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018-04-03 16:09于明珠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跨文化交际

于明珠 杨 光

(哈尔滨金融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一、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提高迅速,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也日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热情高,托福、雅思成绩也在呈上升趋势。与这种繁荣景象不协调的却是:学生们在具体的交流中多数人不具备足够的跨文化知识,不同的文化体系中的交际规则、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缺乏了解,他们仅仅会使用目的语言,而不具备足够的跨文化知识,交流中常常引起文化碰撞,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是学习一种语言,还要让学生了解语言承载的文化,它的沟通模式。

二、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素

(一)国内跨文化教育现状。首先,大学英语教材中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设置不够合理,文化教育不够完整,不够系统。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等,课文内容多是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很少有关于本土文化和跨文化的相关知识,而有效的交际,需要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较深的认识。其次,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课堂中教师普遍采取灌输知识的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当所讲授的知识涉及到不同的价值观、宗教信仰、风俗的差异的时候,学生本能地从自身的行为模式出发,不能很充分理解对方文化,因此导致了交际失败。另外,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有待增强,大部分教师因为课程设置或教学要求而将语言知识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讲授语法,要求记忆单词等,而轻视对社会文化方面的讲授。

(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偏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决定其英语学习效果。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英语学习就是记单词、学语法、反复做题,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英语期末考试,或者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满足于考到好的英语成绩,并没有领会到语言承载的文化功能,学生跨文化意识缺乏,学习自主性也不够,以至于在文化交流中出现交际的硬伤。

三、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针对性策略

(一)选用优秀教材。目前比较流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如《新视野大学英语》《全新版大学英语》等,编者在教材中添加了很多文化因素,课文内容涉猎广泛,课文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全面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教师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能够展示出教材所承载的文化功能,那么大学英语课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而是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的社会生活、人们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他们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进而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应该开辟多种路径,提供给大学教师出国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去国外进修学习,这样既能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又拓宽了教师的思维和视野。通过转变教师陈腐的教学理念和原有的教学角色,打破自身单一的讲授者角色,在课堂中为学生多提供良好的外部文化资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引进外籍优秀教师和学者也是较有效的提升国内教师跨文化水准的方法。只有多让具有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交流经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才能有目的、有效地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要求教师利用好教材,更要求教师控制好课堂,使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文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目标,将中西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选取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配以附有图片、音频或视频的多媒体演示,通过精心设置的对话、朗读以及经典影视作品的模拟练习,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情境和文化差异。

(四)有效利用课外活动。一周一次或两次的大学英语课,时间有限,不足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交际训练,难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跨文化知识。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教学方法单一等不足,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和教学条件,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主题的实践活动,例如,英语角、跨文化交际协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戏剧表演活动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得到训练,并且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手机等移动设备。当今时代,完善的互联网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种资源,而手机的普及使得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学习更加便利化。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使用,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如丰富的网络课程、与本土学生网上交流实践、观赏国外经典影视作品等,增加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时交互性,交流形式的丰富,让学生从交际实践中得到跨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总之,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高校在英语教材选择,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提高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得以实现。

[1]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胡芳毅.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J].中国大学教学,2016(9).

[4]周晶.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困境与策略[J].海外英语,2017(18).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颜静兰.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1).

[7]陈彦平.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4(12).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