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2018-04-11 05:41罗晓东戴庆伟尹立孟陈玉华张丽萍喻祖建蒋月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科技教学模式专业

罗晓东, 戴庆伟, 尹立孟, 陈玉华, 张丽萍, 喻祖建, 蒋月月

(1. 重庆科技学院 a.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b. 研究生处, 重庆 401331; 2. 南昌航空大学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南昌 330063)

0 引 言

近年来我校固定资产大幅增加,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高[1-3]。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4]的推动下,正在加快部署集人才培养、科研支撑、行业应用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5-6]作为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以压力加工为主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家战略调整依靠物质资源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的转变中,出现了空档,略显捉襟见肘,对于如何建立集人才培养、科研支撑、行业应用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践应用创新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撑存在新的挑战。

“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7-11]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互联网环境下,广度和深度突破了课堂、校园、地区甚至国界,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与协同创新运作模式来吸引并整合全国乃至全球一流学术机构和企业、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优质的学习环境,实现“干中学、学中创”的创新生态。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必定能改变目前的困局,大大提高本科毕业生在生产企业的认可度,为提升学生质量和探索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传统钢铁行业没落[12],生源下降。近几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传统钢铁行业逐渐没落,社会负面新闻层出不穷,钢铁卖出白菜价,连带影响学生生源,招生规模出现缩减。

(2) 人心浮动,部分师生对钢铁行业前景悲观[13]。随着国家对钢铁资源的控制和整合,许多钢铁企业开始减产,钢铁市场趋于饱和,企业招工规模大辐度缩减,部分师生对现实估计不足,悲观情绪蔓延。

(3) 教学模式略显陈旧。近年来钢铁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自动控制在科研和实践中应用广泛,但在实际教学中还主要依靠传统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到企业面对现代化的设备显得无所适从,很难将理论联系实际,快速适应企业的节奏。

(4) 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多样,教学矛盾凸显。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与信息复制的成本,教师已不可能以书本知识的拥有者和学术的垄断者自居,学生不是“知识内存”,更不能是“考试机器”,而是未来的创造者。

新形势新变化要求要改善教学现状,采取相应措施缓和现有困局,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积极作用,于是构建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探索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平台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服务创新人才的基地,显得颇为重要。

2 互联网+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为了改善教学的现状,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我系全体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走访重钢、武钢、新余钢铁、达钢、柳钢等钢铁企业,进行了广泛调研,同时吸取兄弟院校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的有益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并召开专家研讨会,确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具体思路如下:

(1) 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化,平台化。我校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与生产现场紧密结合的专业,全部实践教学环节如表1所示,限修23学分。以专业选修模块1为例,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归属划分为3个实践教学平台,各实践教学平台又根据实践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如表2所示。

表1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课目录

(2) 采用实验、仿真相结合[14-15],互动式教学。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跟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引入现场的视频,依托微信群等社交软件建立互动平台,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轧制参数综合测试实验为例,传统的实验方法是采用冷轧方法轧制铅块,然后进行组织和性能分析,而采用互联网+的模式,不但可以建立虚拟模型使轧制节奏和轧制工艺多样化,并在轧制过程中通过组织转变模型和应力应变的分析来获得轧制过程的所有参数,而且还与企业联网互动,查看现场轧制过程及轧制参数设置,从而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现场的实际参数印证,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达到与企业的无缝接轨,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表2 专业选修模块1的教学平台

(3)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重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现场的生产数据及工艺,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以现场的数据为蓝本,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关实践环节,同时与现场的生产工艺进行相互印证。在该过程中,引入企业导师,企业导师通过远程教育、网上互动平台等方式,与实践老师一起参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并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监督。

(4) 搭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16],整合优质资源。一方面开发MOOC、微课等,增强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和可观性,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资源,搭建远程教学平台及在线学习资料库,从而打破实践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

3 结 语

通过互联网+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专业建立起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逐步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互联网+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对教学资源的科学组织与高效管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并与现场数据结合,提升教与学的效率与质量。

(2) 采用互联网+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虚拟仿真平台与实验验证平台的互补,让实践环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适应了社会发展,增加了学生的竞争力。

(3) 通过加大企业的参与度,增强了与企业的融合,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现状,同时也便于企业了解学生,达到培养企业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严欣平.新建本科院校重庆科技学院转型发展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

[2]钟昆明, 陈国发, 李伟, 等. 新建本科院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61-164.

[3]陈静.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60-162.

[4]关于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先行先试合作院校入选情况及后续工作安排的通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16-08-3.

[5]喻祖建,阳辉,杨青山,等.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9):164-165.

[6]任蜀焱.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9(4):19-21.

[7]庄敏琦, 庄菁玮, 李明翔. “互联网+”背景下校际协作教研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93-96,124.

[8]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9]华驰,顾晓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协同制造实训基地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235-239.

[10]崔贯勋.互联网+模式下开放共享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5):143-146.

[11]闫广芬,张栋科. “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架构与创新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6(8):7-13.

[12]薛晔,李晶,薛世润,等.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和转型探讨[J].钢铁研究,2016,44(3):53-56.

[13]王青峡,许文林,罗晓东.钢铁行业低迷期的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发展探寻—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117-120.

[14]袁晓丽,万新,张明远,等.仿真技术在冶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冶金卓越工程师培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94-196.

[15]罗晓东,尹立孟,王青峡,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实验教学平台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4):104-107.

[16]杨中秋,曾祥福,徐玉芬.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105-108.

猜你喜欢
科技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科技助我来看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