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04 09:29潘杰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赏识教育体育教学

潘杰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多认为“严师出高徒”,而这个传统理念并不适用于当代的教学工作,已经不符合现今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从我国新课改深入和改革以来,赏识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社会的认可,并且在职业技术学院中的教学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职业技术学院中的体育课程在现今社会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发展、身体素质也是目前新课改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对赏识教育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作出浅析。

关键词:赏识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

前言

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并不仅仅是对学生做出鼓励行为,而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的一种强化学生学习的有效行为,对其行为进行鼓励不仅是在过程中进行鼓励,还有对学生的不足和缺点进行纠正,当学生改正后再进行鼓励,而非盲目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其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才会完成,而纠正学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轻视体育教学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其综合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一、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育活动虽然对学生先天的身体素质有一些要求,但是也并非绝对,其身体不足之处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后期的学习和锻炼得以弥补。比如有一些学生的先天生理情况,导致其无法进行长跑的训练,但是教师可以给这些学生设计训练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长跑的训练,比如每次训练增加五十米,最终达成能够长跑的训练结果[1]。在开始阶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锻炼,激励学生的信心。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考试结果十分重视,且是硬性指标,从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对体育学习就会失去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进行细心指导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案。例如在篮球训练中,女生的篮球训练强度明显与男生有较大差别。此时教师应该对女生进行不断的鼓励,激发女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从而喜爱上体育运动。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具有很强的竞技特征,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坚毅精神,使其能够敢于对困难发出挑战。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树立自信心。学生不仅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还需要教师的认可,从而在面对体育竞技活动时候,能够排除名次对自己身心的影响。当然在学生取得较差名次或低于心理预期名次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保持体育锻炼的自信心。赏识教育的宗旨在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心态,从而让学生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能够激流勇进。

二、赏识教育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运用赏识教育,遵循适度原则

自从我国新课改深入和改革以来,赏识教育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指引,诸多的院校也逐渐对赏识教育理念和模式加大重视力度。但进行赏识教育时也要把我好赏识的程度,遵循适度的原则,让赏识教育持之以恒,取得稳固的效果。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度的赏识、盲目的赏识,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形成自负的心理效果,认为自己对相关体育知识已经十分熟悉和掌握,从而让学习变得懈怠[2]。例如,学生无论完成体育动作效果如何,教师都夸学生“真聪明”“真厉害”,就会让学生骄傲,因为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学科,一旦出现骄傲心理,就会严重影响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效果和质量,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低下。长久的不合理的赏识教育,还会导致学生形成较为明显的心理落差,从而让学生不认真对待体育学习,进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赏识教育,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二)因材施教进行赏识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体育运动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及生理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按照其能力高低进行合理的赏识教育和鼓励,从而能够对每个学生做到有效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得到稳定进步的同时,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最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综合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主要因为其身体素质和条件达不到体育考核的标准,还因为在锻炼过后会产生疲惫、酸痛甚至受伤等情况,因而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此,教师应该分析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发掘每个学生的运动潜力,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成长情况进行鼓励和表扬。例如,针对于不善于长跑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提高肺活量的运动项目,如跳远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获得较高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互动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给学生的印象一般都是较为严厉且死板,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排斥心理,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很尴尬,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统一安排体能训练,让无法承受训练强度的学生产生不良反应。同时教师在上课期间,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一方面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安排,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训练,融入到学生之中,进而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总结

综上所述,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都应该重视赏识教育的作用,提高体育教师赏识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让赏识教育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間的距离,从而能够让体育教学顺利展开,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温伟芳. 赏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高教探索,2013(03):102-105

[2]任延东,陈晓丹,连文冲. 探析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知识经济,2018(03):136+138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学院赏识教育体育教学
《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化教学改革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论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学改革
建构快乐课堂实施职院高效体育的研究
资助工作视域下的EP实践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