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瘤式发明”应喊停

2018-04-03 02:59
发明与创新 2018年41期
关键词:毒瘤探针权益

新闻事件:一种以Wi-Fi探针为主要技术手段的广告营销设备近期悄然兴起,该类设备通过获取用户手机Mac地址收集用户信息。有些设备可以强制用户手机弹窗,并冒充已连接Wi-Fi在微信置顶界面投放无法消除的“狗皮膏药”式广告。

商家和设备生产方利用Wi-Fi探针,以“精准营销”为借口,实际上是对用户的“精准骚扰”,让很多人深感反感和苦恼。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设备不只是收集数据、植入广告,更有甚者还可以对用户的手机数据进行筛查和分析,对用户的性别、年龄、收入、学历等个人隐私都能够了如指掌,用户的信息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

这种过度的营销方式显然已经逾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换句话说,其实质与过去群发垃圾短信的伪基站并没有本质不同,就是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的欺诈行为。对此,有关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对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广告发布等环节进行清查,一旦发现存在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全力守护公众的隐私安全。

网络不是任性而为的丛林地带。“万能Wi-Fi”“Wi-Fi探针”等所谓创新,侵犯他人权益,扰乱网络秩序,与其说是“发明”,不如说是“毒瘤”。从执法部门到网络平台、下游厂商,应当形成“绞杀”合力,共同保护消费者权益,守护好网络的纯净。(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毒瘤探针权益
意外伤害与权益保护
漫话权益
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致命毒瘤
多通道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鉴定MRSA方法的建立
ISIS的毒瘤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
你的权益被什么保证?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扫描探针装置
扫描近场光电多功能探针系统
多种探针的RT-PCR检测H5N1病原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