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8-04-07 14:28黄鑫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基础知识准确性

◎黄鑫焕

一、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意义

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而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学好数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乃至终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通过对初中学生计算技能的了解,我们发现初中学生的计算技能普遍低下,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知识和运算技能掌握得不够好,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影响初中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原因

在让学生自我分析错题原因时,比较常犯的错误有“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写得模棱两可”“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等.分析原因,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粗心”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三、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实施策略

1.引导学生加强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初中数学的课程体系中,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多而零散,学生只有做到对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才能在数学计算中做到“游刃有余”。有些数学在数学计算中,总是犯一些教师认为不该犯的错误,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够重视,对一些运算法则没有进行准确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上的偏差,陷入到计算教学的误区,最终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数学教学的时间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强基础知识结构的构建,加强数学计算能力的内容,这样即便学生遇到相对复杂的计算题目,也能够实现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整合运用。例如,在接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计算教学中,其中的很多基础知识都是相通的,学生只有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法则和技巧,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才能在面对相对复杂的题目时实现快速、准确的解答。

2.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计算学习情感 有的学生“偏科”的情况比较严重,对数学计算更是比较反感和抵触,尤其是在解答一些相对复杂的数学题目时,常常表现的心浮气躁,缺乏持续验算和探究的计算热情,或者缺乏数学题计算的自信,有的学生甚至对数学计算抱有抵触情绪,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不能忽视对学生数学计算学习情感的培养,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计算学习态度,敢于面对难题,能够正确的审视自己的计算错误,保持数学计算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学计算中收获成就感、愉悦感,让学生在计算中积累经验和信心,最终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例如,对于学生“=”这类的计算错误,教师应当先对学生的计算成果给予肯定,那是因为学生已经能够对计算题目进行转化,并取得一定的计算成果,学生所犯的解题不彻底的错误不是由于学生的知识缺陷造成的,与学生的解题思维和细心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只有科学评价和引导,才能让学生保持计算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数学题目千变万化,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提高数学解题的准确性和高效率,还要提高对各种题型解题的适应能力,即在面对一些特殊题型时,能够在第一时间选择最简便的解题方法,节约数学计算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解题意思和思维能力,以便在面对各种数学计算时可以灵活自如,能够做到“一题多解”。以初中数学选择题的计算为例,除了通过常规计算寻求题目的答案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排除法、代入法、估算法、数形结合法等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这些解题技巧快速、高效,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学生的解题时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犯错的可能性也会有所降低,而且可以让学生摆脱“解题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数学计算上始终保持一个灵活的头脑。

4.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思维和习惯 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高低,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数学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作为评价标准,而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又与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书写习惯等密切相关,如果学生总是粗心大意、急于求成,或者书写潦草、省略步骤,那边学生就很可能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因此,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思维和习惯,提高数学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准确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才能保证准确与高效。一方面,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让学生对数学计算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在解题时能够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对于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隐含条件等都要看清楚、弄明白,这是学生能够准确解题的基础。另一方面,数学教师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数字、运算符、公式以及计算过程都要书写完善、准确,减少笔误、漏写等情况,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计算结束后要进行验算,从而提高计算解题的准确性。

结语:总之,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是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都应当积极关注的教学课题,教师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计算教学观念,还需要引导学生提高计算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信心和良好习惯,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于数学计算学习的热情,实现计算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基础知识准确性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清律的基础知识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掌握基础知识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