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

2018-04-03 16:09范虹邑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国家

范虹邑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一、生产力发展和交往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内外需求的背景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提到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要关注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是生产力发展和民族之间的交往以及世界市场的最终指向是共产主义社会。“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提出的关于周边国家安全战略之一,深刻体现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一带”指2013年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提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同年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提到的“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一带一路”在国际经济发展缓慢、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背景下提出,旨在通过帮助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各国进行平等贸易往来,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的施行对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国家影响力及增加国际话语权、调整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有重要意义。

1492年起,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地理大发现事件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不同区域之间的交往,使得世界历史真正开始形成。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等使得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随后其他国家进行工业革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出现了火车、电报等交通和通讯工具,这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分工使得商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城市和乡村相分离等。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的生产水平低下,各民族交往范围小,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马克思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1]资产阶级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不断扩大民族间交往,将生产和消费变为全世界性的了。发达工业区所加工的工业品的原料已不是本地的,产出的产品已供各地消费。社会化生产使相互依赖和联系得到增强。“资产阶级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2]生产力的水平提高,促进了分工的细化,分工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交往的深入进行,使得各民族之间孤立隔绝的状态被打破。“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1]总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交往的普遍进行是世界历史形成并发展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基于国内国际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东部地区以及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国内的消费需求显然不能够满足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当前我国由于大量出口商品,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是国际经济形势不够稳定,各国经济发展缓慢,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减弱,而我国需要广阔的世界市场和资源、能源市场。这不利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要求迫使我们开辟更广阔的市场。虽然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西部开发与扶持工作,但是东西部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平衡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亚地区,资源能源丰富、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能为我国提供发展物质基础,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同时中亚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设施建设不完善,这阻碍了地区的发展但也为中国开辟了投资的市场。美国和日本、韩国等国家相互联合,加强对中国的打压力度,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展开TPP谈判等,美国拉拢中国周边菲律宾、印度等国家,给中国带来巨大压力。中国需要开拓新的市场,改善目前发展的状况,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实行“一带一路”策略尤为必要。尤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国家。从历史发展时期来看,自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以来,主要是一种工业文明和海洋文明。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实行三权分立的相互制约与平衡制度。欧美国家的财富也不会用于对建设亚洲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国家制度和经济传统使得欧美国家的财政政策不会倾向于在中亚地区的设施建设以及帮助中亚的发展。广大的中亚地区是处于中间地带,西面面临发达的欧洲国家及欧盟组织,东面是日本、韩国,面向美国等发达西方国家。中亚地区地理位子非常独特,处于全球中间的地理方位。而且中亚地区有着丰富的能源以及农业资源,中亚的国家是属于大陆文明,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各民族联系不够紧密,交往不够深入,尚未充分融入全球化发展中。目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各国加强联系,建立世界市场,每个国家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参与市场经济。中亚国家目前自身实力不能够自身融入世界经济、政治大浪潮中,恐怖组织和宗教势力扰乱中亚国家社会的正常发展。作为海洋文明为主的美国、欧美国家无法帮助中亚国家。中国在地理上是大陆为主体国家,也有着两点多年的农业文明,但是渤海、东海、南海环绕着中国,中国也在不断发展海上的力量,增强海上主权。我国是一个陆地、海洋共同发展与建设的国家,中国有能力帮助中亚及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况且“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丝绸之路始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他开拓了沟通亚欧的交通大道,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等运往中亚、西亚、非洲等其他各国,西方的珠宝、香料传入中国,在这过程中宗教等思想文化不断进行碰撞和融合。汉唐时期,路上丝绸之路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甚至唐玄奘西行取经时也经过该路。虽然丝路路线也随地理环境、政权更替等改换过路线,但是丝路确定基本走向,形成南道、北道、中道为主三条路线,为中国与欧亚大陆甚至非洲等国家交往贸易提供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唐代以后由于经济中心南移和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我国开放大量港口,出口丝绸为主的货物,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我国与欧亚大陆国家有着深厚的贸易往来、平等交流的悠久历史。“一带一路”的提出和正式实行符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符合生产力发展和交往的普及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世界历史的建立,但“一带一路”的提出更建立于国内外实践背景和我国悠久历史积淀,是对马克思理论的创新。

二、世界市场扩张本性与“一带一路”互利共赢、互联互通的理念及策略

早期资产阶级国家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各个国家交往密切,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资本主义有资本的逐利本性。资产阶级为了剥夺工人的剩余价值,不断实现资本的增值。一方面资产阶级需要更多低廉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丰富廉价的商品原材料和更广阔的销售市场。资产阶级需要克服地域的限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征服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地球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4]况且在世界市场交往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竞争,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改变生产关系。“为了不致溃灭,资产阶级就要一往直前,每天都要增加资本,每天都要降低产品的生产费用,每天都要扩大商业关系和市场,每天都要改善交通。世界市场上的竞争驱使它这样做。”[3]资本的本性驱使资产阶级打破地区限制,民族隔阂,拓展市场,促进世界历史向前发展。

“一带一路”属于我国和周边国家进行区域性的、更大范围的经济合作与贸易,但我国是在充分考虑双方实际需求下,遵循共建、共享、共商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实行的。路上丝绸之路主要分为三条路线:一是从中国出发,经中亚—俄罗斯到欧洲;二是从中国出发,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5]中国运用中国和东盟的海上合作基金、亚投行基金、丝绸之路基金,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行贸易交流。习近平提出:“中国还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6]据统计,2015年前10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达8203.93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31.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实际投资64.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近3000份,合同总额为716.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3.9%,同比增长11.2%。[7]我国欢迎沿线国家各尽所能,发挥潜力,共同商议及建设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要兼顾沿线各国的最大利益,秉持自愿原则,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点,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利益共同体。我国传承古代丝绸之路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精神,每个国家国体、历史、文化等都不相同,我国愿意和任何有意愿参加“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合作。“一带一路”有60多个国家参加,其中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战略实施中没有歧视也不附带任何附加条件,这充分体现平等交流及合作的态度。“一带一路”实行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具体实行中,我国与其他伙伴国家进行协商,与其他国家的设施进行“对接战略”,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蒙古国的“草原之路”、欧盟的“容克计划”、土耳其的“中间走廊计划”实行对接与融合,共同合作,相互帮助,加强设施的联通和建设,通过产业互助、文化交流、科技援助增强各国民众认同,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达到互惠互利,实现多领域、全方位的大联通。

三、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与“一带一路”增强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愿望

在早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资产阶级占据主体地位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破除了封建时代的等级关系,使得人口、生产资料、城市集中起来。但是为了资本的积累,资产阶级往往采用殖民掠夺等暴力方式进行贸易。资本家将美洲、亚洲作为自己的殖民地,进行殖民统治,从殖民地国家中获取原料,破坏殖民地国家的本国民族工业,占据其市场同时贩卖非洲黑奴,为其发展提供资金和劳动力。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的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国家与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贸易交换时,因为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问题,获得极少的利润,经济上丧失自主权,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强大的发达国家攫取更多的利润,最后资产阶级使农村依附于城市,西方从属于东方。整个交往中双方处于不平衡的交换关系中。“他们破环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崇高的一切,从而毁灭了印度的文明。”[1]

随着生产力发展,分工的细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经济为基础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需要积极加入全球化发展中,顺应时代的潮流。目前的国际社会,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发达国家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拥有世界上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西方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渗透力不大,未取得明显效果。这些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中国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为其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这能够向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产品,加大出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同时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沿线国家也通过“一带一路”增加了与外界的沟通,更快速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中。这有利于中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对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结构的调整有巨大的作用。“一带一路”各个国家共同制定规则,没有一国主导制定规则的现象,这给予了广大参与国话语权,增强了各个国家经济建设合作与共处的凝聚力,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声的机会与平台,同时带动并促进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同时我国在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向沿线国家传递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霸权理念。合作共赢、以人为本、开放平等独特的理念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而得到传播和认可。这种人道的、和平的价值观念准确表达了我国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体系,体现了我国独特的话语体系,推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朝着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建立。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资金、技术支持以及相关的制度、规则的保障,打消外界对我国政策的怀疑,减缓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打压。我国将以实际行动传递友好发展的理念,提高自己的国家形象,从而增加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也有助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由规则的服从者变为制定者,创设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结语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世界市场建立背景下,形成世界历史理论,阐述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动力、主体、最终走向等。这给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一带一路”战略是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提出的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互联互通的战略。其蕴含了开放包容、和平共处的外交理念。“一带一路”对于我国国内经济平衡发展和国际话语权的提高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沿线国家社会稳定发展以及整个世界的经济建设和治理体系的完善也将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190、276、85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

[5]观察网.央视发布权威“一带一路”版图[EB/OL].2015-4-13.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5-04-13-315767-s.shtml.

[6]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11-1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5年1—10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情况 [EB/OL].2015-12-01.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dgzz/201512/01512012 13363.shtml.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国家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