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18-04-07 14:28石素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初中语文教材

◎石素芳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身心都还尚未发育成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作为一门具有很强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学生的情操,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初中语文老师要抓住语文课程这一独特的优势,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社会,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和便捷性,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附加的问题。各种网络暴力和不良信息的传播,给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如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突出,会极大地制约着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各科教师教学的核心问题。而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予以积极的引导,纠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倾向,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有利于丰富语文教育的内容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功能。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般都只是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这就使得语文学科的教育未免显得单一和单调。而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让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到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丰富语文教育的内容,让语文教育显得有血有肉,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3.有利于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改革是当前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改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的核心要点。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利于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个质的突破,是教师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的直接体现。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对策

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既是教师用来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更是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诸多专家和学者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从众多文章中层层筛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初中语文老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带领学生对这些精美的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熏陶,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的文章,这些健康积极的文章对学生的影响自然也是积极向上的。由于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有限,语文老师要加强对文章的分析,引导学生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以此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2.深入挖掘作者资料,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和学者从众多文章中层层筛选出来的,这些文章大多数都是出自名家或者大家之手,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一般来说,一个作者想要写好一篇包含真情实感能够打动他人的文章,必须要有一定的经历和体验。纵观初中语文教材,很多诗人、词人写出来的古诗词热情洋溢,例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流传千古的佳句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而这些句子也是作者当时生活和内心情感的真实写。除了古诗词之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述说了一个故事,而这些故事几乎都充满了一定的正能量,或是作者所见,或者作者亲身经历。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对作者的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利用作者的生平事迹和自身气概去感染学生,以此为基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众所周知,图片和视频带给人的体验往往要胜于文字带给人的体验,为了增强渲染的效果,语文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给学生具体直观的体验,从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相关的视频,让“父亲”真实的背影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切切实实体会到作者当时的辛酸和心疼,同时配上相应的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学会谅解父母,克制自己的叛逆心理,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总而言之,当今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现状,在阅读、写作以及课堂教学中渗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初中语文教材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