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伴,用爱共读

2018-04-07 14:28王小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关键点亲子课外阅读

◎王小妍

阅读为一种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方式。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拥有,能让阅读者“厚积而博发”。“书是知识的海洋”,有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人们可以轻松地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知识营养,充实自己的大脑。那么,我们如何很好的进行有效的亲子阅读,让孩子喜爱阅读呢?我就来谈一谈实现亲子阅读的五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营造环境,静心阅读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其实,家里的住房或大,或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给孩子建构一个阅读的小窝。在我儿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家很小,我就把卧室的阳台改造成儿子的小书屋。看看他小时候读书的样子,那一份专注和沉迷,让逼仄狭小的空间变得动人起来。现在,儿子大了,上了中学,原先的小书架远远不能满足于我们全家对书的追求。于是,电视柜变成了放书的地方,客厅的大书橱里全是书,露台的书柜里,书桌上也全都是书,茶几上、报架里、就连客厅的墙旮旯里,到处堆的是书。孩子没有兴趣读书千万不要勉强他们,只要悄悄地准备一些有趣的书或希望他们看的书,随意置放在茶几上、沙发上、地板上……家里四处都是书,孩子总有穷尽无聊或无所事事的时刻,他们或许就会随手拿起来翻阅,若是其中一句话,或一段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或许就这么一头栽进书中的动人世界了。总之,一个书香氤氲的家庭,应该让书无处不在,触目可及,触手可得。

关键点二:自主选书,适当“送书”

选书就像自助餐,“吃”什么让孩子选。当然,自助餐馆里的食品,不是无穷无尽的,也都要经过餐馆主人的甄别遴选。那么怎么去找经典呢?我们可以关注媒体上的推荐图书,但又不为媒体所左右;关注获奖的儿童图书,但又要考虑专家眼光和孩子兴趣之间的距离。在制定推荐书目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最好由专家、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组成选书委员会,共同商定课外阅读的书目,这也是培养孩子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有效途径。“课标”中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传记等。总之,让孩子读书真的要像让他们吃饭一样:慢慢来,别着急,不功利就好。

关键点三:充分利用一切空闲时间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坚持都是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阅读也应该这样,有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习惯。美国教育家霍勒斯曼说:“假如每天你能有15分钟阅读的时间,一年后你就可以感到它的效果。”

节日、寒暑假,总有“整块”时间可以利用,我鼓励家长制定假期亲子阅读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成立家庭读书节,组建亲子阅读共同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良好的读书习惯更多是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学校在此之前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引导家长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并且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定时在联系卡相应栏上记下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书名、时间、字数、专心程度、是否背诵……定期将孩子阅读的内容、数量、质量反馈给教师,及时评价,给予鼓励或引导,从而保证了假期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对于小学生而言,从哪里寻找这些“边角”时间呢?(1)每天早晨晨读10分钟;(2)每天晚上睡前10分钟;(3)每天午间“持续默读”20分钟。持续默读,开始时间不宜太长,持续默读时间开始前,大约可以留2分钟准备时间,请孩子们自己选一本书,什么书都行,只要是自己爱看的就好。然后坐下来,尽可能不发出声音一起阅读,各看各的书。老师或家长的作用非常关键,需要自己拿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安静地看自己的书,碰到个别孩子不愿意读的,目视、小声提醒即可,不影响别的孩子就行。

关键点四:以身作则,适当指导,渗透方法

亲子听读。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认识的字还不多,我们可以大声读给他听。我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先生说:“图画书是拯救儿童阅读的书。”所以,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从图画书开始,从亲子听读开始,踏上亲子阅读的旅程。比如,同样是母爱的主题,我们可以把《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等,放在一起,作为一个主题单元,读给孩子听。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如何表达爱?

亲子共读。当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亲子共读。使孩子总是能够处在“阅读——讨论——思考——再阅读——再讨论——再思考……”这样的状态中,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亲子比读。最后,当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父母亲还可以和孩子们进行亲子比读。比如,我的阅读就很局限,文学类的书籍读得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读得就相对少许多。我那上一年级的儿子常常说:“妈妈,也许你的语文知识比我多,可是你的科学知识一定比我少。”老师、家长再和孩子们比试之后,发现各自的不足,可以不断调整自我的阅读口吻,以及阅读节拍。

关键点五: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亲子阅读对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我们忽视了亲子阅读最重要的互动特点,将亲子阅读的过程变成了由父母自行做主,硬性灌输和粗暴施加影响的过程,那么儿童阅读的多种发展作用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对话式阅读”的。何谓“对话”?可以是父女之间、母子之间,在阅读过程中的一问一答,也可以是关于同一本书,两个人的不同阅读感悟和理解。这些阅读感悟和理解,一开始可以说出来,慢慢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识字量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开始模仿创作,等到孩子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再训练他们写出自己独立感悟和理解。

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通过共读,父母与子女终身学习,共同成长;通过共读,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本书,多一点心思,多一点投入,收获的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以书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让亲子阅读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开花,让我们的生命之旅一路芬芳。

猜你喜欢
关键点亲子课外阅读
聚焦金属关键点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医联体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锁定两个关键点——我这样教《送考》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