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烟区密集烤房综合利用发展食用菌的实践与思考

2018-04-09 06:47程思逸黄慧敏施伟平苏德明沈少君邱志丹郑建荣郑永枝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漳平市综合利用食用菌

程思逸 黄慧敏 施伟平 苏德明 沈少君 邱志丹 郑建荣 郑永枝

摘要:阐述了漳平市烟区利用密集烤房发展食用菌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漳平烟区利用烤房发展“烤烟+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漳平烟区实际,提出了促进利用密集烤房综合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措施,旨在为各地烟农增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密集烤房;食用菌;综合利用;漳平市

中图分类号:S646:S625(574Z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04-008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04.022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us i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Intensive Curing Barn in Zhangping Tobacco Growing Area

CHENG Si-yi1,HUANG Hui-min1,SHI Wei-ping1,SU De-ming1,SHEN Shao-jun2,

QIU Zhi-dan2,ZHENG Jian-rong1,ZHENG Yong-zhi1

(1.Zhangping Branch of Longyan Tobacco Company in Fujian Province,Zhangping 364400,Fujian,China;

2.Longyan Tobacco Company in Fujian Province,Longyan 364000,Fujian,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us industry using intensive curing barn in the tobacco farm in Zhangping city was discribed. The advantag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lue-cured tobacco + edible fungus" industry in Zhangping tobacco growing area were analyzed.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us industry by using the intensive barn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come increase of tobacco farmers.

Key words: intensive curing barn; edible fungu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Zhangping city

密集烤房作为烟叶烘烤的主要设施,由于烤烟烘烤周期较短,导致密集烤房全年有70%左右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这在各地烟区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资源闲置浪费比较严重的共同表现[1]。如何提高烟叶烘烤设施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发展相关产业,谋求烟区更大的综合效益,已成为各烟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利用密集烤房培育食用菌的研究较少[2,3],为此,课题组分析了福建省漳平市烟区利用密集烤房及其附属设施发展“烤烟+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意义,提出促进利用密集烤房综合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措施,以期为今后漳平烟区进一步挖掘利用密集烤房发展“烤烟+食用菌”产业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1 漳平烟区“烤烟+食用菌”产业现状

漳平市屬于福建省龙岩市的一个山区县级市,常年种植烤烟1 000~1 350 hm2,其他主要经济作物有食用菌、茶叶、毛竹等传统种植业。近年来,漳平烟区种植模式主要以烟-稻、食用菌-稻为主,仅种植香菇生产规模就达1 000万棒以上,年产干菇约850 t,种植烤烟和食用菌是烟农的主要收入来源。

利用闲置烤房栽培食用菌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4]。漳平烟区目前拥有密集烤房957座,烤房群多,设施完善。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促进烟农增收的要求,漳平烟区借助当地食用菌产业优势,探索利用烤房培育食用菌,为提高烤房利用率、增加烟农收入寻求新的出路。2014下半年以来,漳平烟区先后开展了烤房内栽培茶树菇、毛木耳的试验,为烤房及附属设施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生产借鉴。

2 漳平烟区“烤烟+食用菌”产业的主要做法

2.1 积极宣传,政策引导

为落实好烤房综合利用,促进烟农增收,漳平烟区以烟农自愿开展为原则,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出台文件等方式,深入宣传密集烤房综合利用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广大烟草职工和群众的认识,把密集烤房综合利用作为农民增收、壮大烟农合作社经济的重要渠道,把发展食用菌放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打造漳平农业特色的高度,与烟叶生产和基地单元建设同步规划、同抓落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推行烟叶生产设施综合利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2.2 依托平台,能人带动

依托烟农合作社平台,以烟农为主,将有意向参加该项目的烟农组成一个群体,本着风险自担的原则,开展菌袋采购接种、烤房走菌丝、田间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用工管理等食用菌生产栽培流程。由烟农合作社在烤房综合利用项目团队中挑选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威望较高、诚信度好和有经验的管理者,担任项目实施“先锋”,发挥承上启下、中间纽带的重要作用,负责协调烤房群、协调食用菌种植户、指导督促栽培技术落实、示范项目全程跟踪记录等工作。

2.3 规范运作,健全设施

一是签订烤房培育食用菌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义务;二是根据烤房群的不同特点,测算改造所需材料,由烟农合作社组织实施密集烤房技改,烟草管理部门予以补贴,健全已有的设施;三是由烟农合作社、烟草管理部门共同参与,落实菌袋的规范摆放,清点落实烟农培育食用菌的数量,统一造册登记,按规定扶持标准予以补贴。

2.4 完善模式,严控技术

首先督促烟农做好烤房培育食用菌的前期准备工作;其次把好前期烤房培育食用菌的技术关键环节;最后落实中后期田间生产的规范技术,确保产量、质量的提高。2015年漳平烟区开展的烤房培育香菇菌棒项目和烤房烘烤加工技术实施效果良好,该技术还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5 多方互动,产销结合

烟草公司、烟农合作社与种植户三方互通信息,充分利用福建省烟草多种经营机构—福建海晟连锁营销发展有限公司的销售渠道进行精包装销售,同时由烟农合作社统一联系集团消费、土特产商店订购、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等销售方式,辅以微信、微店等电商方式,实现产品多渠道投放,扩大销售出口,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3 漳平烟区“烤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3.1 经济效益

3.1.1 降低生产成本 2016年漳平市赤水镇烤房综合利用与常规生产种植香菇方式投入成本比较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烤房综合利用方式的菌袋投入成本减少了0.08元/袋,原因是由于烤房群周边环境卫生较好,烤房综合利用方式比常规生产香菇方式的杂菌感染率减少3%左右,提高了菌棒的利用率;同时由于烤房群基于拥有现成晾烟棚,对比常规生产不需要重新搭建大棚,只需安装好塑料布、遮阳网和水管等简易设施即可,节省了设备投入与人工成本,对比常规生产减少了0.17元/袋的总成本投入,说明密集烤房综合利用方式培育食用菌对烟农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1.2 促进烟农增收 2016年漳平市赤水镇烤房综合利用与常规生产种植香菇方式产出效果比较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烤房综合利用种植香菇方式的销售总收入为37万元,除去31.78万元的成本,烤房综合利用种植香菇方式的总利润为5.22万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16,对比常规生产增加了2.7%;平均每袋收益为0.75元,对比常规生产的0.59元增加了0.16元,增收效益十分可观,折算1万袋/667 m2,则烤房综合利用种植香菇方式比常规生产香菇方式增加效益1 600元/667 m2。

通过利用密集烤房及附属设施培育食用菌,可提高菌棒利用率5%以上,相比常规生产具有成本下降、收益增加、投入产出比提高等优势,平均增收0.16元/袋,按照每座烤房培育食用菌4 000袋计算,每座烤房培育食用菌可增收640元,烟农的户均纯收益由0.49万元增加至1.3万元,增长幅度高达165.31%,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3.2 社会效益

3.2.1 提升效率 通过开展利用闲置烤房栽培食用菌项目,密集烤房在闲置期得到了充分利用,改变了密集烤房建造成本高但利用率低的现状。开展该项目后,农户无需对密集烤房进行大改造,也没必要在烘烤结束后拆卸控制仪器,而是继续使用这些设施设备调节烤房群内的温度和湿度,加强了闲置期间对烤房的管护,同时能创造有利于菌丝快速生长的暖湿小气候,为食用菌的生长创造合适的温度、湿度条件。

3.2.2 优化产业 目前食用菌产业作为一项成熟的产业链,前期材料费用投入大,使用时间短,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项目的持续发展。利用密集烤房及附属设施培育食用菌能节省部分材料费用,而且场所较为宽敞,菌棒的堆放、翻堆整理便于操作,堆放数量较多,也可以减少占用良田面积,优化烟田的合理布局,为提升烟叶质量创造了条件。

3.2.3 良性对接 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密集烤房及其附属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发展辅助产业,拓宽了烟农合作社及烟农的增收渠道,增强了自我“造血”功能,提高了烟农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促進烟农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烟草公司与烟农合作社、烟草产业与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对接,既丰富了当地食品的供应,又解决了密集烤房闲置时间长的问题。并且利用密集烤房+稻谷烘干器烘烤加工香菇,也在当地形成了一套利用密集烤房烘烤加工食用菌的技术体系,该研究成果已获国家专利[5-7]。

3.3 生态效益

3.3.1 实现废物利用 食用菌菌渣可作为有机肥源、土壤改良剂等,对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改良土壤具有显著效果[8-13]。2016年漳平烟区探索研制了以食用菌菌渣为主体原料的功能性有机肥,并生产了500 t供烟叶生产使用。生产结果表明,配施该肥料可以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增强烤烟根茎病控病效果、提高烤烟产量、质量,实现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同时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安全肥源[14]。

3.3.2 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活的源泉,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来说,土地在社会、生态和精神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漳平烟区目前共有密集烤房957座,若在闲置时全部用于培育食用菌,可减少土地占用约7 hm2,通过土地流转到有能力、机械化水平高的农户或组织手中,能提高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有效提高土地使用率。

4 问题与探讨

4.1 管理方面

部分密集烤房群存在“村建户管”的现象,烟农往往都是单打独斗,随意在密集烤房群内堆放煤炭等杂物,造成环境较脏乱的情况,容易造成杂菌污染。

4.2 安全及搬运方面

因部分农户住处与密集烤房群存在一定距离,增加了食用菌菌棒搬运装卸工作量,同时由于担心菌棒放置于密集烤房群容易失窃,部分农户不愿意在密集烤房群进行食用菌培育。

4.3 品牌体系建设

目前部分烟农种植食用菌存在跟风种植现象,缺乏科学种植食用菌的技术;同时烟农的食用菌销售议价能力普遍较差,无话语权。因此,有必要加强指导,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树立品牌,促使营销手段多样化,烟农利润才能实现最大化。

5 讨论

5.1 以烟为主,择优选择

综合利用烟叶设施培育食用菌现阶段必须坚持以烟为主的原则,不能影响正常的烤烟生产。因此,在选择适宜的食用菌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保证与烟草利用烟叶设施时间不冲突,二是保证所选择的食用菌在烟叶设施闲置时有足够长的生长时间。

5.2 发挥优势,助力增收

一方面充分发挥福建海晟连锁营销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熟销售平台优势,在海晟门店全面投放产品;另一方面由合作社牵头,串联各方资源,形成一条潜力巨大的产品销售链,将地方小产品做成大品牌,为烟农增收添砖加瓦。

5.3 创新模式,合作共赢

农户通过利用闲置期间的密集烤房进行食用菌培育可达到增收目的,这对于烟农合作社来说也是一种有效拓展经营范围、增加经营效益、扩大经营规模的创新。此模式改变了之前农户单打独斗、小户经营的形式,以合作社组织带动产业发展,从而带动烟农增收。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独立自主的作用,以烟农合作社为载体,带动烟农参与到生产经营中来,健全产业链,达到在合作社取得发展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烟农增收的双赢效果。

5.4 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要从制度上对烤房综合利用的年度目標任务、运作模式、组织保障等做出明确界定,保障项目的严肃性,同时还要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和科学的工作进度表,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如组织管理方面,建议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在烤房群建一间无菌接种室,直接将消毒好的菌棒运到烤房接种,减少一道搬运环节,达到省工的目的,既可以用于接种,又可以作为烟叶烘烤休息室使用,一举多得。

5.5 配套技术,提质增效

密集烤房培育食用菌技术易懂易学,烟农很容易就能掌握,但在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要通过烟农合作社牵头,依据漳平市现有情况,尽快制定出一套符合生产实际的技术规范,并根据食用菌生产环节制定详细的生产技术培训计划,定期召开技术培训会,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烟农的食用菌种植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蒋江春,贾少成.综合利用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设施[J].湖南烟草,2010(1):35-36.

[2] 张士义,唐义平,刘 娜.我国目前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及方向[J].农业经济,2007(6):23-25.

[3] 卢 敏,李 玉.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21-3124.

[4] 梁瑞娥.利用闲置烤烟房栽培食用菌增加农民收入[J].广西农学报,2005(6):59-61.

[5] 沈少君,曾文龙,蓝周焕,等.一种可复合快速实现功能转换的烤烟房[P].中国专利:ZL20152010490,2015-02-13.

[6] 沈少君,曾文龙,高友峰,等.一种可综合利用的烤烟房[P].中国专利:ZL20152010490.1,2015-02-13.

[7] 沈少君,曾文龙,林雷通,等.一种可快速转换利用的烤烟房支架[P].中国专利:ZL201520105760.9,2015-02-13.

[8] 王 莹,马宏伟.食用菌废渣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J].吉林农业,2013(1):59-60.

[9] 栗方亮,王煌平,张 青,等.菌渣对土壤性状和作物的影响及其再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3):100-106.

[10] 贾 明,陆建忠,尹 君.菌渣直接还田对设施大棚内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初探[J].食用菌,2012,34(3):67-71.

[11] 万水霞,朱宏赋,蒋光月,等.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情况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47-248.

[12] 董雪梅,王延锋,孙靖轩,等.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13,32(6):4-6.

[13] 卫智涛,周国英,胡清秀.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J].中国食用菌,2010,29(5):3-6,11.

[14] 程思逸,解彩君,陈德清,等.配施菌渣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2017,48(2):15-19.

猜你喜欢
漳平市综合利用食用菌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福建省漳平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刘枝昌
漳平市西溪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