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中职语文高效学习

2018-04-07 14:28汤怡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红柳口语中职

◎汤怡清

中职语文是初中阶段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语文能力和实践素养提高的重要学科,要实现学生高效地学习,需要教师创设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及时地调整和变革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学生自觉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语文知识进行复习、总结和归纳,切实有效地突破语文知识的重难点,逐步巩固和夯实语文基础,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串联,带领学生冲破重重障碍,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从而促使学生真正体会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以到达高效地学习,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让素质教育获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如何实现中职语文高效地学习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促使学生全身心地进行语文学习

由于学生对知识认识一直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比较侧重形象思维,所以采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先进技术的运用角度入手,做成学生比较热衷的课件,让学生深深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语文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水平。比如学生在学习《神奇的极光》这篇科普类的说明文时,由于内容过于抽象、晦涩,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的传授和讲解,课堂不仅没有生机,学生学起来也没有激情,但是假如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关于极光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真正领略到绚烂多彩的极光世界,学生的视野就会大大地拓宽,主动地对文本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挖掘,从而获取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效,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语文学科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蕴含着无比丰富的德育资源,能够很好地起到育人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从而自觉地养成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中职语文教师要主动地承担起教育学生的重任,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中,领悟到真善美,促使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价值观念形成。比如,在学习毕淑敏的散文《离太阳最近的树》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抓住红柳的外在美:在无边无垠的白茫茫的雪原背景下,“枝干”是“铁一样锈红”,“纷披的碎叶”像“凤羽一般”,“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整个红柳丛呈现出“苍蓝色调”,在广阔壮观的背景下展示了红柳的外在精神,更要借助文章的内容,深刻地理解红柳是“高原的精灵”的内涵,然后实现知识和情感的升华,由衷地赞叹红柳顽强的生命力、不屈的精神和它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三、营造自主交流的良好氛围,提升学生的口语素养和能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其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一直是各个专业教师所关注的重点。为此,中职语文教师应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上,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来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在实际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任务来抓,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模式,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口才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对文章进行解释和分析,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反复地朗读,让学生在多次诵读中,体会诗人虽处于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中,也就是诗人所写的,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孤独地彳亍着、彷徨着,但仍在孤寂中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悟、去思考,从而提升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和语文理解能力。

实践表明,学生对中职语文进行高效地学习,其主要表现在于,学生亲身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对语文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索,以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运用上述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分享中,提取、收集丰富的语文信息和资料,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语文知识的研究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从而促使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最终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红柳口语中职
离太阳最近的树
大漠红柳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红柳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总结
口语对对碰
戈壁红柳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