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

2018-04-07 14:28王小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教学内容

◎王小青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理解能力还未成熟,大多无法进行自学,数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讲解。但是在教学中的班级教学制度中,老师要在一个班里面对着几十名学生讲一节课只有几十分钟,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想而知教学的效率肯定很低。为了改善教学低质现象,现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分层教学口号,将学生分层,将教育分层,将知识分层,通过一层一层的教学体系分层讲解让学生对每个知识重点了解透彻,准确掌握。

一、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理念

分层教学法是要在明确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按照基本的课程教学大纲,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分层评价,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可以促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原来统一的课程内容合理分为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当前课堂的教学效果。目前,我们正在改革的新课程教学无论是从课程目标还是到教材内容都集中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分层递进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1]。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划分层次 教学分层的目的是针对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安排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分层教学法在分层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学生群体和教学内容分别进行分层管理。教师要对于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理解水平、学习能力差异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按照不同的等级水平来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要求,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水平。学生分层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以1∶2∶1的比例组成四人合作小组,以便于相互辅导和讨论。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只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概念即可,但是要求熟练掌握。而对于中、高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在掌握基础之后进行相应地拔高和提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分层过程中,要对分层结果进行保密,只需要教师知道就好,以免分层结果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打击,影响学习积极性。

2.分层教学辅导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最考验教师教学的关键部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层次教学方法。为了能鼓励学生们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难度的问题让高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低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中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中、低层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高层的学生,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他们思考探索数学问题,并再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对高层学生,我们要以开放性的教学为主,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例如,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让高层次的学生进行课上讲解,在讲课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锻炼其表达能力。同时对于中、低層的学生进行相互讲评,对必要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理清思考过程,使其养成正确思考的习惯,巩固好每一节的内容。

3.分析学生特点,建立分层系统 为了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采用教学分层的方式通过对学生个体特点与能力的观察,分别在学生能力,教学目标两个方面建立分层,然后根据这两方面的分层结果施行其对应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来进行初中生数学的针对性教学设计。学生能力分层主要是指通过数学考试,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下一次的数学成绩与上一次的成绩进行比较,看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升是否稳定。在这一分层过程中,主要是考虑学生的主体能力,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数学知识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能力弱,对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第二级:数学知识基础较好,但是数学的理解能力较弱,数学学习兴趣较浓;第三级:数学基础扎实,理解能力强,一点就通,数学学习积极性高。

4.根据课堂表现,建立教学分层 学生的课堂表现一直是将教学效果反馈给教师的主要途径,使用上课提问、课时练习等方式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考验,用是否回答地快速、准确、思路是否明确作为分层标准。依据学生结果建立分层系统,再根据分层系统中显示出的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建立教学分层,为他们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比如:在课时训练中,教师出一道题,对于第一级的学生来说最好是选择题,而对其他层次上的学生要求他们将解题步骤写出来,就是对于数学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布置选择题,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将选择题作为解答题的格式解题。教学内容难易的分层决定了分层教学法的成败。如果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显示出难度梯度,那么分层教学必然会失败。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时,首先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了然于胸,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剖析和分解,将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难度设计,使其适用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像选择题到解答题之间的转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兴趣。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也不一样,设定一个合适的教学目标也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关键。

结语: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在当前的学校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利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使其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样的话,学习效果也会大大增强,同时也会促进当前教学制度的改革,实现教学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教学内容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