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上)

2018-04-03 15:43安利
百科知识 2018年6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拱坝木兰

安利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对水的开发利用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进程。我国修建水利工程的历史非常悠久,规模也非常宏大,都江堰、大运河分别在2000年和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一个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目前我国已有1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1.四川乐山东风堰

东风堰位于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供水、环保功能的水利工程。古堰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堰首引水口经过几次上移,延用至今达350余年。堰是一种横越河川的可以改变水流特性的障碍设施。

2.浙江丽水通济堰

通济堰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5~519),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在世界上最早采用拱坝的形式。通济堰的拦水坝位于瓯江与松荫溪汇合口,大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拱坝能减少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拱坝还能改变水流方向,减轻对堰坝护坡、溪岸的破坏。整个通济堰灌溉网络纵横交错、得体合理,形成了以灌为主、蓄泄相兼的水系布局。

3.福建莆田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1083年竣工。陂(bēi)是池塘的意思。所谓“畜水曰陂,塘也。”陂塘既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工筑堰坝拦河溪而形成的。木兰陂采用筏型基础,用巨石砌筑拦河坝闸,是一座具有引、蓄、灌、排、挡多重功能的水利工程。自宋至今近千年,木兰陂虽经无数次洪潮冲击,仍保存完整并持续发挥作用。

4.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属于雪峰山中部的奉家山体系,最高峰海拔约1580米。紫鹊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历史,初垦于秦朝,兴盛于宋、明,传说共有8万亩梯田,而今仍在耕作的梯田有3万亩左右。梯田依山而建,可谓“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梯田坡度一般在30度左右,陡的达到50度以上。如此大面积、大坡度的梯田,既不见一口山塘、一座水库,也无需人工引水灌溉,全靠山泉的天然灌溉,让人不得不为古人的勤劳和智慧所折服。

5.安徽寿县芍陂

芍(q uè)陂是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前598~前591)由孙叔敖主持建设(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2600年来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作用。芍陂的水源引自淮河支流淠河,在白芍亭东蓄水成湖,故名芍陂。隋唐时属安豐县境,又称安丰塘。东汉至唐曾灌田万顷,现在经过整治,灌溉面积达4万多公顷,素有“天下第一塘”之称。

6.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

桔槔(jié gāo)是古代一种利用杠杆原理从井中提水灌溉的装置。在浙江诸暨市赵家镇周边古村落中,分布着上千口古井。这里的桔槔提水井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宋,至今仍被当地人使用,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拱坝木兰
木兰剧片段展示
Phytochemicals targeting NF-κB signaling:Potential anti-cancer interventions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若是木兰能网购
浅议高拱坝坝踵实测与计算应力差异原因
砌石双曲拱坝拱冠梁设计的探讨和实践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
拱坝结构损伤的多测点R/S分析
荥阳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