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农村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的战略选择

2018-04-02 06:32蒋恒利
新农村 2018年35期
关键词:法制化法律意识法律法规

蒋恒利

党的19大报告中“依法”一词共出现55次,“依法治国”共出现19次,如此高频率的出现,既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视,更是社会大众对依法治国的强烈向往。三农问题是实现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的本质问题。要想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农村,在农民,在农业。在广大农村地区,依然面临着法律体系不健全,现有法律执行不到位,司法腐敗的现象发生,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之后,不能够找到直接的途径申诉。为此,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就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依法治国的重要方向。

1 当前农村法治化建设现状

1.1 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从整体来看,广大农民群众对我国法律法规还不是很了解,法律意识淡薄。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对法律认知程度较低,对于哪些事情是违法的,哪些事情是限制做得并不是很了解。此外,农民群众对自己享有的合法权益认识不足,当自身权益遭受到侵害之后,很少有人会想到凭借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2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薄弱

在广大基层地区,很多乡镇府的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了经济建设方面,对加强基层地区法制宣传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很多乡政府为了完成年度法制宣传目标,在年末集中搞突击。有些地区在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时,由于宣传形式单一,整个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采用板报,发放材料,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这些形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但是缺乏时代气息,不能够贴合农民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真正对农民群众起到教育的作用十分有限。在广大村集体内部,很多村干部都认为宣传法律法规,还不如进行经济建设,常常忽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在有基层地区的整个法制宣传教育队伍,能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很多从事法律法规宣传的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知,不了解,知识面狭窄,在宣传法律法规时难以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农民听起来枯燥乏味,难以提升学习兴趣。

1.3 农村地区法制基础薄弱

近些年,虽然网络化和信息化在农村地区得以发展,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改善。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民群众参与法治化建设的动力不足。很多农民群众为了糊口,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基本生活需求方面,而对生活质量、权益保护等缺乏关注,对法律需求的主动性更差,只有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后,才会被动的寻求法律法规的帮助。此外,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普遍较为落后,由于农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足,进一步增加了农村法制化建设的难度。

2 农村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的战略选择

2.1 提高农民群众法律素质

首先,重视农村法制文化建设。农村法制化是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在积极倡导提高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大背景下,必须重视培养新型农民。一方面,要逐步增加农民群众的公民权意识,要将遵纪守法根植于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意识当中。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农民群众的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持续政策和资金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此外,针对偏远经济落后地区,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避免新的文盲产生;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农民适应现代化法律发展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成为新时期的守法者。在培养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大前提下,也要注意培养与农民群众的各种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将法律意识培养和其他生产经营有效结合,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养;其次,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群众物质基础。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只有得到切实提升,才会有更多的注意力关注自己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只有农村经济水平得到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民群众对法律的需求才会逐步提升。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视野,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奠定坚实基础。

2.2 提高农民群众运用法律的能力

司法建设是农村法制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重要保证。为此,就需要逐步提升农村相关法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有足额的人员配置,畅通农村司法渠道。确保农民群众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渠道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农村政策倾斜,财政投入力度,构建农民纠纷专项资金,完善农村法制基础设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确保农民群众能够更好的拥有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权益。

2.3 提高农村法律服务质量

在广大农村地区,法制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是制约农民群众难以接受优质法律服务的重要原因。在基层地区,农民群众难以接触到专业化的法律服务是客观的事实。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发挥自身的服务和引导带动作用,为农民群众推荐法律服务机构,并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主动联系相关法律服务机构,让农民群众能够切切实实的获得到专业法律支持、法律服务,避免农村矛盾激化。

2.4 改善农村法律运行环境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农民群众充分信任的前提保障。乡镇领导干部和村集体领导干部能否坚持依法行政,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法律素质培养成果。因此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逐步改善当前法律运行不足的问题。而积极培养高素质基层干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中之重,通过大学生村官制度,鼓励大学生扎根农村,建设农村,以此来促使法律法规在农村地区传播扩展。

总之,国家法制化大背景下,开展农村法制化建设,是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关键。目前农村法制化建设还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制化宣传不足,法治基础薄弱等问题,需要我们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加强法制化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保证农村法制化建设和依法治国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法制化法律意识法律法规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土地交易程序的法制化
论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用法制化带动和促进正规化——论邓小平军队正规化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