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8-04-03 23:07张一凡任建军高育哲徐彩红王庆峰姜忠丽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营养学食品

张一凡, 任建军, 高育哲, 徐彩红, 王庆峰, 姜忠丽

(沈阳师范大学 粮食学院, 沈阳 110034)

0 引 言

食品营养学课程是食品类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可能影响学生的就业成功率。但由于该课程教学体系存在偏差,导致教学质量整体偏低。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可利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替换传统教学体系。因此,分析食品营养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当前《食品营养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实践课程教学的调查分析可知,当前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学生主体性方面

就学生主体性方面而言,在食品营养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相对不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为:部分教师并未对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建立正确认知。这些教师认为,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单一知识输送式教学形式,可帮助学生习得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及技能,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并不重要[1]。而事实上,学生主体性的不足将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下降。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相对较差。这种状况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对食品营养学课堂教学氛围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食品营养学课程中涉及大量专业术语、理论性知识,如学生并未于课堂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难以对枯燥的理论性知识产生兴趣,其学习积极性水平的不足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2 教学内容方面

经分析可知,当前高校食品营养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与学生需求及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异。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状况。由于高校与用人单位间的信息沟通相对不足,导致课程教师在选定教学内容时,未能获得来自用人单位真实需求信息的参照。加之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用人单位要求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问题。

2) 重点内容不够突出。食品营养学教材内容繁杂,这种状况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重点选择技能。学生在同时面对大量知识时,很容易形成排斥感或担忧情绪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教学互动方面

当前高校食品专业食品营养学课程中的教学互动相对不足,这种教学互动缺乏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两方面。其中,前者的互动性缺乏的原因为:部分教师不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体系的价值,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数量相对较少,最终导致师生互动严重不足。而后者则直接与课堂教学的不合理教学模式有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当遇到问题时,相互交流的缺乏不利于他们获知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成效,部分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容易产生担忧、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影响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效果。

2 针对《食品营养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

就高校食品营养学教学而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的优势表现为:1)这种教学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可还原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所选教学内容及所使用教学方法均与学生的需求息息相关,学生可于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快速对知识及相关技能要点建立正确认知,进而完成整个习得过程。2)这种教学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程知识的深层次内涵,同时,也鼓励学生以小组或独立形式解决教材中的相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良好发展,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3)深化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思想是当前教育领域所倡导的主要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的构建,将学生置于课堂中心地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也可促进学习兴趣的发展。这里以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为例,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和研究。

2.1 课前导入方面

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特征为:弱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回归学生主体模式,以此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3]。为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的价值,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导入内容的选择。

例如,在食品营养学教材中的碳水化合物部分为例,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可选用生活化导入方法,设计课堂导入:“碳水化合物处处可见。就以生活中常喝的饮料为例,雪碧、美汁源、芬达等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中均含有碳水化合物这一成分,但它们的碳水化合物占比各不相同。那么,有没有人了解这种成分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不同饮料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又为什么不同呢?”

与传统导入方法相比,这种课前导入方式的优势在于:生活化导入以生活中常见事物为切入点,其可在充分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以解答开放性问题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效果方面来看,不断改善学生参与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积极性。

2.2 教材内容选择方面

在课程的选择上,我们主要依托几点出发,首先,要满足本科教学大纲的实际需要。因此,在内容上,必须保证其权威性以及授课内容的完整。其次,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作为授课对象,虽然本科教材并不以寓教于乐为目的,但是,为了保证后续的授课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保证教材本身可读性高,学生易于理解。最后,为了保证其后续同课堂内容的相结合,亦需要教师对各家教材充分的对比,并综合自身的教学大纲,使其同教师本人的教学体系相符。

在选择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利用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体系的要求作为参照,将课程大纲、食品营养学课程特性及专家意见等作为选择依据,引入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获取真实的学生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进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与食品营养学课堂教学的充分整合[4]。

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食品营养学教学体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需求的变化。当通过课堂互动、观察学生表现等途径,发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求产生变化时,需及时参照学生的新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设置形式或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对食品营养学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并深化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

2.3 课堂互动方面

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课堂互动无疑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的核心所在。为了改善食品营养学课堂互动效果,教师可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 师生互动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偏低。师生互动可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提高提供渠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教师应以适宜的问题为引导,改善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积极性[5]。

2) 学生间的互动方面。学生间的互动也是课堂互动的重要构成。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学习经验的分享,同时也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机制,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基于学生间互动的重要价值,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食品营养学教学体系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数量、难以程度等,合理确定学生交互内容,进而满足学生的沟通、分享需求。

2.4 问题解决方面

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环节必不可少。对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校食品营养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事先确定自主合作探究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发展提供空间和机会。

以食品营养学教材中的饮食与健康部分为例,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偏好有哪些?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优势互补,共同从教材、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最终进行汇总分析,确立最终答案。对于学生而言,自主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能够加强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饮食偏好等知识的印象,同时,组内分工合作过程也可以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契合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的要求。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构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被尊重需求可得到良好满足。

2.5 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也是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构成。其功能为:通过规范的评价流程,了解近期学生在学习速度、学习兴趣、学习成果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食品营养学》的教学评价目标是拟通过考勤、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等考核手段,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考核,以满足本科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然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本课程并未有效的总结出适应《食品营养学》教学特色的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普遍使用终结性评价,教师常用考勤、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各占一定比例,构成最后的评价成绩;因此,学生往往轻视日常的学习,而重视期末的“画题”复习,教学效果欠缺。严重的影响了实际的授课质量。应该对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不断的更新。

在构建以人为本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可将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设计为:建立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组成的三重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将学生引入到评价工作中,充分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当教学任务完成后,引导学生针对其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解答等环节中的表现展开自我评价;学生自评结束后,各小组对所选随机小组在合作探究环节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估;最后,由教师根据课堂观察状况确定评价分数。三种评价模式的得分占比分别为30%、30%、40%,三者之和的综合得分即为最终评价结果。从上述状况可知,这种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评价的合理性,还可以将学生吸引到实际的评价工作中,间接提高评价结果的利用价值。

3 结 论

综上所述,在《食品营养学》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充分了解该课程的特征及要求,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合理构建满足实际需求的教学体系;通过对课前导入、教材内容选择、课堂互动、问题解决及教学评价等教学方面的细化调整,以此提高学生参与食品营养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其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食品营养学营养学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案例教学”在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食品营养学”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探究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动物营养学报》审稿专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