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4-04 09:28朱丹妮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新课改初中数学

朱丹妮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003-01

一、问题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新的知识和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以及训练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数学这门学科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正是因为受到重视,所以社会、家长、学生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新课程的改革深入之后,许多优秀的教学理念比如“生本”理念、“放手理念”,都被引进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为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与此同时,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使初中数学教学的进程取得更大的进步,才能培养出更多思维严谨的学生。

(一)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感受

一直都说中国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将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方式变成一种“填鸭式”教育。很多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正是采取这种“填鸭式”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却忽视学生的感受。就比如整式的乘除这一章节,教师可能在一节课就把五个小节的内容就讲完了,教师一直在讲自己需要上课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就会忽视学生的感受,甚至会不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很可能连第一小节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知识还没有吃透,教师就跳到了第二小节,依次类推,教师是把自己所需要讲的内容讲完了,可是学生却没有好好掌握一个小节的内容,这样既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没有任何提高,也使得学生没有掌握该学的知识,学习成绩也没有办法取得进步。

(二)重视课堂提问,忽视提问的连贯性、严谨性

随着课程的改革,许多新的理念被引入了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但是由于对新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许多新问题滋生。比如教师虽然开始重视课堂提问,可却忽略了提问的连贯性、严谨性。同时,教师的教学也从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且提问的内容是缺乏连贯性与严谨性的。提问的内容大多是随意的,没有经过详细的思考与周密的设想,有些提问甚至是与课堂内容无关或者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三)重视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中国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大国,所以大多数学生的父母、老师往往看重的都是最终成绩,却往往忽略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是很容易忘记的,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学生死记硬背记住公式之后在考试过程中记不起来或者是在写试题的时候根本不会运用这些公式。重视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没有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使用了哪些要素,没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记忆公式。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太大益处的。

二、研究设计

(一)注重學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自然学科,抽象性较强,因此,要求学生拥有能够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总结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远比学生会做几道题更重要。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总结并反复训练。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数的发展,然后从具体的数总结自然数和有理数,学生理解自然数和有理数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下定义,再通过定义自己说一说有理数和自然数,教师也可以进行提问和区分练习,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搜寻、自己发现、自己思考,在教师引导下自己下定义。自己训练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注重学生生活与数学的结合

我们在平时总是听到人们说:“学习那么难的数学,买菜难道还要用公式推导一下吗?根本没有用!”大众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意识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重视程度减弱,教师应当注重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这既有利于让学生产生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教案设计中,结合日常生活,给学生两天的观察时间,让学生在课下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三角形,三角形会应用在哪些生活用品中,让学生搜集相关用品或图片在课堂上分享,再通过不同三角形为三角形下定义。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观察日常生活,有利于将数学与生活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吸收程度。

(三)注重学生的学习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只知道灌输知识而不消化吸收是不行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反思习惯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还有深入思考、总结的愿望。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的问题,再进行解决。如教师在讲完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后,接下来是等腰三角形的学习,对于这个特殊三角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看看学生学习三角形知识之后,能不能独立为等腰三角形下定义。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素质教育的良好进行和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师也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变化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将生活与数学相结合,把数学带入生活,使数学简单化、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过后进行总结反思,得到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和方向的思考探究,提出以上建议,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方面的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新课改初中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