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优质种植措施

2018-04-08 09:17陈国庆
吉林蔬菜 2018年4期
关键词:落花苗床可湿性

陈国庆

(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辣椒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绿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也是一种很有刺激性的食物,是很多人的最爱,它的辣味能够刺激我们的食欲,对于温胃驱寒都有很大的功效,对于治疗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效果。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1 生长特点

辣椒生育初为发芽期,催芽播种后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现第一片真叶,到花蕾显露为幼苗期。辣椒适宜的温度在15~34℃之间。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发芽需要5-7天,低于15℃或高于35℃时种子不发芽。

苗期要求温度较高,白天25~30℃,夜晚15~18℃最好,幼苗不耐低温,要注意防寒。辣椒如果在35℃时会造成落花落果。地块选择要平整,浇水或排水的条件要方便。辣椒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都可以种植,但其根系对氧气要求严格,宜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透气性良好的沙性土壤中种植。辣椒生育要求充足的氮、磷、钾,但苗期氮和钾不宜过多,以免枝叶生长过旺,延迟花芽分化和结果。磷对花的形成和发育有重要作用,钾则是果实膨大的必需元素,生产中必须做到氮、磷、钾互相配合,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搞好追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 栽培技术

辣椒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番茄和茄子之间。种子发芽适温为23~30℃,低于15℃则不能发芽。辣椒幼苗要求较高的温度,温度低,生长缓慢。开花结果初期白天适温为20~25℃,夜间为15~20℃,结果期土温过高,尤其是强光直射地面,对根系生长不利,且易引起毒素病和日烧病。

2.1 整地基肥

辣椒忌连作,也不能与茄子、番茄、马铃薯等同科作物连作。栽培辣椒地块,要排水良好,排灌方便,并要求深耕。最好能做到冬耕,休闲冻土,以改良土壤,消灭越冬害虫和病菌孢子。定植前再整地,以便透气爽水。畦宽一般是1.3~1.7米(连沟),栽植2~3行。也有宽畦2.3~2.7米,在畦上横向栽植的。作畦的同时,每亩施腐熟厩肥50~80担,过磷酸钙15千克,草木灰25千克作基肥。

2.2 播种育苗

2.2.1苗床选择:苗床要选择背北向南,高燥爽水,水源方便,而且未栽过茄科作物的地块。

2.2.2苗床准备:苗床最好在伏天就深挖烤土,上面泼一层人畜粪,晒干后,盖上薄膜,防止下雨时肥份流失。

2.2.3播种:播种前床土充分浇湿,整细整平。苗床宽1.5~1.7米为宜。一般不浸种催芽。早熟种一般1月份播种,晚熟种一般2~3月播种,栽植一亩需播种75~120克。

播种后,用拌有老糠灰或煤灰的细土盖种,厚度约2厘米左右,以盖没种子为度。然后浇水,待渗水后,盖上地膜,最后用细竹竿或竹片围成小块拱架,上面覆盖薄膜,将薄膜北边用泥土压实,以利防风。两边用砖压好,以便随时揭膜,通风换气。

2.2.4苗床管理:发现开始出苗,要立即揭除地膜,否则形成高脚苗。出苗后,晴天上午9点揭开薄膜,下午4点仍旧盖上薄膜。阴雨天也要尽量通风换气。发现床土现白,秧苗萎焉,则需浇水,浇水时间一定要在上午9点~下午2点。如发现局部仍呈干象,就进行补水,使秧苗生长一致。阴雨天、冰冻天都不应浇水,否则,因湿度过大,床温降低,容易发生病害。下雪天气,可加盖草帘,草帘上面再盖一层薄膜,还可以在床内安装电灯,以利防寒保苗。

2.3 排苗

为使秧苗粗壮,根系发达,当秧苗出现两片真叶时,需假植一次,株距6~10厘米,行距12~15厘米,边排边浇水,防止秧苗萎焉,排苗床的准备、要求和管理均与播种床相似。

2.4 定植

辣椒的定植以土温15℃以上为宜,过早定植,因土温低,生长缓慢,而且落花,达不到早熟目的。定植距离,早熟品种行距40~50厘米,株距 26~33厘米,每穴 l~2株,晚熟品种行距 66~73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穴1株。选择晴天的下午定植,当天上午苗床需浇水。

2.5 追肥

辣椒喜肥耐肥,其生长期长,消耗的养分多,除定植前施足基肥外,还应在辣椒不同生长期合理追肥,以补充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总的要求是:轻施苗肥,重施果肥,挂果追肥,并注意施用完全肥料,如腐熟人粪尿、施稀粪水或尿素水等。

定植后追肥,促进发根和缓苗,利茎叶生长,以后每隔7天左右施20%~30%的人粪尿或复合肥(5~10千克/亩)一次,肥料可逐次加浓,但注意不可偏施氮肥。开花结果后,要开沟重施肥,一般亩施15千克复合肥,以后采果一次,追肥一次,可用0.5%尿素加0.5%~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提高结果数和果实品质。总之,开第一、第二批花要控肥,幼苗期和采收期要多施肥和重施肥,忌施高浓度肥、湿土施肥、中午高温施肥和清水洗。

2.6 灌溉

辣椒生育期间需水较多,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做好排灌工作。定植后浇透定根水,此后见干浇水,开花前适当控水,开花结果后要大肥大水。辣椒的灌溉一般选晴天上午10点前、下午5点后进行,如中午高温时灌水或灌水后土壤未干就下大雨,则会造成落花落叶或植株死亡。灌水宜用沟灌,急灌急排,头次窄沟,放跑马水,只湿沟底,二次水深至半沟,三次围边,水距畦面3~4厘米。此外,如雨水过多,积水应及时排除。

2.7 中耕

一般在生长前期进行,结合清除田间杂草,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免损伤根系,深度5~6厘米为宜,待苗高30厘米左右时中耕可较深,以10厘米为宜。辣椒植株高大,植株封行前中耕要结合培土,有条件的要立支柱,既可方便灌溉又可防植株倒伏。

2.8 整枝与防落花

牛角椒类,行单杆整枝仅保留分叉,打去分叉以下侧枝可促进上部枝叶的生长和开花结果,提高单株产量。甜椒类品种多采用双杆整枝法,形成二叉分叉,保留分叉及第一侧叉,以下侧枝全部去掉,少数用三杆整枝,即保留分叉、第一、第二侧枝。

辣椒生育期间遇不适宜环境如温度过高过低,雨水太多或过分干旱,施用氮肥过多,都易引起落花,生产上应改善管理条件。可应用生长调节剂,如25~30微升/升2,4-D,PCPA(对氧苯氧乙酸)或奈乙酸在开花前后1~2天喷施1~2次,对防止落花有一定的效果,但使用2,4-D时谨防药害。

3 采收

辣椒是一种多次采收的果菜类蔬菜。作鲜菜食用时宜采收青椒,约在花谢15~20天果皮转为翠青色时为采收标准,一般每隔2~3天采收一次,并要遵循少采勤采,采少留多的原则,以果压树,延长叶片有效同化时间,提高总产量。留种宜选具有品种特性、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果,待果红熟后采收,后熟,置通风干燥处阴干取种,收获期间雨水过多,应适当提早采收最下层辣椒。

4 主要病害防治

4.1 辣椒疫病

症状:茎叶果均可感病,主要危害成株。幼苗感病,茎基部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有的黑褐色缢缩并枯死。成株期多危害茎秆分枝处,初呈水浸状后变暗绿或黑色,受害处以上萎蔫折断,叶片受害呈近圆形病斑,边缘黄绿中间暗褐,未成熟果受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魔点,变褐软腐,形成僵果。疫病是辣椒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病菌借风雨传播,可重复侵染,喜高温高湿,发育适温10~37℃,最适侵入温度22℃,相对湿度85%以上。积水、定植过密、通风不良的酸性土壤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选栽抗病、耐病品种。②前作收获后及时清洁菜园,耕翻土地。③3~5年轮作。④按配方施肥。喷洒爱多收6000倍液或植定素7000倍液,提高抗病力。⑤加强田间管理。整个生育期间,促秧、攻果、返秧、防衰四次肥水不可少,雨季少浇水,高温季节暴雨后及时排水。⑥种子消毒。55℃温水浸种30分钟或清水预浸10~12小时,再用1%硫酸铜液漫种5分钟,拌草木灰,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或0.1%的20%甲基立枯磷乳油浸种12小时,洗净后催芽。⑦药剂防治:用40%乙磷铝300倍液,或25%瑞毒霉800~1000倍液,或50%多苗灵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7~10天喷一次,并结合灌根,连续防治2~3次。

4.2 辣椒炭疽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感病,发生水渍状褪绿病斑,渐变褐凹陷,病斑上有隆起的同心轮纹,上密生黑点,潮湿时病斑上有橙红色粘液,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果实感病,病斑易干缩破裂。病菌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可重复侵染,12~33℃、相对湿度87%~95%时易发病。发病最适温27℃。高温高湿、种植密度过大、排水不良、偏施氮肥、果实发生日灼时,易诱发炭疽病。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种子消毒。55℃温汤浸种30分钟或冷水浸12小时,再用1%61酸铜溶液浸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漫1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③加强栽培管理。适当的栽植密度,通风良好,防止果实日灼,配方施肥,施磷钾肥。④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可选药剂有: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等,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4.3 辣椒病毒病

症状: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四种症状。轻型花叶表现为明脉和褪绿,病株不畸形矮化,不落叶;重型花叶表现为褪绿,叶脉畸形,皱缩,生长缓慢,严重矮化。黄化型,其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和落叶。坏死症状表现为病部变褐枯死,顶枯。畸形症状表现为病株变形,叶线状,植株矮小丛枝。严重时引起落花落果。该病靠蚜虫传病或通过整枝打又等接触传播,30℃时病害严重,连作、低洼地、缺肥、长势弱的植株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①选用耐病抗病品种。②种子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洗净催芽,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喷0.1%~0.2%硫酸锌。③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育壮苗,第一分叉具花蕾时定植,增施磷钾肥,适时排灌。④早期灭蚜。苗期至定植前第一层果膨大前灭蚜防病。可选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⑤药剂防治。初期,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剂1号200~3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7天喷一次,连喷3次。

猜你喜欢
落花苗床可湿性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香葱疫病与霜霉病如何用药剂防治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过不去的过去终于过去了
落花人独立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一片落花一瓣殇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