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实践

2018-04-07 14:28陈傑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中职目标评价

◎陈傑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教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中职数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必备工具,更是对学生理性思维、分析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中职数学教学评价的体系,以此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了摆在我们每一个中职数学教师面前的问题。

一、中职数学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教学评价是中职数学课堂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伴随着普高的不断扩招,现在的职业学校招收的绝大多数都是中考落榜的学生,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弱,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十分突出,数学单科尤为明显,成了各科中的“重灾区”。然而,我们有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设计,忽略了学生智力发展的个人差异,“一刀切”的教学评价模式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从中职数学教育的现状看,首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是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笔者从对学生的调查访谈中得知,有的同学喜欢空间几何,有的同学喜欢概率统计;有的同学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同学擅长逻辑思维。在中职学校里,有很多学生虽然数学基础薄弱,但是他们在实训课上的动手操作能力丝毫不逊色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说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轴心的淘汰式英才教育才是产生大量数学学困生的最重要原因。

2.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课程评价只有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鉴定,才能真实反映数学课程预期目标实施的效果,并以此对数学课程方案本身的价值进行评定判断。同时,数学学习评价又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直接反映和评定,因此,它又是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评价仍处于测验与测量时期,评价观念落后,评价方式单一,几乎都是终结性评价,中职数学教学评价形式基本上就是期中期末考试等阶段性测验的代名词,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与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当前的教育形势的发展是明显不相符的。

传统的评价模式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应用层次的考核,不能体现数学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的职教理念。现行的中职数学教学评价制度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也很难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这种只依据学生的卷面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办法,不知使多少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击,多少中职学生应有的希望被强行破灭。因此在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上,我们必须转变考核方式,探索更为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如此方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中职数学教学评价改革实践与思考

1.关注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数学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它对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直接决定着数学教学过程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因此,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目标的拟定一般是站在“教师本位”的立场上,选用描述内部心理的词语来进行陈述。如将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十章10.3.2《抽样》一节教学目标写成:“使学生了解学习统计的意义,体验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统计问题的过程,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种类型教学目标的行为主语是教师,这里面只说清了“教师应该做什么”,学生在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发生变化,能否加以测量,则完全被忽略。而且评价内容往往也不够全面,制定的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学生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严重地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一】中职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教学目标,如将《抽样》一节的教学目标可做如下调整: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对实际案例分析,体验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统计问题的过程,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进一步学习系统抽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探究生活问题为导向,通过思考与探索,合作与交流,形成从实际问题到统计问题这一数学知识的转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合作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价课堂教学目标,我们要关注教学目标的拟定是否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是否能否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有没有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的落脚点是否科学等等要素。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普遍不佳,学习上主动探求知识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的意识相当薄弱。因此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拟定合理、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不仅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标准,更是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强心剂”。

2.注重中职数学教学评价的反馈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评价作为一种反馈—矫正系统,用于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上判断该过程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必须及时采取什么变革,以确保过程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功能一方面是帮助教师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由于中职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在课堂教学中,步子不宜迈的过大。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细致的教学活动目标并对每一个目标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

【案例二】

课题:任意角的概念(选自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六章第一节)

本节课最重要的认知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并能画出相应角的图形。”为了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以下三个认知过程的活动。

【环节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各角

①30° ②120° ③ -135° ④ -60°

(评价意义:评价学生能否正确理解任意角的含义,并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正确画出角的图形)

【环节二】

把上面训练题中角的图形摆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并判断是第几象限角?

教师可先示例书写过程和结果,然后在班级可采取分组训练的方式,用投影展示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意义:评价学生能否正确对任意角所在的象限进行判断)

【环节三】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1)60°; (2)-210°; (3)225°; (4)-300°。

(评价意义:综合评价学生绘制任意角的图形以及判断其所在象限的能力)

教师的三次课堂评价,每次都指向一个教学目标,并逐步提升认识层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情调控教学进度。基础较好的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所有的练习,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同学可能会停留在“环节一”的层面。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去认真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涵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省略前面两个训练环节,直接给出第三个练习或是将三个练习一起交给学生,则教学的评价反馈功能就会明显下降。当练习不能完成时,教师可能也不知道是哪一个环节的问题。

如何在中职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实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中职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这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馈、改进,制定出贴近中职生实际学情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中职目标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