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下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研究

2018-04-10 06:23金玉玲孙浩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特色

金玉玲 孙浩

4.0时代下的乡村旅游特征包括乡土性、生态性、文化性、体验性和经济性。如何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扶贫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准分析旅游资源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对乡村旅游最好的诠释。

(一)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农业景观、聚落景观、民俗文化景观。农业景观具有生产性、生态性、审美性,具有高度的文化审美价值。聚落景观具有整体性、独特性、传统性,反映当地人的居住方式。民俗文化景观因乡风民俗、乡村生活文化形成的乡村传统节日、乡村饮食文化和传统礼仪文化等,这些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打造成独特的乡村旅游产品。

(二)通过乡村旅游资源价值满足游客需求

乡村旅游资源价值主要表现在知识价值、审美价值、休闲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乡村中的山水树花、鸡鸣犬吠等让游客获取乡村知识、开阔视野,可以使都市游客回归乡里,放松身心,寄情于山水,满足了游客求知、审美、休闲娱乐的需要,同时通过参与乡村的节庆、农耕、工艺制作等活动满足游客体验感、参与度、社会归属感。

二、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是制约和影响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

(一)挖掘乡村文化主题,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文化主题强化度是评价一个景观市场影响力的重要因子。乡村旅游资源是通过各类景观体现的,具有乡村特质、农业活性、休闲特色。景观可以复制,文化主题却是难以复制的。深度挖掘文化主题,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二)创新设计,打造特色产品

通过对外部环境、规划设计、产品组合开发等措施,打造重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在产品设计中突出乡村性、生态性、休闲型,产品体系可以分为:考察型、观光型、体育性、休闲型、娱乐度假性。

(三)深挖情怀,做好“乡愁”文章

乡村旅游中的 “乡愁”是由山、水、煙火等看得见意象和看不见的意境组成的,是游客最重要的文化体验。扶贫规划工作坚持文化第一,文化挖掘坚持特色第一,必须始终坚持让“乡愁”带着社会、文化因素融入规划的“底线”。

三、合理规划旅游产业要素

乡村旅游产业要素规划主要包括食、宿、购、娱等方面的规划。乡村餐饮规划坚持“大众集中、特色分散”的原则,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餐饮体系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食品产业,打好“生态牌”。乡村旅游住宿规划可以进行升级改造原有的、保留当地特色和功能完善的、适当考虑增加乡村高级别旅游的住宿设施。乡村旅游商品设施设计主要体现文化内涵和生态性,便于携带,包括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宣传品、日用品。乡村旅游娱乐活动规划遵循“寓教于乐、悦心悦志、因地制宜、把握方向”理念,整理挖掘区域内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和风俗习惯,打造游客喜欢的文化娱乐产品,同时完善娱乐配套设施。

四、科学制定开发模式,融入“造血”功能

推进4.0时代乡村旅游发展,必须科学地制定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目前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著名景区模式、自然生态旅游模式、民俗风情体验模式、古村保护开发模式、养生休闲度假模式、品牌节庆疗养模式以及特色产业聚集模式等七种模式。在扶贫规划中制定开发模式要融入“造血”功能,涉及资金筹集、人才培养、环境选择、条件创设、文化挖掘与代际资源等方面。

五、增强整合营销意识

(一)文化意识促品牌

旅游市场的竞争既是产品和价格的竞争,也是文化上的竞争。乡村旅游同样需要以文化吸引游客、保持游客、赢得游客。因此,扶贫规划中涉及的乡村旅游开发就要做到在构建乡村文化价值链、产业链时,让文化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各种利益关系紧密结合,形成游客消费的认同感,从而树立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二)产品意识出精品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在资源普查、综合比较论证的基础上,对资源条件好的乡村地区进行优先开发,深挖乡村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文化品位高、亮点突出和游客重游率高的乡村旅游文化精品,同时重在参与和体验,融入知识性和趣味性,让游客在乡村停留更长时间,扩大游客规模,提高消费水平,在游客规模和乡村旅游开发之间实现良性循环。

(三)整合营销出效果

在旅游扶贫规划中要体现整合营销意识。在媒体上可采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以形成严密的宣传网络。在地区形象上可通过举办大型赛事及活动进行宣传或推广。在新媒体技术上可借助电商平台、网站、微博、微信等。

总之,乡村旅游扶贫规划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充分发挥其文化优势、生态优势、位置优势和人和优势,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统一,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特色
景观别墅
特色种植促增收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中医的特色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完美的特色党建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