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18-04-07 14:28卢向天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

◎卢向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很好的沉淀。我国各个学校也在校内宣扬传统文化,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教材安排了很多知识,其中也不乏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但是从实际的角度来说,初中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打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使传统文化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各个学科都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初中语文教学也进行了积极地响应。语文教学的改革需要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两个方面进行,但是现在很多的教育中,知识存在着学习方式改革的表面化和形式化,课堂效率十分低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是采取教师教的满堂灌的形式,教师主导着整个教育过程,学生被动的学习。在课后,学生只能通过做习题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才能进行巩固练习,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十分的繁重,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厌倦心,反正自己会读会写,其他方面无所谓,所以对于语课堂根本提不起学习积极性。传统文化对于初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大,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新奇事物的喜爱比较浓烈,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知识,比如说文言文、成语等反而让他们觉得没有任何作用,反正自己写作文不用文言文写。课程改革可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的目标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初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知识的传递着,首先自己要认可对于教学的改革,教师要在平时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这样才能在课堂中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孩子,虽然处于叛逆期,但是对于教师的“崇拜”还是存在的。在他们的眼中,教师就是行为典范,也愿意去学习教师所传授的任务。比如《出师表》这一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一篇文章的背景,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对当时整个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出师表》的历史背景去收集相关的历史读本,从而全面分析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会有很大的提高。

2.找对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对于教师来说,要努力的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在新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首先,可以在班级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说分小组进行传统文化比拼,项目可以是阅读书籍、也可以是诵读古诗文,这些活动进行后,学生要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巩固,还可以通过比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拓展学生阅读面,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外也是积累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要在课外积极引导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比如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传统文化的书籍作为课外服务,在假期进行阅读,遇到优美的语句可以选择抄写或者背诵下来。看书的同时要做好笔记,随手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到开学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分享会,学生们自愿向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学生间可以进行讨论,加深自己的理解。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分享心得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深入解说文化背景,加深学生的理解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内容其实需要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才能真正地看懂,尤其是一些古诗古文。但是有些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年纪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对于背景文化的讲解就比较少,甚至是一句带过。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通过语文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特色民间习俗、先进思想观念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要重点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作为教师,要详细地讲述传统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说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把背景文化以动态的或者影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文中所表述的含义,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切实感受到作者的所思所想。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在那样的情况下自己会怎么样,从而把学生带入到传统文化中去。

5.开展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化情感 在课余时间,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历史文化展览馆,让学生放开书本去感受真实的文化氛围。教师可以临时充当导游的角色,对于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知识,做出详细的讲述,或者请学生中对这段有兴趣和了解的同学进行分享,浓厚的文化氛围会使得学生兴趣大增,也更容易理解。

结语: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渗透,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不能丢。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中国经济和精神文化向前发展的责任就自他们身上,因此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发挥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