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电视综艺节目的多机位拍摄
——以《见字如面》为例

2018-04-03 18:38刘丽
视听 2018年1期
关键词:观众席机位演播室

□刘丽

刍议电视综艺节目的多机位拍摄
——以《见字如面》为例

□刘丽

多机位拍摄又称为EFP拍摄,在电视节目中,采用多机位拍摄的目的在于从多个视角展示拍摄主体,营造出单机位无法实现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本文在分析多机位拍摄的特点及其导播形式的基础上,以黑龙江卫视出品的电视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为例,探讨多机位拍摄的运用。

电视节目;综艺节目;多机位拍摄;《见字如面》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小型、高质量摄像管的问世及录像机的实用化,使得电视设备的体积不断缩小,电视节目的拍摄手段逐渐趋于多样化,极大地提高了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及视觉效果,并间接促进了综艺节目的蓬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节目拍摄实现了从传统的单机位作业到多机位作业的跨越。多机位拍摄的诞生,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影像信息,创设出身临其境般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增强了观众的欣赏体验。立足于多机位拍摄的巨大优势,本文在分析多机位拍摄的特点及其导播形式的基础上,以黑龙江卫视出品的电视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为例,探讨多机位拍摄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多机位拍摄的特点

多机位拍摄又称为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拍摄,即采用两台以上摄像机对演播室和节目主持人及表演者进行多角度的拍摄,旨在精选更优画面,全方位展示现场,营造立体化视觉效果,增强电视节目的可视性。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多机位拍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能以此来创设更佳的节目效果。而仅就室内拍摄来说,目前大中型演播室大多采用6个机位进行拍摄,而小型演播室则通常采用2-4个机位拍摄。以中型演播室为例,6个机位的设置情况如下:

①1、3号机位通常架设在舞台正对面,以舞台中轴线为界,两台摄像机分别位于中轴线两侧45°角附近。

②4、5号机位与1、3号机位相对应,架设于舞台后方中轴线两侧45°角附近,斜对观众席。

③2号机架设于1、3号机位中间、舞台中轴线正上方。

④6号机通常为摇臂摄像机,架设于舞台左侧或右侧的正上方,俯拍舞台。

从6个机位的功能来看,1、3号机位的主功能是正面拍摄舞台,属于多机位拍摄的核心部分;4、5号机位的功能在于补充1、3号机位的不足,四个机位相互配合,使拍摄出的画面不留死角,360°全方位呈现演播室,同时也担负着拍摄观众席的任务。2号、6号机位的主要功能是从正前方和左右两侧俯拍舞台,呈现舞台全景,尤其是6号摇臂摄像机的移动功能,可呈现动感画面,拍摄高空运动镜头,提高画面的可视性。

综合来看,多机位拍摄强调视觉效果的立体性和灵动性,根据演员或主持人的站位以及节目的类型和特点,通过多个机位合理分工和相互配合,从不同角度向观众呈现舞台画面,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和全方位地欣赏节目,从而加大节目气氛的渲染力度,提升节目效果。

二、多机位拍摄的导播形式

采用多机位拍摄,关键在于导播对机位的控制和镜头的调度。首先,从机位控制的角度来看,演播室的空间形态以及舞台道具的设置是机位控制的重要依据。在综艺节目的拍摄过程中,因演员或主持人的站位较为灵活,随意性较大,因此主要机位的切换是导播的关键。在实践中,机位控制的原则是分工明确,但机动性强,机位切换灵活,以三讯道EFP系统调控机位,是目前国内综艺节目拍摄最重要的导播形式。其次,从镜头调度的角度来看,以最佳视觉效果作为调度的主要依据,导播工作的重点在于各机位之间空间关系的调配。其中,大景别呈现以摇臂摄像机俯拍为主,镜头运动频度较小;小景别以侧拍为主,镜头聚焦主体和细节,以配合节目或演员的表演,营造出动感的气氛。此外,摄像师也是多机位拍摄的关键。室内综艺节目在多机位拍摄时大多采用固定式摄像机,因此对拍摄的要求略小于室外,但机器操作必须准确,同时与导播密切配合,确保机器平稳,是保障节目质量的关键。

三、以《见字如面》为例探讨多机位拍摄的实际运用

(一)节目简介

《见字如面》是由北京实力电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黑龙江卫视联合出品并制作的一档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于2016年12月在黑龙江卫视首播。节目邀请了张国立、张涵予等十位艺人作为嘉宾,由翟毓红主持,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通过书信的媒介作用,向观众呈现真实的生活故事。节目的录制场地为北京红砖美术馆,演播室为环形,占地面积约450㎡,属中型演播室。节目录制以多机位拍摄为主,机位设置合理,画面切换流畅,具有较高的制作水准。《见字如面》在录制时设置了6个机位,机位分布如前文所述,其中2号机作为主机位,负责舞台的正面拍摄,4、5号机位以拍摄观众席为主,画面切换频度较小,正面固定镜头的运用较为频繁。

(二)多机位拍摄的切换技巧

在录制时,《见字如面》镜头的切换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大景别与小景别的切换。节目开始一般采用远景,以2号机位主拍,镜头聚焦于舞台正中心,4号或5号机位短暂拍摄观众席后,镜头切换至中景。正面拍摄时无论远景还是中景,都采用固定镜头,远、中镜头之间作无技巧切换,10秒以下的短镜头运用频度较多。

二是4号、5号机位与2号机位的切换。在录制时,4、5号机位主要负责拍摄观众席,拍摄时间较短,2号机位则负责拍摄表演者,而1、3号机位的运用频度较小。在切换时,极少运用运动镜头,而是采用直接跳转的方式,进行无技巧切换。

三是6号机位与2号机位的切换。在录制过程中,虽然6号机位的运用次数较少,并且与2号机位的切换也不频繁,但6号机位通常采用长镜头,两个机位切换时6号机偶尔会缓缓移动,将表演者的侧身和侧面观众席呈现出来。

四是1、3号机位与2号机位的切换。《见字如面》在录制时极少会从舞台正面45°角位置进行拍摄,偶尔运用1号或3号机位,也是采用短镜头,稍作停顿后直接跳转到2号机位镜头,因此画面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较为平稳。

(三)多机位拍摄的机位调度

《见字如面》演播室的场景展示以正面为核心,从整体来说镜头转换幅度不大,各个机位的设置合理,拍摄角度稳定,符合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特点。在录制时,每个机位都有固定的拍摄区域。其中,2号机位作中、远景切换,旨在向观众展示舞台背景及中心,确立表演者的核心位置。因演播室呈环形状态,观众也以环形围坐舞台四周,因此1、3号机位设置的主旨在于补充2号机位的拍摄盲区,向观众展示舞台后方中轴线两侧45°角区域的布局及观众。与其它室内综艺节目的拍摄思路不同,《见字如面》的4、5号机位将拍摄区域限定于舞台正面的观众席;而6号机位负责补充1、3号机位的拍摄盲区,从侧面向观众展示舞台、表演者及观众席。综合来说,《见字如面》的机位调度与空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机位的合理配置,向观众全方位地呈现演播现场,无盲区、无死角,使观众在欣赏节目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极大地提高了节目氛围的渲染力。

(四)多机位拍摄的镜头调度

从镜头调度方面来看,《见字如面》主要采用四个视角对演播现场进行拍摄。一是正面视角,通过正面远景和中景的切换,配合灯光营造的效果以及简单的舞台道具布置,使节目画面产生一种大气、简洁的视觉效果;二是俯拍视角,利用2号机位和6号机位“俯瞰”全场,将舞台全貌尽收眼底;三是45°拍摄视角,将舞台后方中轴线两侧完整地呈现出来,不留拍摄盲区;四是侧拍视角,用6号机位将表演者侧身和舞台两侧的观众席呈现出来,创设出立体化的视觉效果,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节目的档次和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多机位拍摄录制电视节目,能够更好地营造节目气氛,呈现出节目的细节,与节目内容相辅相成,提高节目质量,提升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因此,进一步发掘多机位拍摄的实用价值,拓展运用范围,打造更多优秀的综艺节目,是电视工作者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

1.陈再芳.多机位拍摄真人秀节目对前期技术的新要求[J].世界广播电视,2013(12):36-37.

2.温广权.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导播艺术[J].记者摇篮,2015(02):45-46.

3.吴汉镇.浅谈校园电视节目的多机位拍摄[J].数码影像时代,2011(2):65-68.

4.胡当,杨帆.电视新闻专题报道中多机位拍摄手法初探[J].新闻传播,2015(23):85-86.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观众席机位演播室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视听盛宴
不停航施工机位限制运行分析
机位容量因其数量影响的仿真运行及量化关系研究
看电影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找到爱因斯坦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