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开发

2018-04-07 14:28王镇宝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弘扬高中语文素养

◎王镇宝

引言: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梦的主旋律,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上的重要一环。在文化建设中,我国进行了教育重点领域的改革,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虽然高中语文课程中已经有很多古诗古文,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和开发仍有不足,对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力度不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要改进和创新方式,渗透和开发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过程中。

一、渗透传统文化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坚持走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石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高中语文学科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语文教学层次,需要学生在前期学习生涯中的文化功底,也需要积累更多深层的文化内容。语文作为百科之母,拥有良好的语言、文化教学的基础,是引入传统文化教学的关键学科,是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最佳媒介之一。[1]因此,语文教学承担了继承传统文化内容,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历史文化的由来和发展,更加透彻地理解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方向。

2.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 高中阶段的学习十分重要,无论是在学习内容还是学习习惯、方法的养成,都已经到了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语文学习不仅是对之前语文素养积累的升华,也是对未来继续教育的重要奠基过程。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需要培养成熟、体系化的思维方式,为大学教育做准备。因此,传统文化在这个阶段,不仅能深化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学习思维,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吸取积极经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帮助学生面对未来的教育、生活和工作。

二、促进传统文化渗透于开发的方式

1.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对于语文学科能力的培养,阅读的积累十分重要。想要提升语文基础和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需要学生增加阅读量,广泛了解和接触相关的知识。首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读物。在高中阶段,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阅读大量的国学经典读物。因为高中时期的语文课程中有大量的古诗古文,大部分古文都是国学经典中的精华部分,适当地选择代表传统文化的国学经典、优秀诗人的作品集。其次,详略得当地安排阅读计划。其次,对于经典的、较常出现且对学生三观建设有重要意义的经典著作,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而对于相比之下以了解为目的著作,可以通过略读或者梗概了解的方式进行了解。

2.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将传统文化引入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根据教科书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利用学校的硬件措施,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模式创新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解教材时可以相应的引入多媒体的教学,通过视频、PPT的展示和扩展形式,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感受,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在例如古诗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感受古代文人写作当下的生活背景、精神世界,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拓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遵从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教材的知识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传统文化和语文课程相结合。在中国梦的目标以及新的改革目标的引导下,传统的教学内容需要更新和变化,顺应变化的实际,遵从新的价值观要求,将中华传统美德和新的价值观要求所需要的传统基础文化引入教学中,做到书本知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

3.学校主体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不能依靠单独的教师,学校作为一个整体,需要提出相关的教育规划。学校针对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且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接受多元化的文化知识更容易冲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高中教育体系一直以来以升学率和应试为目标,比起相关的文化素养,作为学校主体,更希望学生熟悉掌握课本的知识,并且应用于考试,取得好的成绩。这就导致学生考试能力的上升,但是真正的文学功底、文化素养未必得到切实的提升。另外,为了追求高效率的教学结果,我国的教育体系不但引入西方的教学模式和硬件配置,导致校园文化和教育氛围都有西方的感觉,这也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因此,学校应该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体系的规划,作为学校整体的教学任务,从整体上引导传统文化走入课堂。

三、结语

高中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升华阶段,渗透和开发传统文化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功底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开发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新的成果。

猜你喜欢
弘扬高中语文素养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