻家大男孩”,其领导开发的基于 FPGA 的快速数据处理系统,在软件定制的嵌入式信息读取系统(software defined readout)中处于世界最领先地位。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最柔软的地方,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理想的家与国。

远的来说,历代先贤圣人为我们描述过,诸如大同,“讲信修睦”。诸如孔子杏坛“教学相长”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无论从哪个维度来说,“家”和“国”都是每个中国人社会生活中休戚相关的词。也有学者提出“家国同构”的学术主张。“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作为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的同质联系。由此,“家国情怀”成為多少大儒大贤、仁人志士的内心支柱,甚至为理想而甘愿付出毕生心血甚至宝贵的生命。

近的来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表述。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中国梦”第一次用现代的语言,把国人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创造性转化,国人的“家国梦”,以如此清晰的方式传递给了十三亿民众。“中国梦”的落脚点正是在“家国”,即“人民幸福”。

举例来说,无论在何时何地,“病有所医”。“天下没有难看的病”。这是何等美好的解决方案。倘如此,《三国演义》故事里的曹操也就不需要延请华佗从千里迢迢赶来。

梦想如此美好,却付诸于“看似冷冰冰”的技术解决方案。可是,当这个“看似冷冰冰”的技术解决方案,将人与人、将专业的医生与“迫在眉睫、等待施救”的患者联接在一起,就有了人性的温暖,有了“家国天下”的温暖。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一些偏远县城的患者,不用跋山涉水去到大城市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疗,这不是科幻,这是即将到来的现实。甚至说,这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现实。这就是“第三个人”的故事。我们要讲述的是,是远程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探索者之一。

他的名字叫段然。北京悟波智联科技有限公司CEO。段然和他的团队正在致力于将这理想实现。

他,从海外归来,为自己心中的“家”和“国”。他是中关村海淀创业园的一位海归创业家,也是一位远程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探索先行者。

资料显示,段然,男,1985 年生,博士,2008年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3年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电子工程。2016 年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海聚工程),被授予“北京市特聘专家”称号。

邂逅80后“创业家”

2017年3月下旬,北京乍暖还寒。上午9点半,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二楼会议室,我和助理杨晓云正和上地街道、海淀创业园的有关领导访谈,边等着预约好候访的对象。一个邻家男孩走进来。海淀创业园的领导介绍说,这就是段然。

由于比约定时间晚到半小时,段然一进会议室,一边道歉一边寒暄,“对不起,迟到了,北京的路太堵了,不过这还是我自己的原因,这条路每天走,还迟到了。”休闲服跟牛仔裤,一米七五左右,戴副眼镜,白净,语速舒缓,稳重内敛,确实就像“邻家大男孩”。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邻家大男孩”,其领导开发的基于 FPGA 的快速数据处理系统,在软件定制的嵌入式信息读取系统(software defined readout)中处于世界最领先地位。

段然出生于河北河间,父母是华北油田职工。父亲曾经是老师。似乎遗传于父亲,段然的数学很好,对电子特别感兴趣。小时候就喜欢拆拆弄弄的。在中学时,段然的成绩虽然不特别拔尖,却也不落后,基本在年级前十名。按理说,那后面的人生路,就是上高中、大学然后就业、娶妻生子……

机遇永远给有准备的人。生命中的转折其实也是给有准备的人。高二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来校招生,不少同学都报名参加了考试。经过一番笔试、面试,段然考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段然至今还记得一个面试的问题。“你会不会把问题告诉你后面面试的同学”,段然想了一下,“会”。面试官笑了,是赞赏他的诚实,笑他的幼稚坦率,还是其他,现在已无法追溯,也许都有。

在新加坡的就学生涯,开拓了段然的眼界,也逐渐让他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毕业后,他选择了向更远的地方进发。段然考取了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多年来,主攻硬件的成像和图像处理的研究和产品开发。

“看似冷冰冰”的技术后面,其实总是蕴藏着深深的人性、人情。科学家在情感方面,无异于普通人,只是有的外露,更多更深藏内蕴。

时间过得飞快。2013年,段然博士毕业,去向选择、规划设计人生成了需要直面的问题。一个是留在美国。当时他已在美国拿到了世界500强甲骨文公司的工作。待遇是年薪14万美金。工作安逸,高薪,福利待遇优厚。一个是回国。

回顾这段心路历程,段然依然印象深刻。

留在美国,是意味着生活安逸,但是,从已经多年之前就留在美国的师兄们来看,天花板其实显现,那就是无论是华尔街还是世界五百强,未来的职业路径顶峰,顶多高级副总裁,而且可能是30-50位中的一个。天花板已然摆在眼前。

另一方面,段然心里还深藏着远在大洋彼岸的“家”,老爸老妈。忙碌于学习、实验、攀登科技前沿高峰的他,心里一直没有放下的,就是“家”和“国”,“远在老家的父亲母亲,远在大洋彼岸的祖国”。为了让他出国,父母亲没少操劳。在新加坡就学时,由于遇上SARS疫情,他回家不多,然后又远赴美国,更难得回几趟家。如今悄然间,父母亲都年纪大了。段然一度打算把父母接到美国生活。可是让父母在晚年背井离乡去适应语言、文化、环境都完全陌生的国度,又让他于心不忍。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也许属于80后的个性和情结,也许是段然自己的潜意识。那就是,在年轻时不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就过一种安逸的生活,心里有点不甘心。

任何一种选择,其实都有深层的偶然与必然,如“电光火石”,“风云际会”。就在段然为博士毕业去向而心里默默存着念想,甚至“天人交战”、思想交锋时,在大洋彼岸的祖国,李克强总理号召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如火如荼开展。段然跟他在美国的朋友做了一个创业项目,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春晖杯”青年创业大赛,那个大赛国内大部分创业园都参加了,段然搜集了所有创业园的小册子,也逐渐坚定了回国发展的想法。

2014年春节,他回国来到北京,按照小册子,拜访了北京五个创业园,最后来到海淀创业园。

多年以后,他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夜晚,雾霾笼罩下的北京,寒冷又有些沉闷,就像他先前看到的几个创业园在昏黄的路灯衬托下冷寂无聊。来到海淀园创业园,正是晚上七八点钟,创业园一楼大厅的创客空间里还是灯火辉煌,三三两两的人们在热火朝天地聊著创业。段然被这种热烈的气氛感染,他找到创业园主任赵新良主任。让他惊讶的是,晚上七八点钟,赵主任居然还在,还在为大家服务。段然与主任沟通了项目计划。经过简短却“一语中的”、颇为投缘的交谈,双方当即就达成了入驻的意向。那时海淀创业园在留学创业人员里特别有名,有很多企业都在排队等候入驻,其实到现在也是这样。段然庆幸自己当时选择了海淀创业园。海淀创业园为段然腾出了会议室,作为办公地。“他们帮着企业注册、找资金、对接人才、对接资本、申报评奖。创业时还有开办费、北京市优秀中小企业创业基金等资金扶持。”

创业初期,各种事情亲力亲为,曾经一度让段然一度有“早生华发”的感觉。但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多年摸爬滚打积累的创业经验、智慧,让他很快走出了创业困难期。从自己的创业经历及国内大环境来看,段然觉得现在是年轻人创新创业的好时机,但是他建议毕业生最好是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些经验、资源以后再创业。互联网创业门槛低,但是失败率也高。他将“互联网+”称为“+互联网”,他说创业应该首先是找到一个需求然后再跟互联网结合。

段然的“+互联网”就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与远程智慧医疗”。

创新创业“逐梦人”

段然的公司在二楼,三楼有他们的实验室。段然的办公桌在斜对门靠窗的位置,办公桌上有一台接近笔记本电脑大小但略高一些、轻巧便携的仪器和一个戴着微型摄像头的人头模型,这么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包含着段然公司核心的技术。

段然办公用的笔记本电脑放在较高的位置,桌子前面没有椅子,段然习惯于站在办公桌前办公,他说这样对颈椎好。整个办公室最显眼的是临门的墙上挂着一幅字,竖幅,“成功”两个字很大,旁边还有三行小字是“经验 智慧 信实”。段然说这幅字是他上小学的时候父母买来送给他的,一直陪伴他,也是他求学、创业、为人的信条,他将“经验、智慧、信实”称为成功的三个阶梯。受父亲影响,段然打小起就将这六个字作为人生信条。

对于一名在理工科研究多年的人来说,最大的成就应该就是学有所成回报社会了。段然回国创业也将自己钻研多年的实时超精度嵌入式成像处理技术与国内社会切实需求相结合,最终确定了远程智慧医疗行业。

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配比不平衡,大城市医院常常是专家号一票难求,百元的专家号被炒到几千元,医生连轴转,甚至有的极度疲劳猝死;偏远地区特别是小城镇医院冷冷清清、医疗资源短缺。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事件常常见诸报端并引起各界争相诟病。如何通过远程智慧医疗的手段和载体,通过“精准对接”等切实有力、有效的措施办法,实现医疗资源至少在特大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有效、智慧联接,进而直接联接、辐射边远地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也是破解问题的重要路径。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这对于段然的远程智慧医疗事业来说真的是个极好的政策红利。

段然和他的团队致力打造的远程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正是对应我国医疗痼疾的基础工程和“破局”之道。悟波智联的产品和服务,分别对应以“物、网、云”三个层面为技术基础的医疗资源互联互通。物(SEE)为手术摄录系统,应用于分级诊疗、远程智慧医疗、移动查房、急救、医学教育、学术交流、医学大数据等;网(HVS)为医院视频系统,通过SEE 和HVS,实现实时、术中的指导、会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云,为基于平台的大数据,以数据提供医疗决策。段然希望能有那么一天,基层的医务人员在进行重大甚至疑难疾病会诊甚至手术时,首先想到的是远程智慧医疗,当然特别是悟波智联的云平台。

新疆伊犁巩留县地处偏远,医疗设备落后,专业技术人员大量缺乏,卫生资源条件十分有限,只能承担着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于疑难重症患者诊治困难。遇到疑难重症,偏远地区病人需辗转很远的路程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接受治疗,十分不便。

巩留县人民医院的院长看到悟波智联的设备后大为赞叹,当成了医院的救星,马上在医院骨科手术室投入使用,医院骨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随时与远在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的田守进医生进行互动,由田医生来协助会诊或手术示教。如此,极大提高了新疆偏远地区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了医院诊断准确率,又能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了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时间延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援疆”。

“大国小家”的温度

现在的父母为了孩子,追求学区房、追求起跑线,却忽略了自身对于孩子的影响。段然小时候,父母带他去公园玩,他看到有一种马戏团小丑骑的独轮车,就想玩,别看马戏团小丑骑得很好,可是自己一试根本就骑不了,那个需要很好的掌握平衡,段然就想放弃,但是父亲跟他说,既然自己选择了就不能轻易放弃,陪着他一直练,最后学会了。很多细节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件事却在他心里留下了“既然选择,就要坚持”、“说到做到”的种子。

2016年,段然邂逅了他生命中重要的“那个人”,收获了人生的爱情。忙碌的他很少发微信朋友圈,但这次例外,微信上的朋友圈第一条就是“婚礼”的照片。婚礼在一个酒店举行,新郎官的他依然像一个邻家大男孩,羞涩、温文尔雅,不同的是,脸上的神情却透露出成熟、稳重与责任担当。

结婚前,他习惯于叫外卖来解决肚子的问题;结婚后,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做饭。他觉得,厨房的温度决定了家庭的温度,家庭的温度决定了人的温度。如此说来,那么,人的温度是不是决定了社会的温度?确实如此,古往今来,“大国小家”的温度一直连着人的温度。

在北京有了温馨的“小家”,对于多年漂泊海外的段然来说,有了心灵栖息的港湾。另一方面,在海淀创业园这个创新创业的“家”里,多年的努力和坚持、耕耘,让段然和他的团队在事业上也收获了人生重要的果实。2016 年,他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海聚工程),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特聘专家”称号。他和团队也多次获得市级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海淀创业园组织的几次对接会,也让他的远程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为越来越多的地方知晓,登门洽谈的客户也越来越多。可谓“双喜临门”。段然由衷地说,在回国的每一步,创业的每一步,都需要感谢那些帮助、关心自己的人。

“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也许不用语言,其实就在追逐梦想的行动中,在日常的生活之间。

这是一位年青科学家、创业家的“家国”故事,也是一位海外游子归来的“家国”故事。在访谈和随后的交流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对于每一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远在海外的游子来说,“家国情怀”,真实不虚。

每一个家,都连着国。中国人的“家国天下”情怀,看似有些“意识形态”,看似有那么一点点“高调”,其实却那么“平常”、接地气,就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日夜流淌在国人的血液。

我的恩师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曾经说,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如同血液流淌在民众的血液,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转换。可见思维的影响之深远。

值得欣慰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转型,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一直在,几千年延绵至今。无论身在何方,心里都离不开“家”,有着对“家”、对父母、对故乡的依赖,离不开生养的地方,“永将我心向家国”,也就“自然而然”。这种“家国情怀”,不仅在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在哲学文化教育科技的各界精英,也在千千万万工作在普通岗位上的人们身上。这种“情怀”,在段然为了“家国”毅然的选择中,在如今越来越多海外游子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潮中,也在诸多“千人计划”、“海聚工程”入选者的行动中。

有“国”才有“家”,千万个家汇成“国”,“家国”总关情。段然和他的团队,正是这千千万万为了“小家、大家”迸发才智,为了“大国”默默奉献的人们的缩影。他们所从事的远程智慧医疗行业,既为自身价值的实现寻求“安身立命”之道,也为了自己的“小家”逐夢打拼,也为“每一个家”带去安全、幸福的托底保障。他们孜孜不倦的研发及商业运用,逐鹿于全球远程智慧医疗商业化运用的逐梦道路上,开疆拓土致力构建属于中国人的“远程智慧医疗”版图,何尝不是“中国梦”的生动体现。

他们的“家国情怀”,也许正如哲学在日常百姓生活中的运用,“日用而不知”;他们的“家国情怀”,普通平实却又伟大玄妙,“道可道,非常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有理由可以期许,在“家国情怀”的牵引下,在段然和他的团队,抑或更多的“段然”们“用情、用心、用智”逐梦的努力下,未来的远程智慧医疗,真的可以实现“天下没有难看的病”,吾国吾家吾民“共有的家园更美好”。

(本文节选自上地街道主编的《创新创业在上地》图书)

猜你喜欢
创业园海淀家国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家国两相依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