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P-CDIO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2018-04-11 05:41张利娟信建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法检测

张利娟, 薄 惠, 信建豪, 解 岩

(1. 黄河科技学院 医学院, 郑州 450063; 2.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0 引 言

CDIO[1]是近几年国际上提出的工程教育模式,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以产品研发到生产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2]。EIP-CDIO为我国汕头大学工学院提出,将EIP职业道德、诚信、职业素质(Ethics,Integrity,Professionalism)与CDIO进行有机结合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EIP-CDIO项目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学活动以项目的形式呈现,使整个教学活动具体化、可测量、可操作,同时强调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达到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一体化[3-4]。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明确指出“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

进入21世纪以后,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医疗条件等不断威胁着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不断紧张的医患纠纷也对医学教育发起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医学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EIP-CDIO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上的应用,正是将医学人才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培养合二为一,使医学生发展成为完整的、成熟的、有思想的个体,为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5-6]。

1 医学教育的特殊性,EIP-CDIO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所面对的对象是人,因此医学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教授理论知识,它不仅要求医学学科的综合性、综合的实践技能、强调医学教育的终身性[7],更要培养学生与人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人道主义精神,正如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即“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8],因此,将本科生医学教育以EIP-CDIO项目教学法方式开展,结合“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平台,将基本理论知识、个人能力和职业技能、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人文关怀4个层面的能力为预定目标,以职业道德的培养为基础,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与课程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综合能力,对医学人才进行“精准培养”,既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以弘扬大医精神为主线,不断增强人文素质。

2 平衡教学与科研,与EIP-CDIO项目教学法相辅相成

钱伟长院士在谈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说:“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9],这充分体现了在大学中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辩证关系。EIP-CDIO项目教学法由教师和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师作为这一活动的引导者,通常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能力进行项目任务设定、指导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综合的科学素养,包括注重医学教育的人文关怀、跨学科学习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及科研能力,但事实上,由于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因素,医学教育正面临教学与科研失衡的状况。2016年3月,我们对河南省5所高校的205名教师,进行教研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研中,针对高校教师对待教学与科研的态度、科研的目的及科研与教学二者的融合度等问题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教学与科研态度”项目中,69.72% 教师认同“教学与科研应平衡”所占比例最高,而在“科研目的”项目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则是“职称晋升”为66.97%,他们认为“压力大,用于科研的精力有限”,“缺乏科研团队及平台”等等,在“教学与科研融合”项目中,做到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仅有11.01%。这说明虽然大部分教师认同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未把教学与科研融合,因此,无论是以研促教,还是寓教于研都无从谈起。无独有偶,这样的现象在大学中并非个例,因此通过“EIP-CDIO项目教学”互动模式,不仅可以平衡医学院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还可以促进EIP-CDIO项目教学法的推广和实施。

表1 教学科研态度、科研目的及二者融合度分析(n=205)

3 EIP-CDIO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以“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为平台,围绕教学和能力大纲、确定该项目实施后达到的预期认知和技能目标,因此本活动的实施包括项目选择、项目实施、教学评价和项目成果三部分:

(1) 项目选择。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针对其核心内容选取了与“脂类代谢”相关的研究课题——总胆固醇含量检测试剂盒(干化学酶法)的研发。同时由于该项目涉及内容广泛、设计性综合性强且投入成本低、仪器、耗材等简单易得,因此非常适用于该教学法的实施。

(2) 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分为对象选取、项目设计和项目研究3个方面。① 对象选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主动观察去发现部分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吸引并鼓励他们参与,最后有6名同学参与整个项目的实施;② 项目设计:首先,教师要对上述整个研究项目进行总体构思,包括实验项目的背景依据、选题意义、涵盖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性、可行性分析。其次,针对以上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并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确研究内容。最后由学生讨论,开展整体方案的设计,包括文献检索、具体实验方案、项目分工、进度计划、项目研究、撰写总结报告等,这是整个研究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逐步掌握科研技巧,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最后进行项目的分工实施,具体工作思路参见图1;③ 项目研究:总胆固醇含量检测是临床检验的常规分析项目,在早期发现与协助诊断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干化学”是以待检测样品中的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待测样品直接与固化于载体上的干试剂起反应,最后使用目测或仪器检测显示在载体上的反应信号变化[10]。将干化学酶法与总胆固醇检测相结合,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样本消耗量小等优点,可以做到“床边检测(POCT)”符合临床检验极小化发展需求。同时干化学法中的干试剂为一次性使用的没有任何废液产生,能有效避免污染,项目研究方案如图2所示。

图1EIP-CDIO项目教学法工作思路

图2总胆固醇含量检测试剂盒研究方案

在整个EIP-CDIO项目教学法中,该项目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括干化学试剂垫材质的筛选、干燥方式的确定、干燥保护剂的选择、试剂稳定性的检测,还要进行总胆固醇含量检测卡模具的制备、标准比色卡的制备以及临床标本试验,看似简单的实验项目,其实培养了学生从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行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总胆固醇含量检测卡模具制作,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项目的研究以体外诊断试剂盒(IVD)的研发为出发点,以临床标本的检测为目标,在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爱患者,尊重生命。

(3) 教学评价和项目成果。通过总胆固醇含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发,短短几年内,EIP-CDIO项目教学法实现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完美融合,教学成果包括教学评价和项目成果两方面。教学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及第3方评价。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记录学生的表现,待项目结束时给予评价;参与项目的6名同学还要接受第3方(非项目组学生及教师对其在其他课程表现)的评价,通过严格考核,本项目成员均获得带教老师及第3方的高度评价。取得的项目成果包括: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1项;发表论文2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本研究总胆固醇含量检测卡、检测试剂盒如图3、4所示。

(a) 检测卡结构

(b) 检测卡(1)俯视结构

(c) 检测卡(2)俯视结构

1-卡体; 2-上盖; 3-加样槽; 4-反应槽; 5-加样口; 6-观察窗; 7-样品流道; 8-样品引流垫; 9-过滤膜; 10-过渡垫; 11-反应试 剂A; 12-反应试剂B; 13-转盘比色卡; 14-抽拉比色卡; 15-拉片; 16-密封薄膜

图3总胆固醇含量检测卡示意图

1-盒体; 2-隔板; 3-乳胶吸头; 4-一次性采血针; 5-次性 定量采血管; 6-检测卡

图4总胆固醇含量检测试剂盒示意图

4 结 语

EIP-CDIO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工程能力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围绕医学和人文课程的核心内容设置学生的能力目标,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分析,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心里素质、抗压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11-12]。① 在项目的选择上,充分考虑预定的认知目标,结合临床需求,项目类型灵活多样。② 在教学对象的选择上也不局限于某一层次的学生参与,可以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搭建金字塔式的项目模块[7],使更多学生普及和受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人际交流、团队合作及心理抗压能力。③ EIP-CDIO 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具有人道主义精神。EIP-CDIO项目教学法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要将其在医学教育中全面推广,并没有适合各专业统一的标准[13-14]面临着重新修订培养大纲和方案、课程整合,不断加强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15],逐步扩大学生的受益面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没有现成的教材可循,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适应时代潮流,才能促进医学教育蓬勃发展。

致谢:感谢参与本次研究的本科生: 马红杰、董宁洁等同学,感谢临床检验教研室刘翠娥等老师的参与和帮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克劳雷.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19.

[3]顾佩华,陆小华,沈民奋.CDIO 大纲与标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1-16.

[4]顾佩华,李异平,沈民奋,等.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3):47-49.

[5]曹海平,管图华.基于CDIO 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41-142.

[6]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CDIO 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4):16-18.

[7]汪青.跨世纪的医学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2):103-107.

[8]田永吉.一个医生的告白:孩子,我有没有勇气救你[J].中国医学人文,2015(7):52-53.

[9]白福忠,高晓娟,韩峰,等.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实现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36):35-36.

[10]府灵伟,徐克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26-428.

[11]杨广武,胡松青,张亚萍,等.建设四类实验资源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体[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160-162.

[12]李琳.地方高校应用本科教育的转型探索: CDIO 的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4(8): 51-53.

[13]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 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29( 5) :78-87.

[14]朱玉雯,杨俊兰,王泽生.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CDIO 模式实践教学方法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15(4):60-62.

[15]陈润,琚生根,李勤,等.基于CDIO 理念培养网络工程“卓越工程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1):190-192.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教学法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