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肺癌患者心肺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8-04-08 02:35莫辉胜蓝育林潘毓标徐云香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肋间肺叶胸腔镜

莫辉胜 蓝育林 潘毓标 韦 力 梁 剑 徐云香

(柳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四科,广西 柳州 545001)

肺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首位,每年约有110万新增肺癌患者,且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全球首位〔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但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手术创伤较大,容易影响患者免疫功能、各器官功能等,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肿瘤复发或死亡〔2〕。近年来,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在临床治疗肺癌得到了广泛应用〔3〕。本研究旨在探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肺癌患者心肺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都州市中医医院2007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62例。纳入标准:①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为肺癌〔4〕;②功能状态评分(KPS)≥60分,且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5〕;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④通过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属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者;②入院前已存在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③有药物过敏史;④患者在治疗期间依从性较差,未按规定进行检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男/女 18/13 vs 21/10例)、年龄〔(72.7±6.5)vs (72.3±6.1)岁〕、病程〔(13.4±1.9)vs (13.5±1.4)个月〕、肿瘤类型(腺癌17 vs 15例,鳞癌14 vs 1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取健侧位,行全身麻醉后,于第5肋间进行前外侧切口(约长15 cm),逐层将各层皮肤组织切开直至胸膜,将肺门周围的组织切开,将目标肺叶的动静脉及支气管进行分离,最后对患者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第7肋间处放置引流管1根进行引流,采用胸带固定方式对切口进行包扎。在术中及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

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行全身麻醉后,采用折刀位,于患者腋中线和腋前线之间的7肋间做一个小切口(约1.5 cm),然后将胸腔镜置入,对胸腔进行观察;在患者腋中线和腋前线之间3~5肋间做主操作切口(2~3 cm),同时根据手术难易程度,必要时在患者肩胛下线和腋前线之间8~9肋间做副操作切口(约1.5 cm),最后采用常规的单项式肺叶切除顺序,对患者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第7肋间处放置引流管1根进行引流,采用胸带固定方式对切口进行包扎。在术中及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

1.3观察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健康生活量表〔5〕(SF-36)进行测定。该量表主要包含生理职能(RP)、活动度(VT)、精神健康(MH)、社会职能(SF)、一般健康(GF)、体力功能(PF)、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8个方面,采用HaysRD的计分方式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证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好。心功能:采用快速免疫荧光(RAMP)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飞利浦PHILIPS)由专人对所有患者行心脏超声波检查,其中以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计算出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3次取平均值),同时在患者呼气末采用多普勒分别在主动脉瓣口、二尖瓣及最大血流处进行取样(血流与取样线夹角应<200°),测得二尖瓣口舒张起的左心室舒张早期最大血流(E峰)和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A峰),并计算出E/A。肺功能:采用由德国耶格(JAEGER)生产的肺功能仪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检测指标主要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和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并发症: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乳糜胸、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t、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3个月SF-36评分比较对照组RP、VT、MH、SF、GF、PF、BP、RE方面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LVEDD、E/A均明显降低(t观察组=9.442 2、3.555 2、3.492 8,P<0.000 1、P=0.000 5、P=0.000 6;t对照组=7.438 9、2.566 4、2.349 4,P<0.000 1、P=0.011 0、P=0.019 8),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明显上升(t观察组=3.708 0,P=0.000 3;t对照组=3.235 3,P=0.001 4),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后3个月SF-36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2%,仅1例切口愈合不良)明显低于对照组(29.03%,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1例、心律失常2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例,P<0.05)。

3 讨 论

肺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源自肺泡细胞或支气管黏膜,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6〕。目前临床上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但大多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从事的职业、是否吸烟、营养状况及大气污染等存在一定的关系〔7〕。临床上多采用肺叶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确实有效,但手术切口较大,对患者的血管及正常的神经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受限,且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长,容易造成术后呼吸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8,9〕。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术后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疤痕较小,且可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9〕。本研究结果说明,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通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以达到促进患者预后的效果,与上述报道一致。国内外文献报道,由于大部分老年肺癌患者得知病情状况之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及恐惧等负面情绪,极易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0,11〕。因此在对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关注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是疗效的重要评判标准〔11〕。

心肺功能是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而两者的能力又直接影响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临床研究显示,老年肺癌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损伤〔12〕。本研究结果提示,所有患者治疗后心肺功能指标水平能维持在一个比较良好的水平,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肺癌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有利于其恢复。

1马庆荣,李智佳,陈凯,等.胸腔镜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187-8.

2李斌,谭雪梅,袁宁,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放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18):1804-6.

3Shoji F,Toyokawa G,Harada N,etal.Surgical treatment and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de novo lung cancer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J〕.Anticancer Res,2017;37(5):2619-23.

4宋金涛,闫天生,王可毅,等.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3):249-52.

5李明学,黄晓云,刘志明,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13;33(3):1-2.

6Rajaram R,Mohanty S,Bentrem DJ,etal.Nationwide assessment of robotic lobectom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Ann Thorac Surg,2017;103(4):1092-100.

7刘日清,阮永军,刘如锋,等.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西部医学,2016;28(1):99-101,105.

8张亮.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高龄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学,2014;20(12):1992-3.

9Vinogradskiy Y,Jackson M,Schubert L,etal.Assessing the use of 4DCT-ventilation in pre-operative surgical lung cancer evaluation〔J〕.Med Phys,2017;44(1):200-8.

10吕宾,胡德宏,卢恒孝,等.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5(1):50-3.

11Yang HX,Woo KM,Sima CS,etal.Long-term survival based on the surgical approach to lobectomy for clinical stage Ⅰ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omparison of robotic,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and thoracotomy lobectomy〔J〕.Ann Surg,2017;265(2):431-7.

12丁长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89-90.

猜你喜欢
肋间肺叶胸腔镜
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肋间痛的研究进展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128层螺旋CT显示肺叶间裂的最佳重建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意义
桂枝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肋间神经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