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动络筒机甩纱原因

2018-04-01 17:08
纺织器材 2018年4期
关键词:络筒细纱纱线

安 国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 454451)

0 引言

在SAVIO-E 型全自动络筒机上经常有未络完的管纱被剔除,即所谓“甩纱”问题。自络甩纱的大小不一,有的因为成纱品质不良被清除,有的却是正常纱线。一方面,甩纱量过大影响生产效率,严重的还会影响筒纱质量;另一方面,造成挡车工劳动强度增大。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发现造成自络甩纱的原因很多。

1 管纱脱圈

管纱在自动络筒机上退绕时脱圈,自络寻纱尾装置无法寻到管纱纱尾而被剔除,其原因有多种。

1.1细纱卷绕螺距不合理

传统纺纱工艺以纱线直径的4倍来设置细纱卷绕螺距,并根据纱线品种及卷绕容量需求进行合理调整;而在高速络筒机上,应适当增大卷绕螺距,使其为纱线直径的6~8倍。

1.2细纱成型不佳

细纱成型锥角越小、锥面长度越大,管纱越不容易脱圈;反之,成型锥角过大、锥面长度过小,极易造成细纱在自动络筒机上高速退绕时脱圈;所以,细纱短动程一般控制为大于48 mm,锥角一般不大于28°;如出现小纱脱圈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底部成型过大,可后移成型凸轮或拆除。

1.3细纱锭速曲线设置不合理

当代细纱机多采用变频调速,若锭速曲线设置不合理则会造成管纱脱圈。因此,细纱机应适当缩短低速时间,减少中途停车。

1.4络筒车速过高

络筒速度越高越容易造成管纱脱圈,尤其是认为粗号纱自络质量要求较低,以开高速来提高自络产量时;而事实是,纱号越粗越应开低速,因为粗号纱力的传递更直接,开高速时更容易造成管纱脱圈而影响产量[1]。

1.5气圈破裂器状态不良

气圈破裂器可减小管纱退绕时的张力:气圈破裂器防辫子杆离管纱越近则摩擦力越大、对管纱的控制越好,但会影响毛羽;相反,离管纱越远对管纱控制越弱、毛羽减少,但脱圈会增加[1]。所以,要合理调整气圈破裂器防辫子杆与纱管的距离,一般约为2 mm。另外,钢丝圈过轻也会造成管纱脱圈。

1.6络筒工艺不合理

络筒工艺对管纱脱圈的影响主要是络纱张力和小纱降速设置,应根据纱线品种、细纱卷装量合理设置络筒张力和小纱降速。

1.7细纱落纱操作不当

细纱落纱工手拔纱时操作不当会造成细纱卷绕状态变化,络筒管纱退绕时在锥面部位发生脱圈,应加强落纱工培训以规范操作。

2 自络留脚纱

管纱剩几圈或几十圈被甩出从而形成纱巴,会增加工人处理的工作量,还会造成回丝量的加大,其原因主要如下。

2.1细纱尾线过长

管纱退绕到小纱时,过长的细纱尾线容易与正常退绕的细纱缠绊断头而被单锭剔除;一般应调整细纱尾线约为3圈。

2.2纱管有毛刺

细纱管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毛刺,退绕时毛刺挂管纱而断头;日常处理纱巴时应避免损伤纱管。

2.3纱管线槽过深

使用线槽过深的纱管也容易造成络筒机高速退绕时断头,形成脚纱;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纱线选用合适的纱管。

2.4细纱生头形成“金戒指”纱

解决此问题需加强日常操作培训,规范操作。

3 自络无法寻到纱尾

除管纱脱圈、自络留脚纱外,在生产中还发现大量甩纱是由于自络切疵后无法顺利寻找到纱尾而发生的。

3.1小吸嘴堵塞

小吸嘴挡板位置不正或积聚回丝,造成小吸嘴无法提上纱尾或提上纱尾后夹持不住,不能将纱尾送到捻接器内,频繁换纱[2];应调整和清理小吸嘴。

3.2负压不足

负压相关机件老化或损坏会造成局部负压不足,从而不能正常完成寻纱尾动作;应周期检查、维护有关部件。

3.3中探纱脏

脏的中探纱会挡住检测光源以致无法检测、寻到纱尾,致使频繁更换管纱[2];应及时清洁、检修中探纱。

3.4气圈破裂器故障

气圈破裂器组件被积花堵住或损坏,致使换纱时无法下降到管头位置,不能有效地将纱头传递到小吸嘴;应清洁、维修气圈破裂器。

3.5锭子堵塞

络筒机锭子积花或缠回丝过多将堵塞气孔,造成无法有效吸取纱尾;应定期清理锭子回丝和积花。

4 其它原因

4.1连续性疵点

管纱上的连续性疵点会造成自络的连续剪切,导致无法正常络纱而被剔除;应加强纺纱专用基础件的检查、把关。

4.2细纱弱环

细纱细节或弱捻的强力过小,造成络纱时下部自然断头、纱尾未及时被固定吸嘴擒住而找不到纱头;应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和工艺优化。

4.3纱管内壁污染

细纱管被污染或内壁有积花、油污、毛刺,寻纱尾时纱头未吸到而发生换纱;应加强对纱管的管理。

5 结语

自络生产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锭甩纱(返回管纱数)多是一个重要原因,应加强生产管理、提高设备维护质量、规范员工操作,以尽可能将返回管纱数控制在不大于5%。

5.1减少自络甩纱要结合生产实际,从细纱和自络着手,全面分析、检查和控制,有效消除设备维护的薄弱环节,优化工艺上车。

5.2改进细纱管纱成型,加大卷绕螺距,缩短细纱尾线,避免成型不良造成的脱圈或留纱尾。

5.3做好自络状态维护,保证合适的负压,对关键部件加强检查,特别是锭子和寻纱尾装置。

5.4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和操作管理,以达到提高生产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络筒细纱纱线
保证春节后细纱开车质量的几项措施
前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对混纺纱成纱质量的影响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棉纺织生产控制络筒工艺的研究
络筒张力对喷气变形纱性能的影响
针织与纱线
青岛宏大自动络筒机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纱线与针织
纱线与针织
汤氏纺机:挑战极限络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