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青山绿海潮,父子劳模竞风流

2018-04-01 08:34林方
福建林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李成风流父子

文/林方

顺昌县岚下国有林业采育场,曾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先后出了两位远近闻名的省劳模。他们出自一个家庭,一位是父亲李成德,一位是儿子李贵喜,俩人都是采育场的采运工人。不同的是,老一辈以采伐林木为主,支援国家建设;新一代以植树造林为主,保护绿色生态。父子劳模不但成就了林业系统的一段佳话,也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顺昌林区的巨大变化。

1926年,李成德出生于山东滕州。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响应国家支援福建林区开发的号召,来到闽北深山投身林业建设,始终奋战在木材生产第一线。经常是早上打着火把上山,晚上踩着月亮回家。所带的班组年年超额完成木材生产任务,也年年成为林业系统的先进班组。长年累月,他没有请过一次病假、事假,月月都是满勤,参加工作25年,出勤时间硬是比别人多了近4年。为了让别人回家探亲团圆,每年春节他都留在工棚里守护山场。工余时间,他坚持种菜养猪,全部用来改善工友的生活。1976年和1979年,他先后两次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并于1979年光荣当选为全国五届人大代表。1982年,李成德退休后回到山东老家,仍然保持着劳模本色,20 多年坚持义务为家乡维修近4km 长的村道,热心帮助邻里乡亲排忧解难,长期照顾村里两位孤寡老人,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广泛赞誉。

1983年,年仅17年的李贵喜子承父业,补员接替了父亲的岗位,成为采育场新一代采伐工人。他秉承了父辈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工作中谦虚好学,任劳任怨。在木材生产一线工作的13年里,他共超勤700 多天,多生产的木材相当于10 个火车皮的装运量。他不仅在工作中是个“拼命三郎”,平时还善于思考、钻研业务技术,先后为企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100 多条,累计增创经济效益20 多万元。为保护好国有经营区,他带领护林员先后抓获盗伐木材的不法分子数十人,为企业追回被盗木材100 多m3,价值数十万元。他担任班组长后,有8年春节是在山场工棚里度过,所带的班组也年年是县林业系统先进班组,并先后荣获省、市“先进职工小家”称号。1997年,他获得省劳动模范的殊荣。担任场支部书记、场长后,他坚持多年照顾场里83 岁的孤寡老人陈学云,一直到老人前年去世。在他的行为感召下,全场上下孝敬父母、帮扶老人形成了风气。改革开放后,李贵喜所在的单位,从最早的伐木场,到采育场,再到如今的国有林场;生产任务也从“重砍轻育”到“重育轻砍”,再到近年的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他率领全场职工积极抓好生态林业建设,使岚下场在乡土珍稀树种培育、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发展林下经济等方面,始终走在县国有林场8 个基层场的前列,成为了全国林业同行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样板。

情倾青山绿海潮,父子劳模竞风流。在闽北这块热土上,李成德和李贵喜这对父子劳模以青春点染群山,用汗水书写风流,展现了一代又一代林业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与无私奉献的绿色情怀。

猜你喜欢
李成风流父子
怀念李成章教授
数你最风流
留白——不着点墨,尽显风流
兼职者的风流史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杜鹃
庄玉庭先负李成蹊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