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

2018-04-03 16:09王奕丽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英语课程考试

王奕丽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绥化 15206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高等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出,在客观上对现有大学英语考核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考核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考促学,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更加规范科学。

一、现有大学英语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方式单一。单一的考核方式难以适应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需要。学生只会完成教师制定的教学任务,背会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期末考试得高分,这并不是理想的学习状态。在单一考核方式下学生所取得的高分实际是努力背题的记忆能力的体现,而不是他们英语水平的真实反映。因此,往往会出现一种怪现象,一些学生期末考试虽然成绩很高,但却未必能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有一些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虽然不高,但却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充分证明了现有的大学英语考核方法不仅不能真实考察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限制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分层次考核体现不公平。目前,很多高校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即新生入学后,按照高考成绩分为A、B、C层次。各层次班级上课时讲授内容不同,试卷内容也不同。分层次教学看似教学有针对性,但是在考核方式上存在不公平。A班学生由于英语水平较好,因此试卷难度较大,备考阶段教师不用划定复习范围,大部分同学虽然能通过考试,但成绩不高。其他层次学生,由于英语水平相对较低,试题难度小,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能通过考试甚至会给学生划定复习范围。这样做没有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分层次教学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分到B班和C班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如A班,一部分学生会失去英语学习兴趣。

(三)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而言很难顺利通过大学英语考试。每个学生必须得到大学英语的学分,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毕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就会铤而走险,在考试过程中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作弊。考试作弊现象违背了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也是对高校考风和学风的破坏。虽然在考试前,所有的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严肃的考风考纪宣传教育,但收效甚微,考试作弊现象在高校仍存在。

二、大学英语课程考核具体方法

(一)科学命题。改变大学英语考试中过多侧重知识记忆的考核现状,加大主观题测试比重,考核重点放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英语能力的应用上。客观题不利于考核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考试形式选择上应采用多样化的测试题型,加大主观题的比例,建议主观题比例低于30%。考试命题的改变能够加强学生语言实际操练能力的考核,引导学生在语言习得中有意识地在知识记忆的基础上强化个人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将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终结性考核是在学期末,对学生该阶段学习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结论。形成性考核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以及学习中所反映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方面发展做出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估更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精心设计考核的各个环节、综合评分组成以及所占比例。建立成绩评价标准,保证公平和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的每项成绩。向学生公布考核方式、评分标准及所占比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纳入课程考核范围。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出席、口语活动,对过程性评估的侧重能够促使学生重视每个学习环节。

大学英语能力测试应包括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应加强形成性反馈,处理形成性测试与终结性测试的关系,实现“对学习结果的终结性测试”与“促进学生学习的形成性测试”的有机结合。

把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注重考核内容的多方面,把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多个层面考核的整合,以考促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重视听、说考核,建立标准化考核体系。大学英语考核评价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和实践能力,大学校园可应该适当减少应试的强度,将考核重点多放在应用技能型英语的掌握与实践上。

1.把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成绩纳入课程课程考核体系中。听力成绩可计入学生考试总分,口语成绩可作为学生评优参考,进一步完善课程的评价标准,形成科学化、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2.加大并量化平时成绩的分值。加大课堂表现成绩分值比重,强化学习主要载体 “课堂”的重要性。这样能让学生注重课堂有效的学习时间,重视英语的日常交流及听说练习,自主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量化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的给出有统一的标准,避免期末评分时老师主观臆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教学及教学评价的顺利进行。

3.全英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课堂教学中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课内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课外积极完成老师不值得学习任务。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迫使学生重视课堂表现和日常学习,较好地利用形成性评价优势。

4.明确课堂表现的内容形式,细化平时成绩和分配比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积累学生的平时成绩,对学生英语学习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最终达到“以考促学”的教育目的。

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是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客观需求,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通过对现行的大学英语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在考核过程中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全程、动态的考核管理方法,实现教、学、考的互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法要大胆探索,尽可能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1]迟硕.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分级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J].才智,2012(26)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刘存伟.大学英语考试方式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1).

[4]王守仁,文秋芳,金艳.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践[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英语课程考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