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梯度

2018-04-07 14:28乔惠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梯度初中语文课文

◎乔惠玲

常常听一些年轻语文教师的课,心中总有一种沉重之感,有不少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多而且杂,更不要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了。还有些老师总是想面面俱到,于是课堂上“眉毛胡子一把抓”。更有一些教师备课程式化,特别依赖教材,依赖教参,依赖现成的教案。这也就决定了一些教师,只能照搬教参,执行教案,向学生呈现浅薄,甚至是教师自己都理解相对肤浅的教学内容,对语文教学缺乏自己深刻的认识,由此,语文课堂的僵化、低效、无序、无趣也就自然形成!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对语文教学缺乏全局观念,语文教学逻辑性,趣味性欠缺,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缺少梯度和层次。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根本目的,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以课文为依托展开的。到底应该怎样实现“用教材教”、“教什么”,在不同年级段,学生应具备何种语文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哪些具体的语文能力,有些语文教师缺乏全局观念,缺乏梯度意识,致使语文教学很难进入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螺旋上升的过程。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教学的梯度呢?我有以下认识:

一、讲究教学梯度就要把握全局,细化目标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中一定要有梯度意识,要把握好教学的梯度。把握好教学梯度首先要有全局观念。初中语文教师仅熟知初中课本还不够,还应了解小学阶段的课文,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中小学语文知识结构,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能力,教师要心中有数,在安排初中的教学目标时,要从全局出发,要处理好中小学的过度与衔接。比如,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新版的统编语文教材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古诗文,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除拼音、识字单元外,古诗文占全部选篇的36%。初中语文教材有古诗文132篇,占全部选篇的48%。再比如,语文教材要求学生九年内必须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确保能满足阅读各种文本的需要。因此,教师只有熟知中小学课本的编排体系、能力培养目标等内容,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此外,把握好教学梯度,教师还要细化教学目标。要把初一、初二、初三的知识点、训练点目标细化,具体到每个学期、每个月、甚至每一周。要依照知识的深浅程度形成一条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线索,让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要学有所得。

教学梯度的把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依据学情,立足实际,突出教学的细化和实效。比如,语文课要想办法让学生多读,尤其是诗词文言文,要求阅读主体的全身心融入,要反复阅读,读出情味,读出语感。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学段,可以多安排集体朗读,到了中学、高中,要更注重默读、浏览与快读,学生才有机会静下来自己去品读,自己进入作品世界,去感受、体验和想象,并从中得到熏陶。

二、讲究教学梯度,就要灵活使用和处理教材

很多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编排,这样的编排体例,大都以主题来牵动整个课程计划,选文自然也从主题需要角度来安排,因此,语文学习的逻辑递进关系,各单元之间就难于照顾了。这样的编排体例也就很难讲究梯度了。因此语文学习的知识点和练习就很难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线索来安排。语文教师要讲究梯度,必要时就要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处理。不同的学段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这些基本要求又包括哪些主要的方面,这些方面的要求又通过哪些选文、练习与教学活动来体现,教师都要有通盘的考虑。那么,教师如何灵活使用教材呢?首先,教师心中对每一篇课文在整个初中阶段的作用和地位要清楚,要注意依据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呼应和关联来处理和使用教材,要最大化的突出文本的地位和作用,使语文课堂高效运转。其次,同一年级每位同课头教师要团队合作,积极参与到文本教学目标的细化工作中,认真研讨每一课的能力训练目标,设定好每一节课的目标,把学段目标分解到每一年级,把年级和单元目标分解到每一篇课文甚至是每一节课当中去,大家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动用集体智慧,使教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做到一定范围内资源共享,这样教师备课就更高效,学生的能力训练点就不再是零零散散不成体系,将成为螺旋上升的一个整体。最后,对教材的使用,可以参考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要求,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发挥大家的创造性,对现有教材的体例和顺序做必要的调整,对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来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比如讲语文版教材中的《孔乙己》一课时,重点是研究“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就其这一点,找出未必在同一单元同册教材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如教材中的《范进中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总之,对教材的重组、调整要尽量回到语文习得与训练的框架上来,要讲一点梯度,而不是“主题先行”,把教学计划、训练目标弄得很零碎、很乱。

三、讲究教学梯度,就要关注学生差异和教学内容差异

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所以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课堂参与梯度现象,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就必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差异,必须关注“课堂的梯度”。比如课堂提问要顾及不同问题的思维层次,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或者开放性的问题来激发与引导学生的课堂思维。关注课堂的梯度,除了关注学生的参与梯度,还要关注教学内容的梯度。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把教学目标细化,要有强的指向,表述要清楚,不在网上拼凑教案,还要考虑学段目标,不求全,不强求每节课都有读写结合点、补白点。要注意内容的取舍,根据学段要求和课堂梯度,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和不同课型特点设计备课,确定好每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对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更要重视细读文本之后的课堂生成,这是高效课堂的一个方向。此外,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良方就是安排好阅读教学的梯度,不仅要抓好课内阅读教学,还要落实好课外阅读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科学的阅读训练。只有把握好阅读训练的层次与梯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教师要具备全局观念,要有重新组合教材的能力,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教师要根据“梯度”指导学生“对学”、“帮学”,使得语文教学呈现一种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螺旋上升的知识系统。

猜你喜欢
梯度初中语文课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背课文的小偷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