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表达情境设计创优探索

2018-04-03 15:44蒋丽娜
陕西教育·教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患儿创设

蒋丽娜

“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幼儿阶段是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时期,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幼儿学习成长具有特殊意义。幼儿语言表达需要有特定的交流情境,教师从教学情境创优角度出发,创设师幼交流情境、同伴交流情境、角色交流情境,可以成功调动幼儿的主动表达意识,并在具体实践中形成真正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师幼交流情境,鼓励幼儿主动表达

幼儿进入幼儿园后,面对的是教师和同伴,交流对象没有太多选择,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需要有主动意识,为幼儿设计交流机会,通过多重交互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要态度和蔼,消除幼儿恐惧感,主动发起交流话题,或者是对幼儿展开问询谈话,促使幼儿逐渐找到交流契机。其次,教师要有倾听意识,耐心听幼儿讲话,鼓励幼儿主动表达,给幼儿表达的信心。再次,教师要注意调节师幼交流气氛,用故事、童谣、歌舞等表现形式,消除幼儿与教师的距离感,形成良好师幼关系。

教师与幼儿交流时,需要有平等意识,如和幼儿说话,要弯下腰,或者蹲下来,拉住幼儿的手,让幼儿看到你亲切的目光,幼儿感到被重视了,自然会消除戒备心,将心里话都说出来。教师在幼儿眼中是具有权威性的,幼儿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是正常现象,如果教师能够放下架子,与幼儿展开平等对话,幼儿会积极响应。当教师与幼儿建立和谐关系之后,交流活动会成为一种常态,这对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创设同伴交流情境,调动幼儿表达热情

幼儿同伴交流的机会是最多的,教师要注意创设同伴交流情境,让幼儿能够在最为轻松自在的同伴交流气氛中形成语言表达能力。发动幼儿展开合作式游戏、鼓励幼儿结交好朋友、引导幼儿和睦相处、建立互帮互助团队等,都可以为幼儿提供交流机会。特别是合作式游戏,这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会在具体操作中自然完成交流,其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快速生成。在具体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增加交流内容,提高互动频率。

在具体设计时,教师需要注意交流形式的创新,让幼儿有新鲜感。如教师为幼儿推出一款新游戏“围住小猪”,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另一组扮演小猪,站在圈内。围成圈的幼儿,需要听从教师口令移动,如果移动出现了缺口,圈内的“小猪”就要跑出来了。游戏开始,教师指挥围圈的幼儿唱歌,并向前走或向后走,圈内小猪开始逃跑。游戏场面热烈,幼儿互动频繁,语言交流和肢体交流都较多。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抓住引导良机展开科学设计,自然赢得了教学主动权。

三、创设角色交流情境,激活幼儿表达意识

为幼儿设计特定身份和角色,也可以极大提升幼儿主动表达的热情。所谓角色身份,是指角色游戏开展时,给幼儿设定的特定社会角色。幼儿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很多幼儿会自己为自己设置身份,沉浸在特殊情境之中。教师不妨抓住幼儿的心理,为幼儿设计特定身份角色,让其主动融入情境之中,展开个性交流,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角色游戏设计时,教师要掌握幼儿生活认知基础,接轨其认知思维,这样才能给出适合度更高的教学设计。如角色游戏“打针”,教师设计医生给儿童看病情境,让幼儿扮演患儿、患儿父母、医生、护士等角色,教师大体设计一下情节,然后让幼儿根据个性理解,进行游戏操作。游戏开始,扮演患儿的幼儿不想去医院,还是被“父母”拉来了。“医生”询问病情、检查身体、开药方。“护士”来给患儿打针,患儿哭闹不愿意打针,“护士”和患儿“父母”都帮助做工作,劝导患儿不要害怕,要做勇敢的人。教师及时跟进,对游戏顺利开展给出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幼儿表现给出肯定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教师为幼儿设定特殊身份角色,幼儿快速进入角色,并能够依据身份自行设计交流语言,这是教學设计的最理想追求。幼儿深入角色之中,交流呈现自然化、生活化,不仅给幼儿语言表达带来历练机会,对幼儿心智思想成长也有重要促进作用。

为幼儿创设适宜的交流情境,幼儿会在无意识中完成语言交流训练,自然形成表达能力。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幼儿准备适宜的交流环境,迅速调动幼儿的表达热情,让幼儿在自然交流活动中完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双沟镇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患儿创设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创设未来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小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