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类型化发展探析

2018-04-01 18:32朱浩玉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类型化好莱坞题材

朱浩玉(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历了三个时期,开创辉煌时期(1949-1965)探索发展时期(1977-1999)新发展时期(2000-2016)。辉煌时期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十七年,拥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的烙印。进入了探索发展时期主要有继承了“十七年”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影片、对历史进行反思的影片、顺应改革开放之潮,具有一定探索精神的三类影片居于主位。新发展时期影片多以云南民族电影制片或少数民族地区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联合外省电影制作单位共同生产。一般在影片投产之初就目标明确,或是追求艺术质量,或是追求经济效益,或者试图平衡二者以获得双赢。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随着经济发展及拍摄水平的提高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仍较低。在国际国内大片冲击下,熟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非常少。以目前的电影市场看,2010年至今没有涌现出强势的云南民族电影代表作,主流院线没有一部关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作品。

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制作及市场运行方面的缺失

(一)电影制作未形成系统化

目前云南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手工作坊模式居多未形成现代的工业化模式,大部分以低成本小投资拍摄为主,低成本使导演在创作时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也影响了电影的质量和观众的观赏兴趣加深了作品推广的难度。在发行上,云南民族题材电影以民族母语为主,播放范围有限。很难融入主流的电影发行渠道导致知名度较低。这种方式在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对民族内部之间的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电影的市场化,类型化专业化来讲市场认可须走系统化市场化的的发行渠道。

(二)缺乏完善的市场营销机制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类型化程度不够高、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机制,从而妨碍了被市场和受众更广泛地接受。无论网络还是院线,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传播规模和势头都体现了国内电影观众的潜力,表明类型电影在国内不缺乏观众。观众乐意为好莱坞的大片买票,却不会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买票。主要原因是自2009年章家瑞的《红河》拍摄后,市场中没有涌现更多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流院线中看不到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伴随的是观众对于对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认识日趋淡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饱受大片“视听盛宴”轰炸的观众来讲,心理落差较大。客观方面缺少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放映提供专有院线制约了电影价值实现。“院线同质”的现象使得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表现和生存空间自然就减小了。不能走进观众视线导致电影价值也无法实现。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和好莱坞的类型片都是民族文化一种呈现。两者具有内涵相似性,但在知名度及票房却是相差甚远。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若想发展完善成熟可借鉴好莱坞的类型化成功经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优秀作品的涌现不仅会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提高云南旅游价值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类型化发展方式

(一)类型化观念的树立

1.树立完善类型观念,形成民族电影类型意识

在推进中国民族电影产业化的当下,“类型化”应该成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主导创作形式。首先是类型电影固有的叙事立场和叙事模式,符合顺应观众的接受习惯,对应着固定的观众群,票房能得到保障。其次,近些年国内常规片尝试了走类型化道路,并且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对于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思路,《电影艺术》主编吴冠平提供了见解:应该将电影产业制度性安排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措施作为类型电影的关注点。他将中国类型电影称为“中国民族类型电影”,指出中国电影概念的本质是民族电影,是一种文化认同。将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的有益经验与中国本土文化经验、历史记忆以及电影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繁荣。云南少数民族电影的类型化首先要树立类型化的概念,观念的树立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电影工作者之中,还应体现在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之间。

2.培养类型观众市场,提高电影类型期待

类型观念树立之后终要走入市场接受观众的检验,为了提高观众的关注度和票房收入应当在观众中间树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类型化的观念。可借鉴好莱坞营销策划机制中的市场调研策略。市场调研分为:观众调研、电影市场环境调研、电影产品调研。观众调研即通过种种方式和途径了解观众对电影的需求情况。针对观众和市场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电影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是观众需求状况调研、观众数量与结构调研、影片消费状况调研、观众对企业的看法和评估调研等。观众需求调研是观众调研的的核心内容。在对观众调研的时候还要抓住一定时期内观众需求的基本倾向与热点以便更好地把握商机。将好莱坞的观众调研方法运用到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重点是了解观众对云南民族题材电影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云南民族题材电影的期待。要得到观众对于云南民族电影的精确的期待值还需要对观众进行更加全面的一个调查,资料的整合才能对类型观众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培养目标。观众调研之后的数据对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拍摄和选材等有非常大的意义。

(二)电影制作的类型化

1.坚持民族本土化突出民族特性

好莱坞的类型片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制作以外内在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主要特色。民族文化才是电影中的“软文化”在播出的过程中能很好的突出了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和民族认同感逐渐增强的时代,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广阔的潜力。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可以借鉴好莱坞类型化的专业制作,但要坚持民族本土化突出民族特性。立足本土,挖掘民族特色。应始终不忘使命把云南本土民族文化作为根本,以宣传云南民族文化,提高云南民族题材电影知名度为最终目的。

2.多方引入资金,进行“大制作”

(1)劳动分工,民族电影系统化

好莱坞“大制片厂”策略中实行流水线机制,即按照“劳动分工”原则。云南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目前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制作团队未达到精准化这也将直接影响着作品的的质量。可借鉴好莱坞制片厂的“劳动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范围,集中发挥优势,以整体提高制作水平。好莱坞的大制作除了内部的一个“劳动分工”还包括外部的电影拍摄中的大制作,大场面。这也是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未走上各大院线所欠缺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特色是民族文化,和好莱坞的类型片相比类型化民族化不突出,制作简单从视觉上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好莱坞的投资机制主要是以大制作为主,重视在制作上的投资。没有关注度就没有票房所以电影制作的精准化制度化是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提高知名度的必经之路。

(2)多方合作,保证影片制作质量

较多民族电影制作因资金链的问题而未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好莱坞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打入国际市场,与其精良的制作是分不开的。所以在云南少数民族电影拍摄中可以多方引入资金,如和各大景区合作,通过此合作可以在电影中借景一方面节省场地租用资金一方面为景区做了推广,景区还可以利用门票或者是宣传牌LED显示屏等为电影做宣传。与云南本土品牌以及当地著名企业进行合作,在影片中适当植入广告,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资金的多方引入可以保证电影拍摄和后期宣传的费用,借鉴先进的制作经验。带给观众多重的视听感受,不仅能被电影剧情打动也能感受秀丽的风景,特色的民族文化奇特民俗风貌等。承载着文化传播与经济收益的双重功效的民族电影,只有做到着眼于本土,放眼于全球,优良的制作水平才能充分体现电影作为商品的特征之一。

3.与当代著名明星合作,明星制的采用

明星是作为20世纪科学技术产物的电影这一复制机器所带来的特殊现象,决定性的因素是这一传播媒介的复制性所带来的票房价值。在好莱坞当明星一旦得到观众认可,就尽一切可能利用他(她)创造票房价值。在好莱坞的独立制片业中有一个术语叫做:“有银行贷款价值的明星”。明星不仅仅只是一个演员而且是有银行贷款价值的。好莱坞的制片人会按照观众的喜好,通过宣传广告,最终以获得高票房的收入。

以章家瑞的云南三部曲为例可以看出明星的演出在知名度和票房的差异,《诺玛的十七岁》基本采用的是非职业演员,原生态出演易于被观众认同,但在演技和感情的流露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从《花腰新娘》开始,启用国内著名演员张静初、印小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知名度。《红河》影片,除了沿用张静初之外,还有香港著名演员张家辉、李丽珍、李修贤的加盟,为影片占有内地和港台甚至是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如此的一个递进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演员所带来的不同效果,使得票房和影响力认同感都有很大的提高。电影自身质量的提升对于章家瑞电影走向世界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是“云南三部曲”的一个阶梯形的进步,与好莱坞的明星制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是相比好莱坞明星制创造的经济效益,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需全方位的学习好莱坞的明星制并与云南本土少数民族电影的制作相结合。不仅注重著名明星的引用也应注重新兴演员的的挖掘和特色包装。粉丝经济是目前电影市场不可缺少的力量,明星可以吸引观众,观众则直接带动票房,这是一个息息相关的产业链。

4.注重电影的选材,突出民族特色

一个好的剧本能够支撑起一部电影,在好莱坞大制片厂流水线中剧本是生产的核心。在编写小组里有人负责高价预定的畅销小说,有人负责写故事梗概。一旦拍摄计划确立,会根据特长进行更细的分工。选中剧本后,会写梗概给制片人。若对这个故事有兴趣,会读一下原剧本,可是顶多读一页。对于制片人和观众,最重要的就是影片的前一分钟。好莱坞在用“画面”讲故事的时候,随时从电影的本性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观众的视听感知经验来考虑观众的感受,没有长篇大论,只有研究观众的经验。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因为其自身题材的特殊性。剧本的选择是拍摄影片的首要前提,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环节,所以对剧本的选择尤为重要。从“作者”角度来讲,若执著于个人艺术追求,不能做到与商业的共融或者不向大众观影特点妥协,就容易由于忽略“俗世”中普通观众的情趣,使影片带有“个人独语”特点,不利于形成同观众的双向交流。少数民族题材本身因其独特性在受众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属于普遍接受喜爱的大众文化。较多人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和电影知之甚少,在宣传推广中是一个劣势但是也是一个可以开发的潜质。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可以在制作等硬件环节受限制的条件下,转向细节和情感寻求优势,向被消费主义视听文化裹挟的观众提供更有人文深度和力度的感人、动心之作。可深度挖掘云南当地少数民族题材的故事,选择能够给观众带来心灵上触动的作品。可采用好莱坞中的片名测试、故事情节测试。电影最终要面向观众,走向市场,观众是最具有发言权的。通过测试了解观众的喜好,寻找观众的兴奋点兴趣点所在。了解观众在一部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想得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收获,在未上映前可以进行修改调整,这样剧本在投放市场上所得到的反响和认同度会大大提高的。

(三)多元化市场运作

1.加大前期宣传力度,扩大影片影响力

电影宣传需要通过营销策划等方式使宣传效果得到一个最大化。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由于其民族化的特殊性电影宣传工作是尤为重要。盖洛普测建议制片商在影片发行前六个月就开始宣传,而且应当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台等其他新闻渠道展开。提前六个月开始宣传观众心中就会形成期待,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票房收入,这一方法如今依旧可行。首选的宣传方式就是网络。宣传广,效果大的方式是与各大知名网站合作,在网站上传其电影的相关内容。云南当地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众多的风景名胜,旅游区的人流量也是潜在的民族电影消费者。可以在景区的显示屏展示或者是在门票背后附上电影的信息。除此以外还应当注重电影制作团队以及明星演员的巡回宣传。

2.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商业包装与市场营销

加大与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合作。营造信息的传播、卖点的广告。具体而言,面向市场还要加强广告、宣传和炒作的力度,形成信息传播的饱和度和知名度。目前较多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存在的问题是影片拍摄出来最终却走了纪录片收藏的道路。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推广应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商业包装,如海报设计,宣传标语,媒体的投放量,投放地点,演员包装和发布会现场等一系列的包装。采取行之有效的的市场营销策略从选材制作发行等方面加强市场营销的手段。

3.合作打入国际主流院线,坚持走票房路线

好莱坞的电影享有盛誉知名度极高,一方面是的优良制作水平,另一方面是好莱坞在电影中融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注重国内外的合作并坚持走主流院线的票房路线。对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应当不只是局限于云南当地的题材,可以适当融入其他民族文化的题材或者是与国外先进技术合作打造中外合资的云南出品。在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加入国外元素能够更好的推广电影并走入国际主流院线得到认可。目前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还比较小众,处在自产自销或者是和政府合作拍出后只供内部交流。获得盈利的第一步就是票房。《红河》就是采取了国际合作模式的新模式。由中国和美国联合投入1500万元资金,在中越两国取景拍摄,以越战为背景,是中国第一部反战题材影片。剧本完成后,美国投资公司投入巨资打造《红河》,由知名编剧布鲁斯亲自监制,确保影片达到国际品质。这是第一次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际合作的作品,但是这次合作非常成功无论是剧情还是电影的整体质量都达到了非常高的一个水平。因此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影在制作中可以适当融入国外的文化元素。目前许多民族电影采用的是小制作,自产自销,影片用来做收藏或者保存,没有走入观众的视线,这种方式根本谈不上票房和知名度。若要全面提高云南民族题材的知名度等必须坚持要走票房路线。

猜你喜欢
类型化好莱坞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我国警察盘查行为类型化分析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行政诉讼类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为视角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民事一审撤诉的类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