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资产差异下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研究

2018-04-11 07:34于丽丽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菜农意愿农户

于丽丽,董 晋

(曲阜师范大学 a.日照校区图书馆;b.经济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一、引言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我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化学农药的过量或不当施用现象[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亩均化学农药用量要高出2.5~5倍。因此,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农户对农药等外源投入物质的过度依赖[2],由此导致的农药残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危险之一[3]。在此背景下,引导农户将病虫害防治“外包”,不仅能有效规避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又能提升生产效率,在实现病虫害防治专业化的基础上,提高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此外,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户发生了显著分化,应在分别考虑不同类型农户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病虫害防治外包的支持政策。

国内外生产环节外包研究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我国特色的农业规模经营将首先经历劳动力报酬最大化的生产环节流转阶段[4],生产环节外包是推进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路径之一[5],农业技术外包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户需求,是自给性小农向社会化小农转变过程中的必然选择[6]。二是外包效应研究。Igata等以日本农户为例、Picazo-Tadeo等以西班牙柑橘农户为例、陈超等以我国稻农为例,研究结果都表明生产环节外包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率[7-9],Chikuse等则指出津巴布韦的林业外包商能达到发包方期望水平[10]。三是外包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年龄、耕地规模与制度环境显著影响农户外包决策[11],农场规模和生产效率影响美国奶牛青贮饲料和窖藏半干饲料外包行为[12]。

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展开研究拓宽了视野,提供了有益借鉴。但现有研究成果尚存在有待深入研究之处:第一,现有国内研究大多以水稻为例。事实上,蔬菜在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应该成为外包研究且推广的重点农作物,但以蔬菜作物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相对欠缺。第二,现有研究大多静态认知并划分农户类型,如陈超和黄宏伟将农户划分为示范户和非示范户[13]。王利平等指出,从静态认知农户并划分农户类型的方法已很难将复杂背景下的农户区别开来,应寻求一种新的视角来划分农户类型[14]。第三,国外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实证研究较多,但我国大多集中在宏观层次研究,深入挖掘农户生产环节外包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匮乏。欧美的研究成果能否适用于我国分散化小农户的国情,还需要长时间的检验。

本文以病虫害防治外包为例,运用山东省寿光市9个样点村520个菜农的实地调研数据,引入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 Livelihoods, SL)框架,以熵值法(Entropy Method, EM)为工具,划分菜农类型。进而,以划分的菜农类型为调节变量,依据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揭示并阐明菜农分化背景下病虫害防治外包的影响因素,把握影响因素与意愿间的内在关系,以形成菜农自发参与的运行机制,推动蔬菜生产环节专业化转型。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将理论模型用于研究个体接受、拒绝或延续新技术行为。其中,Venkatesh等提出的UTAUT理论,由于其解释能力最高,从而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15]。因此,本文基于UTAUT理论,并结合现有文献相关结论,构建如图1所示的假设模型。

1.绩效期望(PE)

绩效期望是指菜农认为采纳病虫害防治外包可以获得的收益,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收益期望。农户行为决策以利润最大化、劳役和风险规避为目标[16],而菜农外包的意图是用最小成本购买一定质量和数量的服务,以达到上述目标。外包能够改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农户获利可能性[8]。第二,技术进步期望。菜农将病虫害防治外包,能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会降低菜农生产过程中的作业风险,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第三,生产环节专业化期望。外包使农户更加专注自己擅长的生产环节,将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转型[6]。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绩效期望正向影响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

2.努力期望(EE)

努力期望是指菜农认为将病虫害防治外包的难易程度。交易成本是外包决策的主要依据[17],包括交易前的信息成本、交易时的谈判成本和交易后的执行成本[18]。其中,信息成本是指菜农获得价格信息和外包商信息以及搜寻合适外包对象的成本;谈判成本来源于菜农与外包商就价格和内容等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执行成本是菜农确保外包商遵守交易条款所耗费的成本。菜农在信息搜寻、与外包商谈判以及监督外包商方面所损耗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越多,努力期望越高,采纳意愿越弱。综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2:努力期望负向影响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

3.社会影响(SI)

社会影响是指菜农在周边环境的影响下,意识到其应该采纳病虫害防治外包。Naoufel指出,道德和社会关注因素对农户生态农业采纳行为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19]。菜农越关注和担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生态问题,其采纳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越强。基于此,提出假设H3:社会影响对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4.促进因素(FC)

促进因素是指现有政策和外部监督能促进菜农将病虫害防治外包,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政府监管。监管越严格,农户越愿意选择生产环节外包[11]。二是政府政策支持。政府能为农户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越高,农户采纳生产环节外包的意愿越强[5]。同时,政府补贴对于农户采纳安全生产意愿具有显著影响[20]。故,本文提出假设H4:促进因素正向影响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

(二)数据说明

鉴于山东省寿光市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批发市场,由曲阜师范大学高年级本科生组成的调查组首先于2016年6月在寿光市古城乡桑宫村进行了预调研。在此基础上,调查组于2016年7月17日~8月31日展开正式调研,在山东省寿光市九个乡镇各选取一个村,每村发放问卷6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20份。该问卷包含两部分:一是菜农的生计资产指标,该部分数据用于划分菜农类型;二是菜农的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指标,该部分数据用于揭示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的影响因素。

在样本描述性统计方面,从性别来看,男性菜农占比为60.0%;从年龄来看,45岁以下的菜农占39.0%,而45岁以上的占61.0%,表明菜农老龄化态势显著;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初中的居多,合计占62.9%,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菜农整体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从非农收入占比来看,81.2%的菜农非农收入占比在50%以下,这表明与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农户相比,由于资本和劳动投入较高,菜农兼业化水平较低。样本基本特征与我国男性、老龄、低学历和低兼业化通常从事蔬菜生产的现状相一致,反映了样本的随机性比较好,能够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

(一)熵值法

为了客观地对生计资产权重赋值,本文运用熵值法。该方法是一种具有较强客观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指标和样本选取

选取n个菜农样本,m个指标,则xij代表第i个菜农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n; j=1,2,…,m)。

2.数据标准化处理

鉴于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不统一,因此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3.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占该指标的比重

4.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和信息效用值dj

dj=1-ej(j=1,2,…,m)

5.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6.测算菜农所积累的各分项资产产值ci

(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

为进一步审视假设模型的适配情况,并探索假设模型中的向量在不同群体中的特征,研究模型的检验主要是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该方法可评估假设模型在不同样本间估计参数是否发生变化。此外,本文对样本数据分组后,样本数量较小。因此,本文选择smart-PLS来分析数据。

SEM包括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一般由3个矩阵方程式所代表:

η=βη+Γξ+ζ,

(1)

X=Λ1ξ+δ,

(2)

Y=Λyη+ε.

(3)

方程(1)为结构模型,方程(2)和方程(3)为测量模型。在结构模型中,η和ξ分别为内生潜变量和外源潜变量,分别表示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和影响因素,即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促进因素。η通过β和Γ系数矩阵以及误差向量ζ把内生潜变量和外源潜变量联系起来,β为内生潜变量间的关系,Γ为外源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此外,ζ为结构方程的残差项。

在测量模型中,X和Y分别为外源潜变量的可测变量和内生潜变量的可测变量,δ和ε分别为X和Y的误差项。Λx为外源潜变量与其可测变量的关联系数矩阵,Λy为内生潜变量与其可测变量的关联系数矩阵。

四、估计结果及讨论

(一)菜农类型划分结果

菜农形态与特征极为复杂,而可持续生计框架为划分菜农类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该框架将菜农视为一个在脆弱性背景中生存或谋生的主体,并重点关注其自然、物质、人力、金融、社会五种资产。参考李小云等、阎建忠等、Gao等的研究成果[21-23],选取经营的耕地、菜园和坑塘面积作为自然资产的衡量指标;通过家庭生产性工具、耐用消费品、耕地距最近机井的垂直距离以及菜农所拥有的住房质量来测算物质资产;以家庭成员拥有的职业技能、家庭整体劳动能力和受教育程度来反映人力资产;基于能否从亲戚朋友邻居处借款、能否从银行或信用社获得贷款和自身现金收入测算菜农金融资产;选取是否有亲戚在城市定居以及村内交往的农户户数作为衡量社会资产的具体指标。

如表1所示,自然资产产值、物质资产产值、金融资产产值和社会资产产值的离散系数均相对较小,这表明菜农所拥有的土地规模、生产和生活工具、金融资产以及社会关系无明显差异。与上述指标相比,人力资产产值的离散系数较大,呈现出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基于人力资产产值,将菜农划分为人力资产匮乏型(DE)、人力资产普通型(OR)和人力资产充裕型(AB)。

(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

1.测量模型

测量模型主要检验量表信度、聚合效度以及区分效度。其中,信度基于组合信度(简称CR)来检验,聚合效度利用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和平均提取方差(简称AVE)来检验,区分效度通过比较AVE平方根与对应构念间相关系数绝对值来检验。如表2所示,所有变量的CR值均大于0.7;4个观测变量的AVE值均高于阀值0.5,因子载荷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均大于阀值0.7,这意味着测量模型的信度和聚合效度均较高。

如表3所示,AVE平方根均大于其所在列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这表明测量模型的区分效度良好。

2.结构模型及分组检验

R2值不仅反映了内生潜变量的方差变异能被外生潜变量解释的程度,也反映了结构方程模型的预测能力。如表4所示,R2有效值较大(R2有效值的界定,小:0.02;中:0.13;大:0.26),这表明各内生潜变量被解释得较为充分,结构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表1 菜农生计资产产值

表2 变量测量(N=520)

表3 变量的区分效度

表4 农户病虫害防治外包采纳意愿的假设检验结果

注:①②③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如下:

(1)在农户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OWAII)的影响因素中,绩效期望(PE)的标准化系数为0.308,绩效期望显著正向影响外包意愿,假设1成立。可见,菜农的经济收益、技术水平和生产环节专业化期望越高,其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越强烈。这与杨丹辉和贾伟综述外包动因的结论基本吻合[24]。

进一步对OWDE、OWOR、OWAB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PE对其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显著程度基本相同,说明三个分组的菜农均对绩效期望较为看重。追求收益最大化是菜农的理想选择,菜农切实理解病虫害防治外包所带来的各种积极效应后,其外包意愿会提高。

(2)努力期望(EE)与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OWAII)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57,努力期望对外包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假设2成立。这是由于: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而对交易成本的权衡是农户选择外包与否的基础。交易成本越高,菜农外包意愿越弱。这与姚文和邝春节、李雷鸣和陈俊芳的研究结论相吻合[25-26]。

进一步分析表明,EE对OWAB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影响菜农的收入和对外交往。菜农人力资产产值越高,其社会资产和金融资产产值越高,故AB型菜农在信息搜寻、与外包商谈判以及监督外包商方面有自己的人力资本优势,且对成本有较为理性的理解,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包效益进一步扩大,这是对陈超和黄宏伟研究结论的补充[13];EE对OWDE、OWOR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且对OWDE影响显著程度超过对OWOR影响显著程度,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越匮乏的菜农,越没有时间和能力去降低外包过程中所发生的交易成本,进而越不愿意采纳外包。

(3)对OWAII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影响(SI)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23,社会影响对外包意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假设3成立。即菜农对环境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及农产品安全问题担忧程度越高,其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越强。这与Naoufel的研究结论相一致[19]。

进一步地分析表明,SI对OWOR、OWAB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对OWAB影响显著程度超过对OWOR影响显著程度,而对OWDE的影响并不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相比于DE型菜农,AB和OR型菜农家庭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而受教育程度与农户对面源污染的认知度呈正相关[27],进而对SI的关注程度较高。

(4)促进因素(FC)对OWAII在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56,假设4得到证实。这表明,蔬菜质量的监管机制越严格,就越会促使菜农改变传统的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当政府及农业龙头企业对菜农提供相应支持时,会提高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

进一步对OWDE、OWOR、OWAB进行对比分析表明,FC对其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显著程度基本相同,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国菜农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年龄结构偏大,单独依靠菜农自身力量,外包很难得以全面的推广,而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及企业的支持作为外部推动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依据山东省寿光市520户菜农的调研数据,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采用熵值法,划分菜农类型。进而,以划分的农户类型为调节变量,基于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菜农的人力资产差异最大,这表明人力资产是菜农决策的关键因素。教育是提高人力资产的有效途径,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正规学校教育财政支持。同时,也应重视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第二,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及促进因素皆是影响菜农病虫害防治外包意愿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应加大外包模式的宣传力度,让菜农切实了解外包模式能给自身带来的各种积极效应;应加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力度,让菜农真正认识到面源污染的危害;应把当地声誉好的外包商联系方式编成小册子,分发给菜农,以降低交易成本。

第三,菜农类型不同,其外包意愿的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政府在制定外包推广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菜农的切实需求。例如,对人力资产匮乏的菜农,政府应通过外包效应和生态文明宣传,让此类菜农充分认识到外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提高其外包意愿;而对人力资本比较丰裕的菜农,政府的政策重点应放在促进菜农与外包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建设上。

[参考文献]

[1]高杨,张笑,陆姣,等. 家庭农场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J]. 资源科学,2017,39(5):1-12.

[2]王常伟,顾海英. 市场VS政府,什么力量影响了我国菜农农药用量的选择?[J]. 管理世界,2013,(11):50-66.

[3]尹世久,高杨,吴林海. 构建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1-10.

[4]廖西元,申红芳,王志刚. 中国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三步走”战略:从“生产环节流转”到“经营权流转”再到“承包权流转”[J]. 农业经济问题,2011,(12):15-22.

[5]王志刚,申红芳,廖西元. 农业规模经营:从生产环节外包开始——以水稻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11,(9): 4-12.

[6]赵玉姝,焦源,高强. 农业技术外包服务的利益机制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3,(5):28-35.

[7]Igata M, Hendriksen A, Heijman W J M. Agricultural Outsourc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therlands and Japan[J]. Applied Studies in Agribusiness and Commerce, 2008, (2): 29-33.

[8]Picazo Tadeo A J, Reig Martínez E. Outsourcing and Efficiency: The Case of Spanish Citrus Farming[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6, 35(2): 213-222.

[9]陈超,李寅秋,廖西元. 水稻生产环节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省三县的面板数据[J]. 中国农村经济,2012,(2):86-96.

[10]Chikuse L J, Katsvanga C A T, Jimu L, et al. Impacts of Outsourcing Forestry Operations in the Hyperinflationary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Zimbabwe[J].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 7(1): 107-114.

[11]Vernimmen T, Verbeke W, Huylenbroeck G V.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of Outsourcing Farm Administration by Belgian Farmers[J]. 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0,27(3): 325-345.

[12] Gillespie J, Nehring R, Sandretto C, et al. Forage Outsourcing in the Dairy Sector: The Extent of Use and Impact on Farm Profitability[J].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 2010, 39(3): 399-414.

[13]陈超,黄宏伟. 基于角色分化视角的稻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来自江苏省三县(市)的调查[J].经济问题,2012,(9):87-92.

[14]王利平,王成,李晓庆. 基于生计资产量化的农户分化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白林村471户农户为例[J]. 地理研究,2012,(5):945-954.

[15]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et al.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J]. MIS Quarterly, 2003, 27(3): 425-478.

[16]马志雄,丁士军. 基于农户理论的农户类型划分方法及其应用[J]. 中国农村经济,2013,(4):28-38.

[17]张建华,梅胜,张格. 交易成本:外包现象的一个解释视角[J]. 商业研究,2005,(7):17-21.

[18]Williamson E O.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 New York: Macmillan Free Press, 1985.

[19]Mzoughi N. Farmers Adoption of Integrated Crop Protection and Organic Farming: Do Moral and Social Concerns Matter[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1, 70(8): 1536-1545.

[20]杨小山,林奇英. 经济激励下农户使用无公害农药和绿色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福建省农户的问卷调查[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50-54.

[21]李小云,董强,饶小龙,等. 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J]. 中国农村经济,2007,(4):32-39.

[22]阎建忠,吴莹莹,张镱锂,等. 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J]. 地理学报,2009,64(2): 221-233.

[23]Gao Y, Zhang X, Wu L, et al. Resource Basis, Ecosystem and Growth of Grain Family Farm in China: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and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17, 154: 157-167.

[24]杨丹辉,贾伟. 外包的动因、条件及其影响:研究综述[J]. 经济管理,2008,(2):51-56.

[25]姚文, 祁春节. 交易成本对中国农户鲜茶叶交易中垂直协作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基于9省(区、市)29县1394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11,(2):52-66.

[26]李雷鸣,陈俊芳. 理解企业外包决策的一个概念框架[J]. 中国工业经济,2004,(4):94-99.

[27]付静尘,韩烈保. 丹江口库区农户对面源污染的认知度及生产行为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70-74.

猜你喜欢
菜农意愿农户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神秘的湘西菜农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