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

2018-04-07 14:28梁鹏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班干部理念班级

◎梁鹏辉

引言:一个人如果一生都被各种规章制度所拘束,生活在各种条条框框中,那这个人是很难有自我创新意识和自主创造力的。放大视角,特别是对于承担着培养青少年重要责任的教育事业机构来说,学校教育固然不能缺少校规校训,但也不应该被死板的规章制度所制约,被陈旧的规矩条例所妨碍。试想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如果忽视人性化教育、严格按照书面规矩来培养学生,那怎么能达到新课标理念下的素质教育?怎么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异的教学目标?当我们意识到班级管理制度问题所在,就必须全面分析利弊,一起探究改革策略。

一、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现状及其弊端

1.管理思路偏离素质化教育目标,多为应试型 大多数学校班级管理制度的出发点是维持纪律以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标。这样的出发点和管理思路实际上是片面追求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一个典型的不良现象就是学校招新时为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到处宣扬自己分层次实行班级管理制度,为优秀学生提供学校最好的师源和教学设施,实行两极分化教学,借此提高名校重点率。这样的班级管理思路就严重侵犯了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管理模式较为生硬,忽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多数班级管理模式以班主任为中心,班主任全权负责班级规章制度的确立、班会的召开、学生的活动安排等,似乎是班主任以一己之力包揽了班上的大小事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3.管理手段偏向于强制性,背离学生自愿性和自主性 适度的权威在一定意义上对班级管理具有促进作用,班级管理必须施加纪律和权威的影响,但不能限制学生的自由,压制学生的理性精神,钳制学生的精神发展,否则,就是“过度的权威”,即,“绝对权威”[1]。很多老师本是出于树立自己权威性,以便于能及时地号召学生,开展班级管理任务的目的,但没有把持好权威的力度,在工作中过多的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干涉到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这不仅仅背离学生的自愿性和自主性,也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班级和谐班风的建设。

二、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

1.改“应试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为“综合素质全面管理”理念 管理者即班主任,不应该以成绩衡量学生优劣,在思想上不歧视成绩差的学生,情感上不厌恶调皮好动的学生,行动上多接近自卑内向型的学生,语言上和言不刺激,让学生感到真切的关心,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下营造更为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相信在“严而有方,爱而有法”的管理理念下,班级的管理工作也能顺利开展。老师要严格的进行科学管理,对学生讲道理,处理事情有依有据,公平合理,不偏爱优秀生,不歧视“学困生”,不纵容明知故犯者,不委屈无辜受害者,力求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

2.改“刚性管理”模式为“柔性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主要依靠被管理者的心理过程,依靠从每个被管理者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而不是依靠制度带来的权利影响,因此它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2]。要达到摒弃“刚性管理”模式来实施“柔性管理”模式的目标,应着力改变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局面,实施“平等式”管理模式策略,也就是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对班级管理的理念也应该随之转变,摒弃教师的领导权,进行平等地师生交流,纯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树立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发展的管理思想,建构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而更高效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作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学习、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爱,真正把“严”和“慈”紧密的结合起来。在班级有序的管理中融入柔性化的管理理念,实现刚柔并济的人性化、民主化管理模式。

3.改“强制性实施管理”手段为“学生自律自主性管理”方法 班级要避免使用强制性的命令和手段,应该进行民主化管理,班主任要尊重、相信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要给予他们一定的主动权,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用自己的思想和集体的力量来开展班级工作,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达到自强、自主的目的。当然,教师也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明确道德准则,培养自理、自主能力,使班主任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相结合,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在此,班主任要通过民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班干部来促进班级的自主管理,班干部对集体有着“以点带面”,“以面带面”的作用。因此,民主选举中,班主任要加强引导,当选的班干部必须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一旦选定,班主任要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其大胆工作,在指导其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求他们做到以身作则,为班级、同学树立带头模范,同时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从而促进班级的自主管理。

结论:综上所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不能偏重于权威、缺乏民主管理意识,也不能过分看重分数,而忽视了班级活动以及良好班风的建立建设;此外,如果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缺乏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那么会使得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班级生活参与度低,班级团结程度不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发展,所以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班干部理念班级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