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生命启示”有绝招

2018-04-10 12:07孙金花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感悟到蚯蚓奇迹

孙金花

台湾作家杏林子说过: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就是一桩奇迹。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为砖缝里顽強生长的小苗喝彩,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的震撼,被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所感动。对于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我们随时会有新的解读。如何写好生命的启示这类习作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两种写作方法。

【片段一】

一天,我跟父亲来到河边钓鱼,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一条蚯蚓——爸爸的鱼饵。爸爸把一条蚯蚓分成了两半,我一直觉得被分开的蚯蚓,肯定死了。没想到分成两半的蚯蚓居然还在动,于是我做了个实验,将两半蚯蚓放在地上的枯树叶上,看看等下“它们”是不是还是活着,结果一直到我们钓鱼结束,被分开的蚯蚓居然都还活着,被分开的伤口也愈合了。我想蚯蚓都这样了,还能重新再生长,这就是坚强的生命呀。

在这个片段中,小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得知了蚯蚓有再生功能,而这种生命的再生在我们心中正是活生生的例子,体现了蚯蚓这条小虫子对生命的热爱。即使身体被分开,也会让自己的生命延续,重现新的生命体。如果小作者不通过观察,亲身经历,怎会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感悟到这个片段通过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结合自己的感悟来体现“生命的坚强”,我们把这种写法总结为“观察现象+感想”模式。

【片段二】

我读过一个故事:有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医生判定她活不过6岁。但她坚强地活了下来,并考上了美国加州大学,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是什么信念促使着黄美廉活下来呢?想了很久我才明白,其实是靠自己对生命无限热爱的信念,即“我要好好的活下去”,这就是她对生命的珍视。我知道了人的生活是要创造的,用心创造,热爱生命,永不言弃,我们的生活肯定会更美好。

这段话是讲述了一个患病女孩儿,6岁时曾被医生判了死刑,却靠自己的信念,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而且活得更加精彩。让小作者对此有了感悟。从而感悟到“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这种好好活下去的信念让女孩有了新的生命,新的生活。这种写法就是“故事+感悟”的模式。

通过上述片段的赏析,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感悟。要写好“生命的启示”,首先要明确你对生命的理解,把范围缩小,才好确定主题;定好主题后,你需要做的是搜寻与主题相关的素材,然后按照上面的写作模式来搭建框架,最后认真地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猜你喜欢
感悟到蚯蚓奇迹
哲理情思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什么构成了奇迹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
第一次扫墓
Thoughts In The Winter
奇迹并不存在
蚯蚓家的惊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