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曲演唱中对歌词的几点认识
——不能重“声”轻“词”

2018-04-08 07:08黄小荣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吐字咬字嗓音

黄小荣

(湘潭市群众艺术馆,湖南 湘潭 411100)

歌声随着时代的跨越式前进、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其紧跟着的也是与时俱进。

什么是歌唱?就是人通过以自己的嗓音,对歌曲进行一种再现,或称之歌曲的演唱。

什么是歌曲?由歌词和曲谱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词与曲是一一对应的。歌曲是被人声照本宣科来表现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及载体。

一、歌词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任何一首歌曲的演释,必须依托“词”来表达。歌词虽说是诗歌中的一种,如果一旦谱上旋律,故已称其为歌曲。那些没有谱曲的诗或词仍旧叫诗或词。由此可见,歌词是歌曲旋律产生的依据,演唱中还是一种通过咬字吐字来承载和抒发情意的工具。

(一)歌词之中的“声”

在歌唱中,人们往往是特别注重人的嗓音。在声乐专业的学习中,一旦涉及歌唱,女声都将希望自己能有一副似“百灵”、“翠微”般的歌喉,而男声则渴盼有一副浑厚如钟、磁性雄声或者高亢、明透柱的嗓音。有大多数人认为:一个歌手如果有了好歌喉,就有了歌唱的一切。他们在歌唱中,时时盲目追求音质的饱满,音色的韵美动听,旋律的流畅起伏,动律的丰富“电”人;还有的人认为:只要把美好的嗓音、起伏地旋律送给了听众,就以为圆满地完成了歌唱。应该说这种错误的观念只会给正确的歌唱带来长期的危害。殊不知,歌唱的构成:人声、旋律、歌词三者交织,作为人声的‘声音’确实重要、旋律的‘声音’也重要,但是,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种‘声音’,那就是歌词的‘声音’。因为歌词是旋律的源。假如把歌曲的词拿掉,那么,这个歌曲就不是歌曲了,就成其为纯音乐作品了。所以说:我们如果把歌曲中的曲调视为歌的生命的话,那么,歌词就是歌曲生命中的灵魂。人的声音也就是一个歌曲再现的工具而己。以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在歌唱的时候,普遍存在着一种不良的现象,即:重“声”轻“词”。

很多情况下,歌唱者,常常只注重嗓音音色的优美,旋律音的流畅和动律韵味十足,却根本不在乎歌词的重要性。以至,歌手在歌唱时,是“音清”而“字浊”。此处所讲的“音 ”是指旋律之“音”,人的嗓子之“音”;“字”指的就咬字吐字之“声”。试想,由于演唱者在歌唱中歌词吐不清晰,其结果将会使听众茫然,或无动于衷,或开小差去“走私”,将演出现场,变成菜市场,又怎么能够达到歌唱的初衷和目的呢?!

记得前些年,中国京剧界做了一件匪夷所思而大胆的实验:那就是为了要把中国的国粹京剧推向世界,走上国际舞台,居然把中国京戏的台词和唱腔全都改成了英语,赴美国和欧洲各国进行了广场性巡徊演出。由于语言曲调风格的“差异”,纵然,你是用上了“标准”英语,其结果,外国人还是听不懂一句台词和唱腔。当随团的中国记者频频采访老外时,外国人的回答是:“你们表演的是什么,根本就听不懂,看不懂,只是觉得猴子表演比较好玩”。他们把我们的国粹,当做围观看“猴把戏”,比做小朋友过“家家”了。 可见,如果你的歌词让人听不懂,无论你的艺术是阳春白雪,还是下泥巴人,岂不是“悲惨世界”吗!

很多声乐爱好者和学子,经常花大量的时间去训练发声,苛求达到声音上的最完美,只要是谈论交流发声,他们就特别兴奋地展示自己的声音有多么的“亮”、“厚”、“浑”,音域有多么的宽,气息支撑又是多么多么的好;发音的位置是前又是后的,什么“关闭法”、“面罩音”、“声区过渡音”,在美声唱法上的“通”、“透”、“松”……哇!不得了啦。那本应关心到的很重要的咬字吐字和对歌词的语境理解探幽,以及对歌词的轻重和逻辑的把控,都将至于脑后或者轻描淡写或者含糊其词。由于他们很少对歌词的理解,很少认真训练歌词的咬字吐字的“过程”,以至在歌唱时,字不能正,腔不能圆,让听众听之后,不知道他在唱些什么。

(二)歌词中的“情”

为什么有些人的歌唱,娓娓动听反而不感人?而有些所谓的“烟酒”嗓音,似乎有“吸星”大法一样紧紧吸着听众跟他随情所动。前者就是那种有“声”而无“情”,求“声”不求“情”的歌唱之躯壳。后者属于那种以“情”带“声”,以“声”促“情”,以“情”促“声”的声情并茂。“声”是形式,“情”是目的。“情”靠什么作为载体?可以肯定回答说,靠的是“词”。可见,再一次证明“词”在歌曲中的重要性。歌词既是歌的故事、人物的情感,亦是歌曲作品的内涵与灵魂。常言说:“活着的人没有了灵魂就如同行尸走肉。”这种比喻就是对歌唱时没有感情,没有灵魂的评定。有人说“歌唱”是声音的艺术,这话没有错,在歌唱中“声音”肯定是第一位的。“无声不歌”、“无声不语”,但是这个“声”,不仅只是指人的嗓音的“声”、旋律的“声”,千万别忘了这个“歌”和“语”的“声”,都是“情”的声,是“情”依托歌词这个载体通过人声来表达。在歌唱时歌手光有了动听的人“声”,而没有动听的词的“情”声,那么,可以完全把这个歌唱视为在无心练声或在“无病呻吟”。

所以说歌唱时的歌词之“声”,尤为重要,严格地说,“歌唱”就是通过歌唱者把词、曲作者的情感真切地唱出来。

二、了解歌曲中歌词的“意”

要想通过歌唱来传情达“意”,或唱出歌曲中的感情,那么,就必须对词“意”进行分析研究,深挖词意的真实所在,灵魂所在。歌词是作者对事物感触、感动、感悟之后的表达,是创作者发自内心的思情。词“意”中装满着歌曲里的意境和情趣的。但凡好的词“意”都是反映民众社会,民众生活,民众感情,而且还能引起普遍民众共鸣。它概括有以下特点:

1.它有真实性。人生一场戏——舞台小天地,天天有故事,事事皆感情。社会大舞台,风情千万种,百态纵横,无奇不有。歌词反映的就是这场戏,就是那些生活的错综复杂、酸甜苦辣、恩爱情仇。

2.有画面感。歌词,一般都是有画面感的,因为歌词无论是直言其意或是立象尽意的诗情画意的描绘,这本身就是“画面”的主要构成。“江山如画、事事如图”,而且“词”所构织的画面都是我们生活中最真实、最真情的那些生活琐小事情,把这些一个个很小的期望、诉求和写照组成起来就成为了一串串人生的追求和展现的“蒙太奇”,使它们能折射大情怀、大哲理。换言之,歌唱就是通过词“意”唱出社会、唱出人生、唱出感情、唱出“画面”。

3.表明人生态度。歌词就是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歌词中写的点点滴滴,就是词作者对生活提出了众多人的思想和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4.歌词里的社会功能。当然,前提是词“意”,必须是大众的心理和感情,并且能得到大众的认同。哪怕它反映的只是社会面貌的某个层面,或“冰山一角”。

5.歌词技法。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写给谁唱?(1)为谁写?是写给工人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还是写解放军的《一、二、三、四歌》、《打把归来》;是歌颂我们党的在不同时期的几位关键性的领导人《在烂灿的阳光下》;还是儿歌《鲁冰花》?由于对象不同,内容不同,以致说话的语气和情感的表达方法自然也就会不同了。(2)写什么?虽然歌词本身作了回答,但那只是一些表象。在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这就需要去挖掘其词“意”的“潜台词”与真实的内涵。(3)怎么写?分层次、明主题、述语境、突重点。(4)写给谁唱?是写群众性唱的通俗歌,还是写给专业歌唱家唱的艺术歌,这些在情感的表述上、手法上也是有区别的。群众性歌曲的歌词,具有普遍性,《天上太阳红彤彤》、《学习雷锋好榜样》,事件单一、情感单一,词语朗朗上口;如果是给专业的歌唱家写,即使事件单一,但是,在情感上、手法上,层次多、表述也多,比较富丰,如:《孟姜女》、《斑竹泪》、《清粼的水蓝莹莹的天》、《断桥遗梦》。

从词“意”创作的来源,一定是跟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品极其富有生活中的人性化和人情味。

三、在歌唱中传达歌词的“声”

这是歌曲“情”的表白与传递,也是“词”的“意”,“字”的“声”,是歌唱的最终目的。如果想要较好地做到这一点,除了有“声”的训练基础,还必须攻克“咬字与吐字”的这个难关。否则,“词”吐不清,是无法把一首歌唱好,甚至还会让听众由于听错字而产生歧意。(不过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由于演唱风格不同,确实存在着它的咬字吐字不能严格遵循汉语的发声,比如,美声唱法的吐字“父”(fu)唇齿音就得归韵到(f-o)“喔”韵音上。还有中国各地方戏的地方语言等,均存在着这些特殊现象。)

“词清字正”中的“字正”指的就是咬字与吐字准确性,发音是否清晰,语音是否准确,咬字与吐字是否优美动听,这些都将关系到歌唱的成功与否。哪怕是歌者有着“风情万种”、“情深意切”或“恨海情仇”的“走心”表演,但终究,失于咬字不正、吐字不清,使观众听众听不清,故不能“听真切”,也不能“随之动”。如此这般,歌者的“用情走心”都将付之东流。当然,如果要做到“词清字正”,还应认真学习歌唱中的咬字吐字的规则——“咬字”、“出字”、“归韵”。即:“咬准字头,延长字腹,收清字尾”,认真完成好咬字吐字的“过程”,认真做到每一个字的准确清晰和词意的传递。

综上所述,歌唱中不可重“声”轻“词”,只有在歌词的“词清字正”的前提下,歌唱者的歌声才会动听、才会词情达意、才会感染人、才会震撼人。

猜你喜欢
吐字咬字嗓音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2016年第七届友谊嗓音疾病诊治高级研讨班暨首期北京友谊医院嗓音检测和嗓音训练学习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