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人”李敖,从作家到表演家的演变

2018-04-04 02:25刘畅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李敖

刘畅

世纪之交,一个电视表演家的诞生

1995年10月底,李敖来到演播室时,王淑娟除了忐忑和激动,仍有些难以置信。王淑娟负责节目的执行工作,对于当时25岁的她而言,李敖是在报纸杂志上写文章的知名作家,也是屡屡出现在新闻事件中的话题人物,以好跟人打官司著称。而台湾“解严”后,有线电视业刚开放不久,李敖曾作为嘉宾,五次参加华视的《今晚有约》节目,畅谈两性的话题,犀利的言辞将他的表演潜质表露无遗。但对当局辛辣的批判,令请他做单人脱口秀的尝试在试录时便付诸东流。他竟来到当时规模并不大的台湾真相新闻网,主持自说自话的《李敖笑傲江湖》,不得不令人感到新奇。

真相新闻网董事长周荃这次“勇敢”的尝试,诞生了电视表演家李敖。专栏式的脱口秀风格,一火便是20余年。

当时真相新闻网请的嘉宾多是台湾知名的政坛人士,在岛内有一定知名度。周荃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李敖在社会不开放的环境下敢讲真话的形象,令她觉得,李敖主持节目,可以让观众在面对许多事物时,多一个思考的方向。是年10月20日,她派副总与李敖签订合作协议,两方讲明,真相新闻网不得未经过李敖同意就删改内容,否则每集要赔30万新台币,而李敖也不能随意起诉真相新闻网。用李敖的话讲:“我剥夺了他们的删改权,取得了百分百的言论自由,除非他们不怕罚钱;相对地,他们剥夺了我的好讼权,取得了‘免于恐惧的自由。”

李敖在节目中的自由,王淑娟感受得最为直观。录影前,她只需把桌子摆好、水备好,把剩下的一切都交给李敖。她告诉我,没有人帮他,所有内容都是他自己准备。虽然那时李敖已是花甲之年,但每集节目都一气呵成,一集节目录完,喝口水,便接着录下一期。节目录完后,王淑娟唯一的任务是后期制作时校正字幕的错字,李敖要求严格,连“的”与“得”的差别都不放过。

如今在网上还能找到《李敖笑傲江湖》的节目。屏幕里,数字闪烁的10秒倒计时之后,真相新闻网的台标转换为李敖在自己偌大的书房里穿梭的片头视频,镜头扫过李敖的藏书和著作,停留在李敖叉腰观看书房里的一幅题字的画面,他回眸一笑,镜头拉近到他的脸上定格。下一帧时,李敖已端坐在演播室的讲台后,抑扬顿挫地说:“李敖笑傲江湖,又来了。”

节目的背景时深时浅,而李敖的造型一成不变,永远身着一件红色的夹克,在黑色背景下尤为显眼。王淑娟曾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回忆,那件红夹克原本是周荃送给李敖当作节目识别用的,没想到却从此变成他的招牌。“李敖会保持自己造型的始终如一。”日后成为李敖制片人的游本嘉告诉我,台湾观众看到的李敖,基本都是红夹克,而大陆观众通过凤凰台的节目看到的李敖,更多是唐装长袍的形象。“我们希望他换个造型,但他不喜欢。他有三套衣服,都一模一样。”

台上台下的李敖状态截然不同。私下里,从大门口的警卫到录像时的工作人员,他都客气有礼。王淑娟回忆:“有时我大声说教授好,他还会顽皮地立正站好,行单手礼说,淑娟好。”但一做起节目,李敖独特的风格便显露出来。

虽是首次主持节目,但李敖收放自如,他品评时事,臧否人物,揭黑挖弊。就像写专栏一样,他会先抛出一个小故事,然后把故事放在自己的历史观里解读,转入正题后,用丰富的史料和证据佐证自己的观点。而自吹自擂的夸张和带颜色的段子就夹在其中,似川菜里提味的辣子。相比于看李敖的文字,亲临演播室看他录节目的王淑娟感觉,李敖讲话时更直言不讳,情绪表达也更直接。“有时他一边讲着,一边就动怒了。”

20多年过去,王淑娟仍对李敖谈论1995年的“吕安妮事件”记忆犹新。那是由吕安妮在台湾大学博士班入学初试时排名第一,复试却没被录取的争议,而引申出的一场她与台大教授婚外情的事件。因当事男主角是台湾知名企业总裁的长子,在当时引起台湾民众的关注。“当时关于她的绯闻占据媒体各大版面。”王淑娟向我回忆。李敖抓住这个看似八卦的事件,却从台湾军阶混乱的掌故谈起,继而讲到台湾教育,尤其是作为标杆的台湾大学内,教授的不称职和管理的混乱。让王淑娟印象深刻的是,李敖在节目里不但拿出了吕安妮的试卷,还展示了教育部门内部处理吕安妮事件的内部文件。“李大师知道的内容比当时媒体报道还多,她(指吕安妮)在台大走过的痕迹几乎都被大师整理了出来。”

展示实物证据,是语言风格之外,李敖的脱口秀最鲜明的特色。他在演讲时,桌上立一块板子,上面放他搜集来的资料,他拿一把裁纸刀做教鞭,向观众展示、讲解他标注过的证据。“每次来录节目时,李大师都手提一个皮包,包里永远鼓鼓地塞满资料。”王淑娟向我介绍那些证据的来历,“每集节目都有清楚的主题,这些资料就是他从不同书籍里搜集的材料,以及证明自己所言不假的证据。”

这个风格源于历史系出身的李敖终身学习、思考的方式,这是他的脱口秀能够包罗万象的基础。“我去过他在敦化南路的书房,那简直是书店了。”王淑娟回忆,那一二百平方米的空间里,看不到墙面,每一个空间都被书占满。除了藏书,每本书都被他肢解,按自己的逻辑分类。待游本嘉帮助李敖做节目时,李敖已近70岁,每次录节目,节目组去他家接。李敖的习惯有增无减。“他每次都会带一个箱子,箱子里整整齐齐捆着三摞材料,一次录三集,每录一集,他就拿出一摞,一集录完了,他就再放回去。”游本嘉告诉我,李敖的书房里并排摆着四五张写字台,他写文章需要引用不同的著作,一张桌子放不下,就把不同类型的材料放到不同的桌子上,需要用什么材料,就到特定的桌上去写。直到临终前的几年,他仍每日如此工作。

觀点犀利又言之凿凿,使《李敖笑傲江湖》成为真相新闻网的金字招牌,节目本身成为讨论的话题。“常常播出后就引起政治圈、媒体圈一阵哗然,争相追踪报道。”王淑娟向我形容当时的盛况,“大家都关心昨晚李敖又说了什么,爆了什么料。”李敖与周荃的合作也顺风顺水,《李敖笑傲江湖》在四年后成为台湾电视史上首个录满1000集的单人脱口秀节目。之后又改名为《李敖秘密书房》和《李敖颠倒众生》,直至2001年解约。

陪伴李敖录制《李敖笑傲江湖》的王淑娟

《李敖语妙天下》节目

李敖参加《康熙来了》节目的剧照

黑暗时代的尖声,个人风格的原点

李敖曾在电视节目里坦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头脑好,又有骨气,这是高难度的事情。我李敖做到了这一点。可是很不幸,我脱离了知识界,没有人认为我是学者,我也不甘于做一个学者,我变成什么?我变成一个演艺人员。我在这里,你们从演员的标准来看我如何在这个台子上面演戏。”

可在游本嘉面对面接触李敖之前,他对李敖上电视节目十分不齿。他心中能够接受的李敖,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文风犀利的作家。“我首先是李敖的读者,年轻时候都把他的书当禁书来看。”游本嘉告诉我,他是1966年生人。“在台湾,上世纪90年代李敖登陆电视之后,年轻人对电视表演家李敖的认识更多。而对于50年代到70年代末生人,读李敖早期的文章,毕生受到影响,他们心中的李敖是个作家。”

作家李敖从1961年11月11日在《文星》杂志上发表《老年人与棒子》开始为人所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朱双一教授向我介绍,那年台湾掀起一场“中西文化论战”,正以这篇文章开始。李敖与居浩然等人在《文星》上发文肯定胡适的贡献,主张“全盘西化”,与国民党官方和徐复观、胡秋原对垒。时年26岁的李敖延续自由主义立场,在当时威权统治的压抑气氛中,提出“老年人交棒”,受到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老年人与棒子》之后,他又写出《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一文,点名批判中国近300年来被他视为固守僵死传统的40余名学者、名流,抨击普遍存在于中国人身上的“不健康的心病”,认为“我们该怪祖宗留给我们太多的‘东方文明,那是一个重担子,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延误了我们现代化的速度”。

他的文章引起轩然大波。李敖曾回忆当时白热化的场景,“数不清的来信,数不清的批评、赞扬、支持、恐吓,以及数不清的文字上的辩驳讨论”。而朱双一告诉我,当时台湾、香港、海外地区数十种报纸杂志都介入或做了报道,仅表达反面意见的各类文章至少就有百余篇。

“相比于胡适平心静气的文章,为什么一位自由主义者,语言风格却犀利得像鲁迅?”反观李敖的语言风格,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张柠教授记得,初读李敖的杂文时,这是他最大的疑惑。后来他认为,从表达效果上看,在一个噤声的环境里,只有尖锐的声音才能让人听到。事后看来,李敖语言的长矛越磨越尖。论战以1965年《文星》杂志被封杀告终。之后,便是李敖文章被禁,入狱五年余,出狱后仍抨击当局的专制,文章、书籍屡禁屡出的斗争史。原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时,是第一位正式將李敖的作品引进大陆的人。他曾著书回忆与李敖的交往,他认为,“屡屡被当局打压和排斥,使李敖渐渐落到自己不说狠话,别人便不理不睬的境地。他必须发表振聋发聩的言论,才能引起社会关注。久而久之,以狂妄的态度做惊人之语,渐渐成了他的语言风格”。

李敖图书的广告语,最能表现他的策略。“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李昕记得,李敖曾向他讲述自己为《独白下的传统》做如此狂妄的广告语的原因。“这样子的表达,你可以骂我,你可以恨我,但是你忘不掉,因为这个文字太有力量了——所以吹牛要这么吹,有技巧在里面。”

电视表演家李敖的语言风格与此一脉相承,大陆的读者读李敖的文字也很受用。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陆与台湾的读者对李敖的认知存在时间差,当《李敖笑傲江湖》火遍台湾时,大陆这边只对李敖有零星的认知。李昕的工作推动了李敖的知名度。据他在文章里回忆,1989年,他出版李敖的《独白下的传统》,当时把宣传海报贴满全国的新华书店,首印5万册一抢而空,很快重印发行到近20万册。他趁热打铁,又在之后的几年内,相继出版了李敖的7本书,为滚滚而来的《李敖有话说》做了准备。

面朝大陆,李敖的机智与分寸

14年前,凤凰卫视的制作人鲁滨不到30岁,他知道李敖坐过牢,也看过大陆出版的一些书,但那些早期的作品还显不出“李大师”的犀利劲儿,直到凤凰卫视在2004年到2007年推出的《李敖有话说》。

21世纪初的台湾,民主社会已经形成,李敖针对当局的批判失去了对立面。张柠认为,自由的话语虽没有错,但已沦为娱乐的把戏。结果便是,观众的口味转变,李敖说书似的脱口秀在台湾日渐没落。而因他肆无忌惮地笑骂当局,电视台老板们大都不敢承受他带来的麻烦。

李敖在这种情势下,选择在《康熙来了》中把他口无遮拦的一面发挥到极致。2004年1月,《康熙来了》首播时,李敖是第一位嘉宾,之后又参加过四次。他与两位主持人开着性玩笑,谈论私生活,讨论自己的书,成了一位彻底的老顽童。然而,与料想的不同,与其他明星嘉宾相比,李敖的特点在那个娱乐节目里并不明显,收视率在节目的历史里排不上号。他在2004年至2007年间,主要作为“立法委员”在台湾“立法院”活动。

反观位居香港,面朝大陆的凤凰台。游本嘉告诉我,他们瞄上了当时台湾最为知名的李敖、赵少康、陈文茜,策划让这三人共同在凤凰开节目,推介台湾的时政和历史。从效果上看,三个人的面向各有侧重。赵少康因从政的经历,偏重台湾的时政;陈文茜被塑造为西方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而李敖则成为中国传统文人,针砭历史和时事。

“你觉不觉得现在的很多读书节目和李敖的节目很像?”游本嘉在采访中反问我。《李敖笑傲江湖》的风格在《李敖有话说》中得到延续,且更为成熟,自成一格。他向我讲述李敖的制片人,这份“世上最轻松的工作”。李敖要求他们有三个机位,一个远景,一个照他的脸,一个专门照他手中展示的资料,要能清晰地照到资料上的字和笔记。“他不用提纲,也没稿子,把资料排好顺序就开始讲,700多集从没有重拍过。而他怕冷,演播室的温度都会调高一些,但兴许录节目是极繁重的脑力劳动,每次李敖录完,全身的衣服都会湿透。”十几年过去,游本嘉仍对李敖的神奇和专注记忆犹新。

尺度是凤凰卫视的工作人员最在意的事。当时游本嘉负责在台湾为李敖录节目,每周录两次,一次录三期,每期节目20分钟,录完后通过宽带同时传到香港和深圳。身在深圳的鲁滨负责后期加工,以及文字、言论和政治方面的审查。而李敖要求节目播出后,把节目播出的录像和网友的反馈通通寄给他。“我们就像听众,之前完全不知道他要讲什么。”刚录前几十期时,虽然游本嘉告知李敖可以畅所欲言,但仍暗暗担心他说得太过。而后来他发现,李敖有时会向他反问,这也没禁?

李敖关注观众的反应,在节目里会反驳网友的观点,也非常喜欢在尺度的边界打转。当时大陆的舆论环境不比台湾,观众期待他说些别人不敢说的,李敖深知于此。在张柠看来,李敖的言论并不会伤及自身,与年轻时因言获罪相比,他始终是安全的。李敖敢说敢言的形象,正是他的“卖点”。

从制片人和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李敖在拓宽尺度的边界。“他以前说某个历史人物,我当时就觉得头皮发麻,觉得这么说能过吗?”鲁滨曾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回忆,李敖有一个悬崖理论,认为许多管理者是明白事情原本真相的,但他不知道管理者对事情真正的接受程度在哪里,所以他每次走到边缘,就试着往前走半步。“创立《李敖有话说》的初衷便是希望观众能了解事情背后和多个侧面的故事。他说中国文学界有四大不要脸,可那些都是我们崇敬的人物。起初我都接受不了,但经过他从各个角度分析,说这个人很复杂,逐渐认可了他的说法。”

“在我的印象里,他始终在往前挪,就没有往回退过。”连战访问大陆时,李敖在节目里连篇累牍的痛骂是令鲁滨和游本嘉记忆最深刻的。“他连骂九集,当时我就快疯了。”游本嘉回忆。当时连战正在风头上,凤凰做这样的节目很容易让人家觉得是在唱反调,他自己都觉得不地道。“我特意找他谈。他说:‘这个底线我不能让。我可以节目不做,你们开天窗不关我的事。”他们最终播了五集,没有播的只能放重播,播出的也插着放,播一集骂的,再播一集其他的。“当时李敖要片子,我只能说还没寄来。”游本嘉告诉我,事后他找李敖谈,李敖露出“就想故意惹祸”的微笑。而在鲁滨看来,那也是他揣度观众心理的表现,“那个时候,观众肯定最想看这个”。

李敖通过这些方式,在大陆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是当年收视率最高的单人脱口秀节目。当时每天中午和晚上两个台分别播放《李敖有话说》,鲁滨记得,中午时段的节目曾调整过时间。“我到北京出差时,有位院士曾为此狠狠骂过我一顿,说时间调整后,害得他们无法午休了。”

大受欢迎的结果便是2005年9月,为期12天的“神州文化之旅”。游本嘉告诉我,李敖在凤凰卫视录制一年多后,積攒了大量大陆网友的反馈,凤凰卫视希望促成一次李敖与大陆观众的“网友会”。“他56年没有回来,第一次回家,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特别的题目。”凤凰卫视将其打造为一场全方位跟踪报道的电视行动。李敖辗转北京、上海、香港三地,寻访故地,在北大、清华、复旦演讲。他的表演手段在大礼堂里展露无遗,是李敖在大陆公共媒体上曝光的顶峰。

在李敖晚年,游本嘉与他仍有私交。年初时,他曾去探望李敖,已唤不醒他。与李敖相识后,他把李敖视作朋友,但对他做电视节目仍有些看法,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李敖,李敖神秘地笑笑,好像在说:“你真的看懂了吗?”游本嘉对我说:“我没问过他为何要从作家转做脱口秀节目。如果我问,他也许会开玩笑地说,因为钱多吧。”

2005年1月,李敖手术后首度露面

(感谢金林、赖婷对本文的大力帮助,实习生周小薇对本文亦有贡献。参考资料:《李敖登陆记》,李昕著;《李敖评传》,陈才生著)

猜你喜欢
李敖
李敖狱中“贴纸借光”
监狱里打发时光的最好方式
开庭了
不怕找茬
养生要趁早
李敖身后的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