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扎根发芽的双融合之路

2018-03-31 09:33勒川
中关村 2018年2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工业人工智能

勒川

在这个新兴技术产业的另一端——软件技术集成和VRAR应用领域,也有企业探索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式。

进入21世纪,新兴技术以远高于以往的速度涌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每一项都可能会给人类发展带来改变。但是新兴技术从出现到广泛应用,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着各方面的障碍需要克服,任何新兴技术都要经过反复探索,最终找到自身的最佳应用场景和产品形态。

虚拟现实技术早在20世纪中期就在国外开始有人涉足研究,但是受制于计算机性能、光学芯片、图形处理软件等各类软硬件的限制,一直到近几年才有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可能。在2014年,Facebook花费20亿美元收购VR头盔硬件公司Oculus,正式引爆了这个新技术领域,紧接着2016年,中国的虚拟现实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出现,资本市场全面跟进,一时之间VR热潮如涌,甚至在国内有十几个省市同时把虚拟现实作为未来科技支柱产业建立“VR之都”、“VR小镇”、“VR产业园”等,但到2017年,VR产业实际并未真正形成规模和产业生态,在投资市场、企业经营成果上普遍“遇冷”,有近六成的虚拟现实创业公司实际上处于非正常经营的状态。

而令人欣喜的是至2018年初,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创业者们的坚持探索下,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领域也涌现出了一些发展势头强劲的机构和企业。截止2017年底,国内三个最大的VR/AR产业联盟CVRVT、IVRA、CVRIA总注册成员已经500多家,其中有70多家产值规模上千万(不含非VRAR业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军事、工业、医疗、消防等领域均完成有应用性研究项目,在硬件方面HTC、大朋VR、歌尔股份、Pico、联想都推出了与国际上相同水准的虚拟现实硬件产品,这些为技术的实际广泛的应用打好了基础。

在这个新兴技术产业的另一端——软件技术集成和VRAR应用领域,也有企业探索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式。在这个领域已经处于行业前列的杭州炽橙科技有限公司CEO纪尧华表示:“VRAR作为一种新技术,脱离产业结合无法发挥价值,它必须与产业深度结合,才能找到应用场景、形成“产品型态”、实现价值。我们2016年下半年开始,专门研究了汽车工业的整个产业链条和制造销售流程,发现虚拟现实技术最重要的并不是做展示展览,而是对汽车造型设计、多场景技术培训、远程维修支持、动态AR辅助说明等方面,这些能为汽车工业解决痛点问题、有真正的实用价值,自然就有它的市场。”炽橙科技围绕虚拟现实技术与汽车工业产业结合,已经与10多家汽车厂家、机构开展技术服务合作,并在汽车重镇的合肥与当地智能制造研究院、汽车企业正联合建立VRAR汽车虚拟实验室。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持续深入,对制造业生产方式、组织管理形式和发展模式带来革命性影响”,正是对新兴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的肯定和指引。

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VRAR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虚拟现实技术与地区经济的衔接融合是优秀VRAR机构和企业能生存以及良性發展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式。座落在杭州人工智能小镇的北航VRAR研究院,通过将北航积累的虚拟现实技术与浙江省当地电子商务、体验经济、智能制造、数字海洋、文娱直播等主要经济业态对接,2017年下半年促成和引入了40多个项目。炽橙科技则结合杭州承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契机和浙江省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与工业设计协会、公司联合开发虚拟现实工业设计工具平台,与杭钢职教集团联合为浙江省职教信息化产业开发VR实训室和立体教材系统,打开了细分应用市场和长线的发展机会,也从服务当地产业经济中实现了自身在当地生态中的扎根。“虚拟现实必须与现实接轨,只有与当地经济和优势产业做好衔接,才能有效地完成应用场景、产品样板的落地,也才能从当地优势经济领域中获得回报和联合式发展,杭钢职教VR应用系统和工业设计应用工具就是典型的案例。未来,我们公司在扩张发展中都会把这方面作为重点布局”,纪尧华如是说。

《中国制造2025》中倡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强调重视新兴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地方特色经济中的引入和培育,相信这些都会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相信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机构与公司,会更好地抓住产业融合、地区经济衔接的机会,快速发展形成国际范围内的核心竞争优势,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工业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工业人
REALITY BITES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