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鲜活起来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有感

2018-04-07 14:28李勇琴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历史情境教师

◎李勇琴

教育部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其一为:“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随着高中课程改革深入推行,合作学习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合作学习被誉为最佳的学习情境,更是本次课程改革核心内容之一。下面就从自身实践,结合历史学科教学谈谈一些不成熟的体会。

首先:课前合作,选取内容,消化教材

要实现高中新课程的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只需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即可。而相对复杂、综合的学习任务,则比较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要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般以颁布的《课程标准》上有关模块的学习要点为蓝本,结合要讲述章节,适当整合有关内容,课前布置预习题,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去消化课本。

【案例1】

在进行必修(1)《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时,布置预习问题:①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②以隋唐和北宋为例,说明统治者如何解决上述两对矛盾?③该制度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何影响?你有什么认识?

针对上述内容,由于跨度大,涉及内容多,课前预习时,一般要求同桌或前后左右四人协同完成。合作预习时,要注意下列环节:阅读目录。明确各目录间的相互联系,区分孰史孰论。找出核心内容并划出来,在疑难处标记。通过生生合作,列出本课的基本线索或初步构建知识框架。联系预习题目,合作小组协力解决,要求初步形成答案,使“教材”转化为“学材”,当小组内部意见不一时有关同学负责记载并与老师交流,课堂上重点解决。

其次:课间合作,解决问题、分享成果

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中适应和发展作准备。而课堂是合作学习的重头戏,课堂上怎样才能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呢?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科学分组是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前提

一般为4-6人为一小组,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某一特定的角色,如领题者、操作者、报告者、检查者等,而且这些角色要轮流担任,让每一个学生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精神。

第二、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质量优劣的前提

【案例2】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必修(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师让学生阅读P10《学思之窗》,布置思考题:阅读材料分析两场辩论,说明双方各抒己见的理由是什么?(分封制、郡县制);秦始皇为什么会采纳李斯的意见实行郡县制而不实行分封制?

教者也采取了分组合作的形式,一声令下,教室里轰轰烈烈,表面上气氛活跃,但实际意义不大,由于根本就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所以学生的讨论也仅仅停留在皮毛,更不可能抓住事件本质,所谓的合作学习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合作能提高人的能力,能结晶集体智慧,但必须以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出示问题后,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学生讨论。

第三、教师的设计与引导是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

1、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合作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又是从疑问开始的,而疑问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高中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创设问题情境,并且这种情境要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具有鲜明的激励性、情感性、生活性、参与性,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

2、教师要引导参与、调控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升华问题

课堂上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

第四、课后合作,开展活动、探索未知

在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不能对每个问题都作深入广泛的探讨,也不可能将教材之外的新史料、新观点都一一介绍给学生。因此,学生的课后合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编辑历史小报、制作历史课件、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历史遗存、进行历史知识竞赛等。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广泛浏览历史书籍,汲取历史智慧、合作探索历史理论。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在交流合作中,高度结晶了集体智慧,弘扬光大了“团队精神”。

【案例3】

学习必修(1)时,布置合作小组收集关于抗日战争和中日关系的有关图片、资料、影视作品等等。要求:

①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纪念抗日战争专题资料展览。

②进行历史调查:设计并实施调查方案(组内合作):某组设计如下:您知道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吗?您能列举抗日战争中日本侵华的有关罪行吗?您知道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华历史的罪行吗?请举例?您对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华历史是什么态度?您有什么看法?您希望中日两国建立怎样的国际关系?您认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提倡合作学习,并不是否定其他教学形式,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产品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适应和发展作准备。这三种价值趋向互相并行而又互相补充。”所以说“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每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独立的存在价值,在教学中也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氛围与环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过程,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历史情境教师
不同情境中的水
最美教师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护患情境会话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