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

2018-04-07 14:28刘兴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文章

◎刘兴兰

引言: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主要目标。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但是目前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其能力进行培养,利用各种手段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借此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意义

1.为教师提供教学思维 目前,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阅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受阅读思维模式影响,阅读教学中形式化严重。阅读教学中,教师作为阅读的主体要熟练课文含义,结合教案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理解,帮助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但是有的教师为了教学效率提升,不惜将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强加到学生身上,这是不对的,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教学思维,给学生思考时间和表达想法的机会。教师利用学生对阅读的好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的主体,分清主次关系,促使语文阅读教学顺利进行[1]。

2.促使学生主动选择阅读方式 阅读思维能力不是直接的物体,无法进行感知,初中语文教材中各种题材的文章,需要利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体会其中情感。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很多学生思维模式处于模仿教师的形式,阅读中即使是自己阅读,但还是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切身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如果学生一直处在这种被动的地位,阻碍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每篇文章表达手法有所差异,如果只运用一种方法不利于解读。学生具有阅读思维能力,可以感受文章中心,理解作者想法,进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

3.提高学生阅读阅读层次 阅读思维能力培养主要是阅读需求层次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加强知识和能力的转换,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主要是阅读能力和掌握知识的培养,阅读思维能力受个人情况和周边环境影响,水平发展有所不同。相对的阅读需要层次存在差异,高雅的兴趣会积极进行阅读、庸俗的兴趣影响阅读品质,高效的阅读可以提高高雅情怀,进而提升阅读需求层次。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1.营造良好阅读情境 新课改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良好阅读情境,建立阅读文章相关情境模式,教学中,良好环境的建立是教师能力的展现。下面具体分析良好阅读情境建立的主要手段:

(1)导入语设计。成功的课堂中导入是关键,良好的导语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对课堂进行深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设计精彩的导语不但可以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没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阅读环节打下基础。例如,《口技》教学中,开始前,教师就要营造氛围,利用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吸引学生注意力。播放完声音后,问学生:“你在刚刚的播放中听出了哪些声音?”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进行回答。然后继续引导:“下面同学们进行文章的阅读,想一想,文中的口技是什么?”,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加入到阅读中,并思考答案,无形中提升阅读思维能力。

(2)刺激学生思维发展。教师仔细观察学生活动中思维模式,构建良好情境刺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班级学生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会有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其主要思维发展不灵活,课堂中很难跟上教师教学思维,学习效果低。这种学生主要是不经常动脑思考,教师要仔细观察这种学生,发现其中的思考点,加以引导,助其开阔思维,例如,《秋天的怀念》教学中,教师交给不爱动脑学生任务,“文中提出几次秋天”,问题简单,学生只要认真阅读文章就能得到答案。继续提问“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是什么感受?”,逐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发展。

2.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初中是阅读习惯形成的主要阶段,只有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才能积极进行学习。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家长合作,为学生建立轻松、安静的阅读环境。学生在家时间比较长,家长提高认识和学生一起阅读,养成家庭集体阅读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氛围。教师和家长一起共同努力,选择积极向上的文章,每天坚持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很重要。但是现在家庭中家长对阅读的意识不够,很少能做到家庭阅读,教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家庭阅读的重要性,促使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例如,举行演讲活动,令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做针对文章感受做演讲,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最后进行演讲,充分扩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3.扩展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提供基础,单纯利用课堂时间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将阅读延伸到课外,扩展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课外文章中的趣味性强,学生容易产生兴趣,积极投入到阅读中。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有规划的布置课外阅读作业,为学生推荐积极向上的书籍,例如散文或者中外名著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推荐和文章体裁相同的文章,或者传承中国文化的书籍,使学生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和家乡的名胜古迹等,满足学生好奇心。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4.科学的评价 针对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价分为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中肯和肯定,例如教师对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给予表扬,并竖起榜样;对思维能力弱的学生进行鼓励,运用温和、和蔼的语言和其沟通,使学生减轻紧张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教学评价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出了成绩,还要进行思维能力发展情况的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学习成绩[2]。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就要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从激起学生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进行课外阅读,扩展知识面,利用教师科学的评价了解学生阅读方面的不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希望可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培养思维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