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冰书风特点浅谈

2018-04-02 02:16欧宝琛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李斯篆书题名

欧宝琛(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李阳冰,字少温,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其后徙居云阳(今陕西泾阳),遂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1]约生于开元九、十年(721、722)间,卒于贞元初年(785、787)。历任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将作少监、秘书少监,世称“李监”。窦臮《述书赋》说:“通家世业,赵郡李君。《峄山》并鹜,宣父同郡。洞于字学,古今通文。家传孝义,气感风云。”[2]李阳冰出身官宦之家,其家族以好学著称,好的家庭环境对于李阳冰的学书也是极好的。

自魏晋以来迄至初唐,所写书体,以真、行、草为大宗,隶书绝少,篆书几成绝响,偶有几通碑额与志盖,也不见高明。贞观后,书科学生虽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精研小学,善写篆籀的也不乏其人,颜真卿一族即多以此而名世,但功夫在文字,并不以书法相重。[3]

李阳冰的篆书,舒元舆《玉箸篆志》所称“秦丞相斯变仓颉籀文为玉箸篆,体尚太古,谓古若无人……故拔乎能成一家法式,历两汉、三国至隋代,更八姓,无有出其右者。呜呼!天意谓篆之道不可以终绝,故受以赵郡李氏子阳冰……当时议书者亦皆输伏之……其格峻,其力猛,其功备,光大于秦相(李斯)有倍矣。”窦臮《述书赋》以为“初师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季札墓志》,使变化开阖,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李阳冰学书《峄山碑》后,书艺大增,书法线条更为挺拔,结字舒朗,笔力雄劲。而秦代李斯的《峄山碑》开元以前原碑已佚。《封氏闻见记》卷八:“后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而历代摹拓,以为楷则,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由是残缺不堪摹拓,然尤止官求请,行李登涉,入吏转益劳敝,有县宰取旧文勒于石碑之上,凡或数片,置之县廨……今间有《峄山碑》者,皆新刻之碑也。”

据史料记载,李阳冰碑刻共计50多种,现存的有《三坟记》、《谦卦碑》、《般若台题名》、《崔祐甫志》等等。孙承泽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腾图》后见阳冰手书,遒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4]《三坟记》是李阳冰的代表作,原石刻早已不存在,现在的石刻是后来重新翻刻的。《三坟记》继承秦朝李斯《峄山碑》的篆书特点,以圆润瘦挺为主,字形偏长,线条粗细匀称,整篇端正雅致,美妙至极。《般若台题名》是李阳冰的摩崖刻石,康有为曾言:“篆书大者唯有少温‘般若台’,体近咫尺,骨气遒正,精采冲融,允为楷则。”[5]《般若台题名》与《三坟记》风格有所不同,《般若台题名》字体线条厚实且粗细不一,用笔方圆结合,字形变化莫测,与《三坟记》线条不同,《般若台题名》线条带有古拙之意,苍劲雄厚。《崔祐甫志》篆盖是近年出土的,篆盖只有仅仅的十二字,线条圆润,字字规整,‘唐尚法’在篆盖中能体会到它的‘法’度。

学者曾说:“有唐三百年以篆称者,惟阳冰独步。”同时,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对唐宋九十四位书家列评,分为“神、妙、能”三品,将李阳冰为神品,颜真卿与张旭也为神品,可见朱长文对李阳冰的篆书评价很高,曰:“自阳冰后,虽余风后激,学者不坠,然未有能企及之者。”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书法则是书家奉献毕生,李阳冰曾两度隐居,专研篆书三十余年,复兴沉寂千年的秦朝统一全国文字的篆体。以自身为规范,李阳冰刊定《说文》,自此后,起到了规范篆书的作用,少了很多乱作篆的现象。李阳冰的篆书,对后代元朝、明朝、清朝,甚至近代,学篆者无不习李阳冰篆书,李阳冰的篆书是书法篆书史上的经典。

注释:

[1]朱关田《李阳冰散考》,下同。

[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257页。

[3]《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朱关田著见124页。

[4]孙承泽《庚子消夏记》

[5]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猜你喜欢
李斯篆书题名
栖凤阁题名记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long-snake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due to kidney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清代篆书第一人
——钱坫
李斯自食苦果
北大汉简五《大罗图》题名商榷
佳石选赏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