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液流变学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4-08 02:35黄起东刘伟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太极拳黏度血液

刘 涛 黄起东 刘伟忠

(绥化学院体育系,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头晕、头痛、呕吐、疲劳、心悸等症状,患者的血液常具有不同程度的浓、黏、聚、凝状态,这种状态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其中微循环障碍更严重〔1~3〕。所以,高血压的治疗不仅在于控制血压,更在于保护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管重塑,减少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也有研究表明,中枢调控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4〕。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强身健体的功效早已经被人们熟知。本文从血压、血液流变学及远期生活质量三个方面探讨太极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绥化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纳入标准:(1)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为诊断与分级标准,Ⅰ级高血压:收缩压(SBP)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99 mmHg,Ⅱ级高血压:SBP 160~179 mmHg和(或)DBP 100~109 mmHg;(2)入选患者均符合自愿知情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平时运动锻炼等行为均无规律,无特异性。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2)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3)不适宜运动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各35例,运动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60~65岁,平均(62.4±2.4)岁,病程2~6年,平均(3.3±0.3)年,Ⅰ级高血压12例,Ⅱ级高血压23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61~66岁,平均(63.1±2.1)岁,病程2~7年,平均(3.4±0.5)年,Ⅰ级高血压15例,Ⅱ级高血压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准备所有患者全程研究周期为18个月,其中前6个月在院治疗。研究前5 d所有患者进行药物洗脱,并请太极拳老师统一教授运动组患者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推行的24式简化太极拳,向患者说明太极拳运动的方法、目的与意义,强调坚持锻炼的重要性,以保证动作、姿势、频率、意念的一致性,同时营造愉悦和谐的研究氛围;运动组出院后维持在院期间的运动标准。

1.2.2基础治疗方案两组均进行一般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西拉普利(2.5 mg/d)控制血压。研究期间患者均不服用降脂药物、活血化瘀类中药等其他影响血压和血脂的药物,不进行其他运动。

1.2.3运动方案运动组有组织地进行24式简化太极拳运动,每天早上6∶30 ~ 7∶30运动一次,运动时间40~60 min,运动靶心率为最大心率的70%~80%。运动的具体内容:准备活动10 min,如散步、徒手操;太极拳运动30~50 min,大致重复4~6遍,其中达到靶心率的总时间控制在25 min左右,后休息10 min将心率调整至正常水平。运动全程应无不适感,无剧烈粗喘、头晕脑胀等现象,运动结束后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轻松自如。

1.3观察指标

1.3.1血压测定使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所有患者研究前与研究6个月后的24 h动态血压(SBP、DBP)状况。在监测期间不服用任何药物,也不进行运动锻炼,叮嘱患者不要有剧烈的情绪变化。血压的测定方法: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约能容纳二指,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5 cm,气袖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自动充气测压。监测时间:6:00 ~ 22:00,每30 min测量1次;22:00~6:00,每60 min测量1次,全程连续监测24 h。

1.3.2血液流变学检测于研究前、研究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坐位采血,抽取静脉血8 ml,采用肝素抗凝,在4 h内完成检测。全血黏度(ηb,低切10 s-1,高切120 s-1)和血浆黏度(ηp,10 s-1)使用旋转式黏度计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温氏法)、血细胞比容(HCT,温氏法),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R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及全血还原黏度(ηre,低切10 s-1,高切120 s-1)。

1.3.3并发症统计记录所有患者并发症情况,包括心力衰竭、肾功能损害、脑出血。

1.3.4远期生活质量评价研究6个月后,所有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1年。根据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社会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活力及总健康,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24 h动态血压比较研究前两组24 h动态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6个月后两组24 h SBP、DBP均明显下降,且运动组的24 h 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24 h动态血压比较

与研究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2.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研究前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6个月后对照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运动组ηb(10 s-1,120 s-1)、ηp、ESR、HCT、RAI、ηre(10 s-1,120 s-1)均较研究前显著降低,且运动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运动组EDI较研究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变化

2.3并发症统计运动组心力衰竭(0例)、肾功能损害(1例)、脑出血(0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例、6例、4例,χ2=9.720、8.040、9.720,均P<0.05)。

2.4两组生活质量比较研究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研究前与随访1年后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运动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社会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活力和总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前,且运动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研究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n=35)

3 讨 论

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共同存在,可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造成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器官衰竭〔5,6〕。高血压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慢性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7,8〕。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传统拳术,阴阳辨证理念是其核心思想,并结合了中医经络学、古代吐纳术的优点〔9,10〕。

从血压方面来看,太极拳强调全身放松,它不仅要求躯体放松,而且更要求大脑放松。在大脑的调节下,神经与肌肉放松,全身小动脉舒张(高血压主要表现小动脉收缩),缓解了小动脉壁的硬化。这样血压随之下降,并趋于正常。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出研究6个月后,进行太极拳运动的患者比单纯常规治疗的患者能更好地降低血压,维持血压稳定。

从血液流变学方面来看,血液的流变性、黏性切变应力和切变速率发生变化是高血压根本病因。全血黏度的变化可影响外周阻力,进而影响血压,同时全血黏度又受红细胞的聚集性与变形性影响,聚集性主要影响全血低切黏度,变形性主要影响全血高切黏度〔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初步分析为太极拳运动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升高氧张力,同时增加红细胞内的ATP活性。血液黏度降低可提升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提升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太极拳运动作为一种温和的有氧运动,能增加血浆容量,稀释血液,降低全血黏度。

从远期生活方面来看,太极拳运动要求精神专一,全神贯注,意动身随,其宗旨是“以静制动,虽动犹静”, 动与静结合的锻炼方法,可使全身肌肉均匀交替收缩与放松,也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长期坚持,可逐渐消除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以及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同时升高舒张血管的活性物质,如组胺激肽类,开放大量的毛细血管,减缓血管狭窄堵塞等症状,预防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改善了血管的外周阻力,缓解了动脉管壁的粥样硬化病变,增加动脉顺应性,降低血压〔12,13〕。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改善不只是生理层面的,更是心理层面的。太极拳运动常在空气新鲜、氧气充足的环境中进行,可以促进人体的有氧代谢,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太极拳也能促进释放内啡肽,该物质能消除老年人常有的负面情绪,可以平复心情、调节情绪、舒缓紧张、充沛精力,运动后感觉轻松愉快,调节心理平衡,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14〕。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39(7):579-616.

2雷洪强,高楚涵,朱威,等.运动疗法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4):6789-92.

3Ameta K,Gupta A,Kumar S,etal.Essential hypertension:a filtered serum based metabolomics study〔J〕.Sci Rep,2017;7(1):2153.

4康玉明,李宏宝,齐杰,等.高血压中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1):1-6.

5沈小雨,章代亮,吕君玲,等.太极拳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1):1298-300.

6Lai CL,Xing JP,Liu XH,etal.Relationship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risk factors with different target organ damag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J〕.Chin Med J (Engl),2017;130(11):1296-302.

7蔡晶晶,杨建全.快步走联合太极拳锻炼对老龄脂肪肝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研究〔J〕.肝脏,2015;20(7):564-6.

8胡利勋,杨建全.健步走联合太极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14):2053-5.

9朱欢,覃林,李荣娟,等.24式太极拳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3):737-8.

10郑永才,陈亮,杨建全.太极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影响系统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4):143-6.

11Völz S,Svedlund S,Andersson B,etal.Coronary flow reserve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J〕.Clin Res Cardiol,2017;106(2):151-7.

12解会娟,白彩琴.太极拳干预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气体信号分子机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2):51-4,63.

13金昊雷,庞佳佳.太极拳对原发性Ⅰ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3):224-7.

14魏叶红,陈建英,吕翔燕,等.同伴太极拳练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5;14(8):752-3.

猜你喜欢
太极拳黏度血液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等行业标准批准发布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